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区系

重庆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区系

2021-05-24 来源:乌哈旅游
重庆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区系

薛彦斌;华敏;张科

【摘 要】The species and floristic distribution of ornamental plants in Xishan Park,Chongq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field survey and indoor classification to utilize existing plant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for giving play to the benefit of green space landscape of Xishan Park preferab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280 species,152 genera,89 families in Xishan Park and the plant floristic distribution of abundant plant species is complex.The family and genus includes 10 floristic distribution types and 15 floristic distribution types (variant types)with main tropical distribution type, accounts for 69.66% and 40.79% respectively.Plant species in Xishan Park are diversity with wide distribution but mono-artificial community and steep mountainous land do not have the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park function and reservoi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hould be improved.%为了科学合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更好地发挥西山公园的绿地景观效益,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归类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区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西山公园有观赏植物共计89科152属280种,其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分布复杂。其中,科包括10个分布类型,属包括15个分布类型(变型),且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科、属分别占69.66%和40.79%。西山公园虽然植物种类多样且分布广,但人工群落单一,山地陡峭,公园功能和库区地域特色不明显,尚待提升。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0 【总页数】4页(P221-224)

【关键词】西山公园;观赏植物;区系组成;重庆 【作 者】薛彦斌;华敏;张科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688

植物区系是在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进化而发展演变形成的结果,是一定区域范围(植物分类单元、植物生态群落)内植物种类的总和。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能体现地方风格和特色,反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密切相关。西山公园是建国后重庆首建的现代公园,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公园历史悠久,植物繁多,绿地景观效益明显,是重庆市园林中的森林植被和古树名木保存完好的自然山水名园[1]。目前,对西山公园植物研究的相关文献记载不多,尤其是对其区系分特征分布的相关研究甚少。为此,笔者对西山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对植物分布进行归类整理,尤其是地理区系的分析,以期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为西山公园以后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1 调查与研究方法

1.1 西山公园自然概况

西山公园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区。该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霜雪较少。境内地形起伏高差大,属沿江深丘低山地貌。具冬季短,夏季长,有冬暖、春早、夏热和秋雨等特点[2],年平均气温22.10℃,年平均降雨量1 185.40mm,年日照数1 484.40h,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有利于多种植物资源的生长。西山公园整个地形呈南北向的狭长型自然坡地,其东西长650m,南北宽120~250m。其最高点为北大门,海拔高度233m,最低点为滨江大道的钟楼,海拔高度175 m,相对高差58m。公园整个地形上部陡峭,下部较平缓。园内植物群落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其中主要种植的有茶花林、桂花林、腊梅林、香樟林和楠木林等[3]。 1.2 调查时间及地点

2013年6-7月,笔者通过室外踏勘、向当地园林管理处技术人员问询、现场采集标本,以及室内鉴定、记录等方法对西山公园园林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 1.3 调查方法

通过具体的设计路线,对乔灌草的主要观赏特性和识别特征分别进行调查,测量、记录并整理。主要调查植物的分布区域、数量、种类和观赏用途,室内进行梳理归类、鉴定和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组成分析。 1.4 植物区系分布分析

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对所调查植物的科、属和种的分布类型进行分析。 属种系数=(∑属/∑种)×100%[4] 2 结果与分析

2.1 观赏植物种类及其优势种群

2.1.1 种类 调查结果表明,西山公园观赏植物共有89科152属28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55科105属157种;草本地被植物22科34属49种;藤本植物4科

5属6种;苔藓蕨类植物12科15属16种。分别占公园景观植物总数的65.9%、23.5%、2.9%和7.7%。可见,园内木本植物所占比例最高,其余依次是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苔藓类植物所占比例相对最少。

2.1.2 优势种群 西山公园园林植物景观上层空间由高大常绿及落叶乔木组成,主要包括芭蕉属(Musa)、桉属(Eucalyptus)、巴西木属(Dracaena)和海桐花属(Pittosporum)等。热带亚洲至热带包括黄葛树(Ficus virens)、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香樟(Cinnamonum campora)、楠木(Phoebe zhennan)、白兰(Michelia alba)、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和茨竹(Bambusa arundinacea)等。这些树种构成了园内的主要植物群落,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优势种群。特别是本地市树黄葛树树龄较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稳定性。小乔木(部分为大灌木)类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山茶(Camellia japoica)、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日本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和水晶蒲桃(Syzygium jambos)等树种为主。这些树种在数量上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属于群落的中层景观植物。其中,以山茶花历史悠久,大多数有百年树龄,2013年引进327 个茶花品种,丰富了其种类资源。灌木类较常见的有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蚊 母 (Distylium

