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崛起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2023-08-21
来源:乌哈旅游
管理科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湖北经济崛起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张 勤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北武汉摘 要430050) 本文论述了湖北武汉地区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方式要有别于沿海三大城市圈发展模式的 要求所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湖北省、“两型社会”;中部崛起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1—8100(2008)05—0061一O4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 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求在日益 结果,已经使原先并不先进的地区得以在经济发 展的进程中走在了前面,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得 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敢于探索、勇于拼抢的 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这样的发展布局决定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有别于先 期发展起来的其他发展模式,也就是要求中部的 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照搬沿海模式,要比沿海的发 展模式更加先进。为了更好地按照中央部署加快 发展,有必要对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 问题加以研究,以利于减少崛起过程中产生过多 精神体现得很充分,创业形成了一种民风,接受新 的知识也比较快。而湖北以前由于地处中部而受 到政策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 以来形成了较大惰性,缺乏“敢”字当头,不敢先天 下闯而闯,因而普遍有一种“看”的心态,求稳不上 进。民众对于新的观念接触虽早,实践却迟,强调 客观成分多,主观意识少,使原本先进的地方变成 了相对落后的地方。 1.2经济格局要均匀化 的障碍干扰。本文通过对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 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湖北地处我国经济地理中心位置,尤其是以 武汉为原点、1000公里作为半径画圈,将把我国 现在湖北经济格局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北不 均的局面,而且武汉市与省内其它城市的实力差 别很大,武汉的GDP占全省一半左右,全省没有 形成一些相应行业的产业群,这样的格局会影响 全省的发展。因为其他发展慢的地方竞争力弱, 就是有比较优势也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影响全 省的发展。 1.3劳动效率需要提高 主要的经济大城市或省会圈进其中。随着高速公 路和高速铁路的陆续建成,更是极大地从时间上、 空间上缩短了原始客观上的距离。如此一来湖北 经济肯定将会加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 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对这 样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湖北武汉如何才能顺应发 展的趋势,真正完成跨越式的发展,除了完整执行 中央战略决策以外,还要解决如下一些问题,才能 在中部崛起过程中实现新的创新发展模式。 1.1 中部观念需要革新 现在沿海一带由于优先开放而展现出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8—06—17 劳动效率(或工作效率)是劳动者从事创造社 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效率。它反 映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之间的对 比关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等于劳动效率的 提高。劳动效率不单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且 与劳动的有效系数成正比。要提高劳动的效率, 不但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须努力提高劳动 作者简介:张勤,男,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61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有效值。劳动生产率只有当它运用于适合人们 2008年第5期 2.3舆论混淆。盲目追崇 客观需要的方面才能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率,从 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相应的效率。湖北需要在 劳动效率方面比先发达起来的沿海地区具有更 对中部地理优势的自豪转变为对沿海地理位 置的盲目崇拜。沿海的优势得之于海洋文化的发 展,对外交流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观念 的变革。由于舆论一味强调沿海的地域优势,便 于外资引进、发展外向型企业,从舆论导向上使处 高、更好的劳动效率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4重新认识地理优势 白海洋文化占优势地位以来,沿海地区就被 于中部的一些人们从心理上觉得自己的地理位置 认为是先进或是比较先进的地方,因此,人们往往 一说沿海地区自然就觉得地理位置优越,比内地 容易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固定地 理概念应该被动态地理概念所代替。