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文化下的图书馆服务
2023-12-08
来源:乌哈旅游
2014年8月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Aug.201 4 N0.33 第33期 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文化下的图书馆服务 周亮 西安710089)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自主学习逐渐成为主旋律。作为当代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 要场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理念呈现时代特点,图书馆必须从自身馆情出发,从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服务 的实效性等方面架构全新的服务模式,使图书馆在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文化下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高校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29—02 大学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中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注重实效性 心,同时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与此同 1.营造自主学习的服务环境。①全天候的服务时间。对 时,在高校图书馆服务方面,大学生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 于大学生来说,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习,对图书馆的开放时 求和挑战,因此,需要高校图书馆对现行的服务和管理进 间有了新的要求,以便能够随时利用图书馆。②全开放的服 行优化,形成健全的服务体系,进而支持大学生自主学习。 务空间。从大学生利用方便的角度出发,对图书馆的馆藏资 一、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文化下的图书管服务的新特 源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与图书 点 馆资源直接接触,进而巩固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③民主 1.图书馆服务注重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信息服务部门, 化的管理。图书馆通过为大学生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学 图书馆的工作宗旨是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也是图书馆全 习氛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者的知识储量,提升其 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服务功能具体体现在为 学习能力,同时使性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人服务,即为图书馆的读者(用户)服务。 2.提供有效的信息技能教育。①开展图书馆基础知识 2.更新图书馆功能。对于人们来说,图书馆就是“借书 教育。在新生刚人校时为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 还书”的地方,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具体收藏 他们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意识,为此,图书馆需要对他们进行 文献资源的规模和相应管理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和培训,进而便于学生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 3.图书馆服务对象需求多样化。在高职院校中,当前生 藏书结构、目录体系,以及文献检索等基本知识进行全面了 源背景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口招生的中专生、 解和掌握。②开展信息检索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的教育。 技校生、职高生;二是自主招生的高中生;三是普通高考招 针对信息检索理论知识和常用的检索方法和技巧等,图书 收的高中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 馆对大学生进行培训,教会大学生掌握网上资源的检索和 方面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 下载方法、网上数据库的使用等。 二、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文化下的图书馆服务的战略 3.满足学生对基础文献信息资源的需要。在自主模式 (一)图书馆服务要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导向,提 下学习,随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压缩和减少,在一定 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依赖性,一方面利用图书 1.开展有针对性的图书馆利用服务。①信息检索服务。 馆资源理解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敏捷的 信息时代,各种载体文献骤增、网络信息资源纷繁复杂,为 思维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等,通常都是通过图书馆资源进行 帮助全校师生想快速有效地查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提高 发展和拓宽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提 读者的文献检索意识和检索能力。②建立专业导航数据库 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特色数据库。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收 4.提高图书馆专业化服务水平。①学科文献导读。图书 集、整理信息资源,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 馆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给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带来了一 2.开展信息代理、校企双赢服务。①高职院校图书馆 定的障碍,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主动到院系了解学科的专业 信息服务人员为了提供信息代理服务,通常情况下需要主 设置和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等情况,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指引 动深入基层,对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和信息需求进行调查。 方向,助其在学习中处理好基础与提高、博览与精读、专业 ②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把用户的需求提供企业,把本校 与交叉学科的关系。②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通过网络查找所 的科研成果、产品、专利信息等提供给企业。 需资料的过程中,由于网上信息资源的繁杂无序,进一步降 理非常困难,但随着图书管理系统迅速发展,这些数据对于 【2】张信东.信息系统开发教程使用Visual Basic.NET和SQLServer 图书管理来说已是非常平常阁。相反,人们对于数据的挖掘 『M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4—135. 技术重视程度加大。要想为借阅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我们就 【3】蔡会霞,朱洁,蔡瑞英.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系 必须掌握各种数据并有能力对其分析,挖掘其内在规律。文 统中的应用[I1_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5):267-268. 章主要是通过介绍图书管理系统的主体、可行性、目的性及 f41杨朋英.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U].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 功能,分析图书馆借阅行为从而探索出更好地为图书管理 科学版),2011,(121):187-188. 系统服务的方案。 『51张英杰,冷伏海.Twine:类网站微信息组织及用户关系网络研 参考文献: 究[『1.