词语与句子
按兵不动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
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课前预习
1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成语】
成语的定义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成语不能任意换字、加字或减字。例如:“滥竽充数”不能写成“烂鱼充数”“千钧一发”不能写成“千斤一发”
(2)有些成语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立解。例如:“守株待兔”,表面的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兔子,实际上是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3)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能乱用。例如:“口若悬河”和“夸夸其谈”都有很能说的意思。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有褒义;“夸夸其谈”指没有根据地乱说,带有贬义。
【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惯用语】
“俗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俗语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类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鼻子里插大葱——装象(相)”等。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是能揭示客观规律和道理的句子。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例如:农业谚语:冬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学习谚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所以像谜底。例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例如: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句子】
1、“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是指由介词“把”构成的介宾短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
例句:
2 / 12
知识精讲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甲把乙怎么样”。
从意义上说,把字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介词“把”后面的宾语就是被处置的对象。动词后面带的补语,表示处置或影响的程度。上面的例句“遮住了”是对“太阳”的处置;“收拾干净了”是对“屋子”的处置。“遮”和“收拾”后面的补语是处置的结果。
被字句是指谓语中带有“被”字或由“被”字组成介宾知识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介词“被”引进施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同时指明主语是受动者(动作行为的接受者)。例如:
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屋子被妈妈收拾干净了。
介词“被”后面的宾语“乌云”“妈妈”是施动者,主语“太阳”“屋子”是受动者。上面例句的意思也可以用把字句来表示。
被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乙被甲怎么样”;一种是“乙被怎么样”。例如: 树叶被风吹落了。 树叶被吹落了。
如前所述,被字句和把字句从形式上看是对立的。两相对比,把字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宾语是受动者,被字句正相反,主语是受动者,宾语是施动者。把字句强调主动,说明主语把受动者怎样处置;被字句强调被动,说明主语所遭受的情况。 2、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反问句的意思可以用陈述句来表达,不过反问句的语气和感情要比陈述句强烈一些。例如: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难道我们能忘记?②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记。句①为反问句,句②为陈述句,两句相比,虽然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很明显,句①的语气要比句②强烈得多。
方法:a.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总之,把句子总体的意思改为相反。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相反的如: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
b.在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 怎么.......呢 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难道、怎么、呢、吗这些词。
c.把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则反之用法。
3、扩句和缩句
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谁(人或事物)干什么(怎么样)。 扩写句子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会在句子的这些内容前边加上一些合适的修饰词语,句子的基本的成
3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分就像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其它成分好比是枝叶。它们能够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明确,生动。
例如:天空中挂着圆月。 什么样的天空挂着什么样的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注意:扩句中应注意:要在原句基础上扩。 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几种方法: a.\"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b.\"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c.\"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d.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e.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 \"——\"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4、病句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关联词用错;(5)重复啰嗦;(6)搭配不当等。 【关联词】
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优秀的企业家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能看准形式,把握市场。 既然他天不亮就已经从家里动身了,那么,他一定能在天亮前赶到工地。
4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常用关联词: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2、条件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常用关联词: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3、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如: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关联词: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哪怕.......也.......
4、递进关系: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如: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有意义的事。 关联词:不但……而且…… 不仅……还…… ……甚至……
5、并列关系:表示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记叙有关联的两个或几个方面,或同一事情的两个或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可以是平行,还可以是相对的。
如:这是最旺的渔季,也是最热闹的海市。
关联词:……又……又……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也.......也....... .......不是........不是.......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6、转折关系: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如:奶奶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是干起活来还是很麻利。 关联词: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7、选择关系: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呢?(表示选择)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表示取舍)
关联词:……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注意: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关联词语一般都成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2、 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5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根据词义,选择合适的解释。
1、许:(1)称赞,承认有点 (2)允许,许可 (3)表示程度 (4)或许 许多 ( ) 也许 ( ) 赞许( ) 准许( ) ....2、夺:(1)强取 (2)争先夺到 (3)胜过,压倒 (4)使失去 光彩夺目( ) 先声夺人( ) 巧取豪夺( ) ...3、一:(1)数目 (2)同一 (3)全、满 (4)专一
装饰一新( ) 一心一意( ) 一毛不拔( ) ...