由于信息通 讯的发展、运输工具的不断进步、交通设施的不断 完善,使得客观地理位置发生了主观意识上的位 移。因此,湖北的地理位置需要重新认识,不能仅 将她定位于内地区域而局限于内地发展模式。 2 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视野不阔,创新意识不强 以前由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思 想也比较封闭,对外交流不容易。湖北地处中部 交通要道,资源丰富,河流湖泊众多,自然环境比 较优越,历史上就是农业大省,相当多的民众有一 种小富即安的心态,不愿创新求变。这种现象的 延续效应,从现在武汉的汉正街出现的由大量外 省商贾占据卖场可见一斑。汉正街许多当地住户 改革初期赚了钱后,就停做生意开始出租商铺赚 点租金,而能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的商业行为 却为外地人所为。 2.2受惠政策。养成惰性 国家优先发展沿海的决策,使得湖北地区特 别是武汉曾经长期受惠于国家政策养成的等、靠、 要心态表现得非常明显,也似乎有了一种解释,即 落后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政策造成的因素。解 放以后国家对湖北武汉的投资,众多的大项目上 马投产使得人们有一种优越感,但也给人们养成 了依靠国家政策的习性。一旦国家由计划经济转 型为市场经济,先前的优势消失后就立马出现不 知如何发展的困境。从武汉8o年代、9O年代后 开始大大落后于广州可以说明,2007年武汉人均 GDP值(约4700美元)只有广州(9302美元)的一 半,而在8O年代前广州生产总值不及武汉。 62 没有优势了,认为中部原来的地理优势已转变为 劣势,妨碍了发展。由于这种心理原因使得许多 人失去了赶超的信心,从而在行为上出现了缺乏 持之以恒的创业、创新的动力,似乎经济发展的快 慢取决于地理位置。 2.4历史渊源,布局不平衡 湖北地区的工业布局,一直是武汉一支独秀。 从张之洞开始一直到解放以后,其他地区与武汉 相比差别太大,形成了湖北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的状况。这不仅使湖北其他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相 对偏低,也使得那些地区的劳动力质素相对较低, 因而也就谈不上有多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 了,这无疑给整个湖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滞后效 应。 2.5地方政策缺乏灵活性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政策的灵活性也不及沿 海地区,政策的导向是杀鸡取卵还是放水养鱼,积 极引导还是顽固限制,这也是落后的管理观念在 地方政策中的体现,比较江浙、广东一带的财政支 持;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可以看出湖北 地区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3 解决问题的措施 湖北作为中部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武汉又 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在国家大政方针确定之 后,地方如何在政策的指导下创新发展就是一个 重要课题。从大的方面来看,湖北尤其是武汉具 有许多优势,比如在科技教育、工业基础方面都具 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武汉城市圈基本形成钢铁 产业带、汽车产业带、高科技产业带、化工医药产 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而且还是商品集散地。但 是,这些有相当多的是国家资本投资、国际资本投 资的大项目,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及民间资本所 处的环境及意识则需要加以改善和更新,提升整 湖北经济崛起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张 勤 体产业结构和改变思维模式,地方政府要有意识 地创造客观环境帮助人们的思维发生转变,一个 地区的发展除了硬件外软件也很重要。中央提出 的中部崛起的政策,明确要求武汉城市圈要建“两 型社会”,提出发展方式要有别于沿海的三大城市 圈发展模式。因此,湖北的崛起不仅要在经济上 快速发展,而且要在人文构建、环境保护、生态文 明等方面取得大力发展,避免沿海地区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失误。 3.1大力宣传中部优势,激发创新意识 中部地区的优势现在已经重新被人们所认 识。中部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内地,受到政策因素 影响,使得中部地区的人们只能看到别人的发展 而消极对待自己,从各方面都看低自己的优势。 实际上我国的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优于 西部只是总体状况,是个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状况。 因为中、西部的大城市和三线工业基地所拥有的 人才、基础建设、科技水平等等是许多东部区域不 能比拟的。尤其是中部地区,由于解放后的长期 发展,以武汉、长沙为代表的湖广地区成为我国三 大科技教育中心之一、重要的重工业制造基地以 及发达的文化产业群,充分说明了湖北武汉的优 势为中部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率先在中部崛 起并成为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提供了客观依据。 如果说沿海先一步的发展是靠“摸着石头过河”闯 出了一条发展之路,那么中部湖北地区的崛起就 可以在沿海的基础上依靠科学发展,前瞻性地预 测规划,以科学创新来开辟新的发展之路,实现跨 越式的进步。 3.2加强信息流通建设,改变时空概念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历史上就是地理位置 优越,乃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海风劲吹而使沿海 门户大开之后,中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呈现下降 趋势。