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8-39. …袁连海,董文,张志亮.SQL SEVER 2000应用实开发教程[MJ. 作者简介:练岚,大专,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图书资料助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84—185. 理馆员。 一129— 2O14年8月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Aug.201 4 N0.33 第33期 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对比研究 尚建疆,蔡立新,彭龙生,姜丽娜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经过多年的运行,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模式,中国在中高职衔接模式 的探索和实践中也取得一定成果。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应借鉴国外的 中高职衔接经验,推进适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中职;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30—03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类别,长期一直被人们 误视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层次,即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 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去进行高一层次的职业教育。政府为每 个学生提供了均等的竞争条件、机会或深造道路【3J。德国 一这种错误的理解造成社会大众长期对职业教育的偏颇认 为接受过中职教育的学生提供多条深造的道路,完成双元 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类型,但要摆脱 制教育的中职生和普高毕业生,在报考高等院校时认定为 现在面临的局面,有必要加强统筹与管理,逐渐形成一个完 具备同等学历或资格。在课程衔接上,依靠课程上采用的阶 整的发展体系。在2001年时,教育部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 梯式综合职业课程模式,以完善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 高阶段的教育”,“完善初、中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 系。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实践水平”的培养上,具有非常强 要使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接受常规的高等教 的层次性、衔接性和灵活性。 育”[1]。 2.美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美国采用中职教育与 一、国外和地区的模式 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紧密相联的教育体制,制定统一的中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经过多年的 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并采用相应的课程体系来衔接的中 运行,形成了两种相对成熟的模式:一种是在国家层面确认 高职衔接模式。政府在国家层面制定法案来强化衔接模式 普通教育和职教教育相应文凭的等级对等衔接模式;二是 的实施,中学后技术准备教育,中职和高职学校的合作,或 微观上通过课程或课程标准直接衔接的模式,建立中高职 是共同制定符合自身层次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计 直升专的衔接模式圆。典型的模式如下。 划。课程化系衔接的方法是将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的课程 1.德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最显 与技术学院、社区学院的课程建立内在有机的衔接,随着社 著特色是“双元制”,即通过螺旋状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以 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不断改变该课程体系,并 及课程上阶梯式的职业课程相衔接的模式。上层的职业教 与开设供上高职的技术准备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嗍。 育均是以低一层次的职业教育为基础,同时强调与职业相 3.日本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与一些发达国家相似, 关的实践经验的获得。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完成后,可 日本也注重国民的终身学习。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套完 低了大学生的查找效率,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学科网上 对知识信息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向开放型 资源的布局,以及能够快速地链接到资源地址,图书馆员需 转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三是拓宽服务 要搜集、筛选和评价系统上某一学科的信息资源。③专业文 内容。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读者要求得到 献信息检索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员需要开展 快、准、精、新的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网络书刊借阅服务、 相应的专业信息检索教育,向读者有针对地传授文献检索 网上信息资源报道服务等服务。 和网上学术信息资源的布局,同时开展专业数据库理论知 5.将读者为本贯穿整个业务流程。一是在文献资源建 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设上要树立“藏为用”、“为用而藏”的人本观念,使每本书都 (三)图书馆服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其读者、都为社会需要而收藏。二是在文献流通上要从千 1.确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对于读者来说,到图书馆具 方百计方便读者的角度考虑一切,为每一本书找到它的潜 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解决一些疑 在读者,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文明进步的成果。三是在 难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发展和成长的基础就是读 文献分编上要尽早实行联合编目和集中编目,并提高标引、 者,一旦读者出现疏离和流失,就会丧失图书馆的价值。 著录的准确性;要加快新书分编速度,满足读者的多方需 2.研究读者的需求。充分了解读者(用户)的需求,这是 求。 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基础,因此,需要研究分析读 参考文献: 者的需求。给予读者更多的关注,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 【1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1.上海:华东师范大 实际行动中。 学出版社,2003. 3.优化服务环境,“以人为本”。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图 [21刘喜球冲小型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特点及其策略卟 书馆对服务环境进行优化,大到对馆舍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图书情报工作,2008,(9):120—121. 小到馆员的着装与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图书馆服 【3】刘兰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与挑战Ⅱ】.图书馆杂志, 务理念,进而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009,(3):12—13. 4.创新服务方式和丰富服务内容。一是优化服务流程。 作者简介:周亮(1980一),女,新疆库尔勒人,硕士研究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简化手续,在自由、放松的心情下,最大 生,助理馆员,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职 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合法需求。二是改进服务方式。随着社会 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