racemosum)、红 花 继 木(Lorpetalum)、小 叶 女 贞 (Ligustrum quihoui Carr)、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含笑(Michelia figo)、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迎 春 (Jasminum nudiflorum)和 鹅 掌 柴(Schefflera octophylla)等。这些植物种群以片植、色带和绿篱方式布置,或配以景观元素进行组合。藤本植物以九重葛(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紫藤(Wisteria sinensis)和长春油麻藤(M.sempervirens)为主,形成了公园垂直绿化的特色空间。草本植物

位于群落的下层,其中数量面积较大的有扁竹根(Iris confus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和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等,一般以地被形式片植以迅速覆盖地表。 2.2 观赏植物各科的属种组成

从表1看出,蔷薇科、菊科、禾本科和棕榈科所包含的物种数均在10种以上,这4科植物的属和种分别占到西山公园园林植物的28.05%和23.21%,属于绝对优势科。木犀科、木兰科、桑科、百合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等6个科所含的物种数量均在5种以上10种以下,6个科的属、种数分别占西山公园景观植物的18.52%和17.30%,为园内的主要科。其余各科所含的属、种数较少,属种之比为1∶1.23,其中有31 个科属种比为1∶1。公园内现有茶花林、桂花林、腊梅林、香樟林和楠木林等[5],是公园园林植物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

表1 西山公园园林植物科的属种组成Table 1 Genus composition of landscape plants in Xishan Park科名(属∶种)Family(genera∶species)科名(属∶种)Family(genera∶species)科名(属∶种)Family(genera∶species)木兰科Magnoliaceae(3∶5) 木犀科Oieaceae(4∶8) 桃金娘科Myrtaceae(2∶2)杨梅科Myricaceae(1∶1) 豆科Leguminosae(4∶6) 山龙眼科Proteacea(1∶1)樟科Iauracea(2∶3) 桑科Moracea(3∶5) 忍冬科Caprifoliacea(2∶3)冬青科Aquifoliacea(1∶1) 蔷薇科Rosacea(8∶12) 棕榈科Palma(7∶10)罗汉松科P0d0carpacea(1∶1) 松科Pinacea(2∶3) 柏科Cupressacea(2∶2)南洋杉科Araucariacea(1∶1) 苏铁科Cycadacea(1∶2) 千屈菜科Lythracea(1∶1)杉科Cryptomeria(2∶2) 胡桃科Juglandacea(1∶1) 大戟科Euphorbiacea(1∶2)榆科Ulmacea(2∶2) 悬铃木科Platanaceae(1∶1) 蓝果树科Nyssaceae(2∶2)银杏科Ginkgoacea(1∶1) 无患子科Sapindacea(2∶3) 梧桐科Sterculiacea(1∶1)杨柳科

Salicacea(2:2) 槭树科Aceraceae(1∶2) 杜鹃花科ElaeOarpacea(1∶3)黄杨科Buxacea(1∶2)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2∶2) 五加科Araliacea(3∶3)小檗科Berberidacea(3∶3) 紫茉莉科Nyctaginacea(1∶1) 卫矛科Ce|astracea(1∶2)海桐科Pittosporacea(1∶1) 茜草科Rubiacea(1∶1) 天南星科Aracea(3∶3)腊梅科Calycanthacea(1∶2) 石蒜科Amaryllidacea(2∶2) 鸢尾科Iridacea(1∶2)百合科Liliacea(5∶7) 禾本科Graminea(7∶10) 山茶花科Theacea(2∶3)鸭跖草科Commelinacea(2∶3) 菊科Composita(10∶19) 荨麻科Urticacea(1∶1)蓼科Polygonacea(2∶2) 葡萄科Vitaceae(1∶1) 酢浆草科Oxalidacea(1∶2)夹竹桃科Apocynacea(2∶2) 唇形科Iabiatae(2∶2) 玄参科Scrophu1ariacea(1∶1)杜英科Elaeagnacea(1∶1) 马鞭草科Verbenacea(2∶2) 美人蕉科Cannacea(1∶1)莎草科Cyperaceae(1∶1) 姜科Zingiberacea(1∶1) 锦葵科Ranunculaeea(1∶1)石榴科Punicacea(1∶1)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1∶1) 毛茛科Ranunculaeeae(1∶1)睡莲科Nymphaeaceae(1∶2) 伞形科Umbelligera(1∶1) 旋花科Convolvulacea(1∶2)石竹科