【教学思路】
进行一字多义训练,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结合不同语境来理解字义。 【答案例举】
1.(3)(4)(1)(2) 2.(3)(2)(1) 3.(3)(4)(1)
一、请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每个成语完整无误。 ( )尘不染 ( )姓之好 ( )思而行 ( )海为家 ( )体投地 ( )神无主 ( )窍生烟 ( )面威风
( )霄云外 ( )字街头 ( )感交集 ( )载难逢 ( )象更新
二、在成语中有不少反义词组成的成语,你能根据示例填写吗? 示例:(大)同(小) 异名(存)实(亡) (黑)(白)分明 ( )应( )合 ( )( )两难 ( )里逃( ) 一( )所( ) 三( )两( ) ( )材( )用
三、巧填反义词
争( )恐( ) 惊( )动( ) 声( )击( ) 积( )成( ) 七( )八( ) ( )入( )出
四、补充歇后语或谚语
1、包公断案—— _________ 2、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_____ 3、君子一言, 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不会吟诗也会吟。
例题解析
赏析小练
6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五、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
1、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 2、前人载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4、___________________,不进则退。 5、读书百遍,_______ ____。 6、三人行,_______ _____。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成“把”和“被”字句。
1、夕阳染红了西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反问句改陈述句 。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扩句 1、同学们打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龙变成了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缩句
1、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十、仿照例子,修改句子。 例:小泽征尔指挥着乐队。
世界著名的小泽征尔全神贯注的指挥着具有国际水平的乐队。 1、男孩子享受着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车穿过山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地球有吸引力,( )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 2、(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道路( )越走越宽。 3、这种地板砖( )坚固,( )美观。
4、( )我们走到哪儿,( )不会忘记培养我们的小学老师。 5、妈妈( )吃多少苦,( )不会动摇她供我上大学的念头。 6、妈妈买的这条毛巾( )漂亮( )便宜。 7、( )我没有去学校,( )我生病了。
8、小姑娘( )收拾东西,( )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我。
9、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累了一点,( )感到很快乐。 10、( )你的学习再好,( )不能骄傲。
一、按要求将下列成语归类。
神采奕奕 喜出望外 眉飞色舞 全神贯注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大公无私 废寝忘食 诲人不倦 平易近人
A、形容人的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认真学习、工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描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千( )百( ) ( )水( )山 ( )涯海( )
三、按要求写成语。(这一题有一定的难度,努力吧,看看你能写多少。) 1、写出四个由寓言得来的成语。
8 / 12
课后作业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 ) ( ) ( ) ( ) 2、写出四个由历史故事得来的成语。
( ) ( ) ( ) ( ) 3、写出四个含数字的成语。
( ) ( ) ( ) ( ) 4、写出四个含动物的成语。
( ) ( ) ( ) ( ) 四、填空。
1、_____________,节节高。 2、___________,七上八下。 3、外甥大灯笼——________________。 4、小葱拌豆腐——________。 5、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6、读书破万卷,______
五、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六、关联词填空。
1、小战士( )被敌人活活打死,( )说出军队的秘密。 2、同学们如果( )发现火灾,( )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3、他( )美国人,( )法国人,( )英国人。 4、( )钱再多,我们( )不能随便乱花。 5、( )困难多大,他( )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
9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学习啦】 心得: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所长无用 智慧乐园
日积月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一)朗读文章的时候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二)把握好朗读时的语速。
不同的场面 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听朗读】
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一般。又像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
10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溅在我们的身上。
分析:这段描写是怎样实现速度的转换的。
不同的心情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前者如:
【听朗读】 ……她猛然喊了一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没有了。 她丈夫已经脱了一半衣服,就问:“什么事情?” 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 “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他惊惶失措地直起身子,说: “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他
们在长衣裙褶里,大衣褶里寻找,在所有口袋里寻找,竟没有找到。 他问:“你确实相信离开舞会的时候它还在吗?” “是的,在教育部走廊上我还摸过它呢。” “但是,如果是在街上丢的,我们总得听见声响。一定是丢在车里了。” “是的,很可能。你记得车的号码吗?” “不记得。你呢,你没注意吗?” “没有。” 他们惊惶地面面相觑…… (莫泊桑《项链》)
后者如:
【听朗读】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地感到我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
衣。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11 / 12
四年级˙基础知识˙词语与句子
课后小记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