外商投资首选沿海,得益于运输距离短、资 讯往来快的优点。但是随着近2O年来的世界科 技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固定的地理位置会因此而 改变。交通工具的快速、因特网的普及、人员素质 的提高,客观距离会因交通、通讯的改善而变短, 往来的速度会使这些距离的差异变得微乎其微。 而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布局,也不会仅仅取决于 地理位置而呈现绝对的排序。因此,通过通信、交 通的不断改善可改变时空概念,使湖北武汉的经 济实现超越式地发展。 3.3改善产业规划布局,实现多级驱动 湖北的工业布局因历史原因并不平衡,以武 汉为中心的地区发展较好,其他地区发展相对薄 弱。要学习浙江经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不 同的特点,义乌原是个偏僻之地,也不是交通要 道,但依靠发展小商品批发成了浙江省经济发展 的一个亮点;柯桥为浙江绍兴一小镇,却发展成为 全国闻名的纺织城。所以,湖北的产业要相对调 整布局,笔者一贯认为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并不适 于发展类似小商品的批发市场,可以将这样的市 场转到其他合适的地方,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一个 地区的发展。 3.4加大市场调查开发。提高劳动效率 湖北地区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注重劳 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劳动效率高 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提高劳动效率 就是要提高在生产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过程中的 有效劳动生产率。这就要求对市场有深入调研, 大力开发满足市场的产品。如果对市场把握准 确,可以发展一批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形成产业 群。而产业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经过有针对性 地开发、培训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 提供更多满足市场的产品。这种将市场需求与培 养人力资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以比沿海的用 人方式更具有目标性和有效性,劳动效率也就会 更高。 3.5保护原有生态地貌,坚持持续发展 沿海一带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 也给环境造成了伤害,显现出了很大的后遗症,现 在需要用巨大的资金恢复原有生态环境,这种代 价应该在中部发展过程中予以避免。因此,湖北 武汉在发展的方式上就应该采取保护原有生态地 貌和自然环境,杜绝过度开发,做到能循环开发。 坚持追求绿色GDP,对目前科技能力还不能较好 解决污染的行业要坚决挡在门外,对能通过科技 手段解决污染等问题并且又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 行业要大力引进,特别是具有较长产业链的行业 更要给与政策优惠。充分利用湖北特有的江河湖 泊优势,发展与此有关联的工、农、水产业,实现绿 63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色经济发展。 低端产业同时建设、更新换代的局面。所以,仅有 比较优势是不够的,还要有竞争优势,要有创新产 品和将原有产品注入新的功能的能力。那么,能 否将比较优势成功转化为竞争优势,除了国家政 策方针以外,本地区的思想观念、固有心理习惯、 4 结 语 湖北武汉的发展道路不能走一味承接东部沿 海转移的产业之路,要实现跨越式地但又是一步 一个脚印的发展模式。每个省都有不同特点,按 产业建设布局、劳动效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都 对能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无疑也 照比较优势理论,总的说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还是体现在劳动力丰 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以及中部自身的资源优势。 但是湖北武汉又因其自身特点优势,可以引进在 是对湖北地区的人们提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 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湖北武汉才能实现赶上 甚至于超越沿海的发展水平。 技术水平和规模上含金量高的行业,实现高端和 Realistic Problems in Hubei's Emerging Economy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ZHANG Qi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 430050,China) Abstract:In answer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 call to construct”two—oriented society,”WU— han area needs establish its own developmental pattern.And this pattern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hree coastal city circ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this pattern and put forward their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H ubei province;two~oriented society;rise of centra1 China (责任编辑:谭银元)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