Caryophyllacea(1∶1) 芸香科Rutacea(2∶3) 十字花科Crucifera(3∶5)楝科Meliacea(1∶1) 芭蕉科Musacea(1∶1) 秋海棠科Belzoniacea(1∶2)茄科Solanaece(1∶2) 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1∶1) 木棉科Bombacacea(1∶1)龙舌兰科Agavacea(1∶1) 肾蕨科Nephrolepidacea(1∶1) 苋科Amaranthacea(1∶1)凤尾蕨科Pteridaceae(1∶1)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1ea(1∶1) 兰科Orchidacea(2∶4)柿科Ebenacea(1∶1) 景天科Crassulaceae(1∶1) 爵床科Acanthacea(1∶1)桔梗科

Campanulacea(1∶1) 罂粟科Papaveracea(1∶1) 牛儿苗科Geraniacea(1∶1)木棉科Bombacacea(1∶1) 雨久花Pontederiaceae(1∶1)

2.3 观赏植物的区系分布

2.3.1 科的分布类型 从表2 看出,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科的区系分布以热带为主,占69.66%,世界分布占26.97%,其余8种类型分布较少,只占到总分布区类型的3.37%。

表2 西山公园观赏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Table 2 Family floristic distribution of ornamental plants in Xishan Park编号No.分布区类型Floristic distribution type科数/个Number of families比例/%Prop ortion 1广布(世界广布)24 26.96 2泛热带(热带广布)36 40.45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 7 7.86 4旧世界热带3 3.37 5热带亚洲至热带5 5.62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9 10.11 7热带亚洲(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 2 2.25 3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1 1.12 9东亚14-1(14HS)中国-喜马拉雅 1 1.12 10 中国特有8 1 1.12

2.3.2 属的分布类型 从表3 可知,重庆西山公园主要观赏植物属的地理分布以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

1)世界广布类型有山茶属(Camellia)、肾蕨属(Nephrolepis)、蓼属(Polygonum)、繁缕属(Stellaria)、紫薇属(Lagerstroemia)和女贞属(Ligustrum)等9个属,占公园观赏植物总属数的5.92%;占世界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8.65%。

2)编号2~7的6种以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是西山公园区系分布的主要类型,共有62个属,占公园总属数的40.79%。泛热带(热带广布)分布所含属数最多,达46 个,占公园总属数的30.26%。主要包括紫藤属(Wisteria)、金合欢属(Acacia)、紫荆属(Cercis)、黄檀属(Dalbergia)、桑科榕属(Ficus)和构属(Broussonetia)等。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类型有14 个属,占校园总属数的9.21%,占同类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22.58%。主要包括红

豆杉属(Taxus)、董棕属(Caryota)、丝兰属(Yucca)、吊兰属

(Chlorophytum)、仙人掌属(Opuntia)、蟹爪属(Zygocactus)和量天尺属(Hylocereus)等,分属于仙人掌科、大戟科和景天科植物。旧世界热带及变型有17个属,占公园总属数的11.18%,占同类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9.60%。主要包括芭蕉属(Musa)、桉属(Eucalyptus)、巴西木属(Dracaena)和海桐花属(Pittosporum)等。热带亚洲至热带分布类型有14个属,占公园观赏植物总属数的9.21%,占同类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5.62%。主要包括山胡椒属(Lindera)、樟属(Cinnamomum)、棕榈属(Trachycarpus)、刺葵属(Phoenix)、假槟榔属(Archontophoenix)和苏铁属(Cycas)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及变型分布类型有10个属,占公园总属数的6.57%,占同类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10.11%。主要包括茜草属(Rubia)、六月雪属(Serissa)、凤凰木属(Delonix)和虎皮兰属(Sansevieria)等。热带亚洲(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西亚,太平洋诸岛)的分布类型有7个属,占公园总属数的4.60%,占该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1.15%。主要包括重阳木属(Bischofia)、含笑属(Michelia)、银桦属(Grevillea)、桦木属(Betula)和部分兰属(Cymbidium)植物。

表3 西山公园观赏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Table 3 Floristic distribution of ornamental plants in Xishan Park编号No.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Floristic distribution type and variant type属数/个Number of genera占公园总属数的比例/%Proportion国有属数/个Number of genera in China占国有总属数的比例/%Prop ortion 1 广布(世界广布)9 5.92 104 8.65 2 泛热带(热带广布)及变型分布 46 30.26 362 12.71 3 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 14 9.21 62 22.58 4 旧世界热带及变型分布 17 11.18 177 9.60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及变型分布 14 9.21 148 5.62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及变型分布 10 6.57 164 10.11

7 热带亚洲(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西亚,太平洋诸岛) 7 4.60 611 1.15 8 北温带及变型分布 15 9.87 302 4.97 9 东亚及北美间断及变型分布 5 3.29 124 4.03 10 旧世界温带及变型分布 4 2.63 164 2.43 11 温带亚洲及变型分布 2 1.32 55 3.64 12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及变型分布 3 1.97 171 1.75 13 中亚及变型分布 1 0.66 116 0.86 14 东亚14-1(14SH)中国-喜马拉雅及变型分布 16 10.53 299 5.35 15 中国特有3 1.97 257 1.16

3)编号8~13 为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有30个属,占公园总属数的19.74%。其中北温带分布及变型类有15个属,占1/2,主要包括苹果属(Malus)、桃属(Amygdalus)、百合属(Lilium)、石楠属(Photinia)、蔷薇属(Rosa)、槐属(Sophora)、黄连木属(Pistacia)和枫香属(Liquidambar)等。 4)东亚14-1(14SH)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及变型有16个属,比例较大,占公园总属数的10.53%。占同类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5.35%。主要包括李属(Prunus)、棕竹属(Rhapis)、枇杷属(Eriobotrya)、麦冬属(Liriope)和马蹄金属(Dichondra)等。

5)中国特有分布类型仅3个属,占公园总属数的1.97%,占同类分布类型国有总属数的1.16%,有银杏属(Ginkgo)、珙桐属(Davidia)和水杉属(Metasequoia)3个稀缺植物属,在公园内偶见栽植。

2.3.3 种的构成 本地乡土树种有黄葛树(Ficus virens)、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等[6];名贵和国家保护植物:近年来公园栽培50余品种的名贵山茶花,部分树龄超100年。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银杏(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二级保护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等。同时还包

括大量的外侵物种,代表性的有葎草(Humulus japonicus)、凤 眼 莲 (Eichhornia crassipe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红花酢浆草(Oxalis rubra)、繁缕(Stellaria media)和飞蓬(Conyza canadensis)等。 3 结论与讨论

1)调查研究表明,重庆西山公园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多样,具有中国大多数科、属的分布类型及变型,并以热带类型居多。说明,公园科属分布与热带性质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与当地(长江流域)热带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相适宜。园内观赏植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但优势科属不明显,数量不大,且由于公园山地南北起伏较大,植物生态群落单一,不够稳定,公园功能和地方特色并未完全发挥,需进一步的规划配置和科学管理。

2)西山公园总面积不足10.7hm2[7],但植物资源达98科152属280多种。公园南北高差58 m,部分地势陡峭,整体呈坡地类型。立地条件欠佳,群落结构简单,与园内丰富的植物类型不相协调。这与人工群落的建设有关,在后期规划与栽培管理中,应注重各式护坡堡坎的工程处理,加强对人工群落结构稳定性的思考。不仅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更注重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模拟自然群落,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稳定的群落结构[8]。

3)西山公园作为重庆首建现代公园,园内不乏古树名木,2013年统计,仅山茶花就有342 个品种[9],树龄多超过百年。调查过程中发现,林荫下山茶树患灰霉病较严重,其生长在大乔木下更加严重,更应加强对珍贵名木进行保护。此外,西山公园外侵物种虽然暂时没造成大的危害,也应引起重视。总之,为更好地发挥公园的服务及科研功能,更加体现山峡库区的地域环境特色,应加强公园的规划建设、植物的养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参 考 文 献]

[1]庞春林,龚本海,吴汶珍.南宁市狮山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3(4):72-78.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刘 燕.园林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系 统 [J].云 南 植 物 研 究,2003,25(3):245-257.

[5]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l992.

[6]马洪菊.重庆市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136-137.

[7]易思荣,黄 娅,肖 波,等.重庆市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12(1):69-70.

[8]丁圣彦,冯贵香,李 黎.河南大学校园植物区系初步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3):51-54.

[9]彭黎立,张臀萍.西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3):156-1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