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月光曲》教学实录解读

《月光曲》教学实录解读

2022-01-09 来源:乌哈旅游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教学设计思想: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思想,我是这样设计的:本课14个生字.第一课时完成生字,词语的教学,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意,并完成课后第四题的练习.第二课时围绕课后思考题,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 重点,难点:

  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

  同学们,请听.(播放乐曲《月光曲》)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吗 它叫"月光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一遍,想一想:这个故事先讲什么 接着讲什么 最后讲什么 (随机板书:贝多芬,走近茅屋,弹奏一曲,即兴创作)

  (三,)谈话激趣:

  贝多芬作为大音乐家,到各地演出还到小镇上演出,并且无偿为穷苦人盲姑娘弹奏,弹了一曲,又弹一曲《月光曲》,这第二次弹奏的曲子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生:从"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可以看出,他不是早已谱写好的.)

  显然,贝多芬是在小茅屋里乘着兴致把曲子弹奏出来,而后追记的.我们知道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那么是怎样的情境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名曲的呢

  (四,)教学3——8自然段.

  请默看3——8自然段,拿笔,看看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或者哪些标点符号读懂了什么 在有关句子,词语,标点符号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抽生汇报,并及时指导感情朗读.

  生:我从姑娘说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那该多好啊!"知道盲姑娘是多么喜爱音乐,多么想去听音乐会呀!

  师:你体会得好.那么,你能不能把盲姑娘当时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抽读,齐读)

  生:我还从皮鞋匠说的话中的两个"太"字,读懂了皮鞋匠很爱妹妹,但他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心里难过.

  师:体会得好!他当时的心里只是一些难过吗

  生:不是的,是很难过.

  师:对,很难过.难过得……(师指自己的心)

  生:心里很痛.

  师:对,皮鞋匠当时心里隐隐作痛.那么怎样读这句才能表现出皮鞋匠买不起入场券时心里隐隐痛楚呢

  (指导读好皮鞋匠的话)

  生:我还从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知道盲姑娘也很爱哥哥,她很懂事.

  师:你体会得好!看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生1:我还从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看出贝多芬很同情穷兄妹俩,他是一个大音乐家,但他不拿架子,却还那样热情地要为盲姑娘弹奏.

  生2:我还从六自然段中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知道盲姑娘发现弹琴的人是贝多芬本人的时候,她很惊喜,有些不相信.

  生3:我要补充.从这里的两个"!"可以看出盲姑娘确实很激动,她赞美贝多芬的钢琴弹得好.

  师:只是好吗

  众生:不只是好,是特别好.

  师:从哪个词语能看出

  生1:从"纯熟"可以看出贝多芬的钢琴弹得特别好,他弹琴的技术很高超,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生2:我要补充,我认为当时盲姑娘惊喜的原因是她认为此人肯定是贝多芬本人,因为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曲子弹得这样纯熟,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就不一定弹得这样好.

  师:盲姑娘可是看不见的呀!她凭什么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

  生:盲姑娘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用心去感受音乐,她懂音乐,她知道只有创作乐曲的本人才能弹得这么纯熟,所以她断定此人就是贝多芬.

  师:你们体会得都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盲姑娘当时那种赞美,惊喜表现出来呢

  师:同学们,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后,他作何反应

  众生:贝多芬没有回答.

  师:他怎么不回答 他当时怎么想的

  生1:我认为他不回答的原因是他不想张扬自己,他当时可能在想,还是不回答盲姑娘吧,她喜爱音乐,我就再给她弹一曲吧!

  生2:我认为贝多芬当时听了盲姑娘的话也很激动,他来不及回答,当时他很惊讶:啊,在这个偏僻的地方,竟然有人这么懂音乐,这个盲姑娘不简单呀!

  师:你们真会想象,会体会.同学们,贝多芬发现盲姑娘很懂音乐,你们想,"我"懂音乐,她懂音乐,这叫什么

  众生:这叫"知音"!

  师:对,这叫"知音".大家都知道知音难觅呀!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竟然找到一个知音,而这个知音是正常人吗

  生:不是的,她是残疾人,是盲人.

  师:对,这个知音不是正常人,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呀!贝多芬此时的心里能不激动吗 所以他问盲姑娘……

  生齐答:"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出示插图)

  师:此时此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吹起了茅屋里破旧的窗帘.那皎洁的圆月就在窗外,它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你们看到了什么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图上的情景描述出来吗

  生:我看到了那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是那么美丽.这时,贝多芬不由弹起了琴键,穷兄妹俩听得是那样认真.

  师:文中是怎样描写图上的内容的

  生:文中第八自然段描写图上的内容.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轻轻地,美美的读第八自然段吧,让我们细细地体会这清幽的月光下的一切.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八自然段的内容)

  (五)教学9——10自然段内容.

  (《月光曲》响起)

  师:同学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生:我听见音乐开始很慢,接着逐渐快起来,最后又快又强.

  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文中是怎样用文字来描述这段曲调的呢 找一找,找出来画上"﹏﹏".

  抽生回答所勾的句子,师随机出示句子:"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请大家自由读这几句话,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是怎样的

  (出示选择题)

  根据自己的理解,《月光曲》的曲调是( ),请选出合理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3)抽生选择.

  生:我选择a.因为月亮开始升起,表明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这时,音乐应该是舒缓的;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微云在月光的照耀下飘动着,音乐应该是明快的;最后,风起浪涌,月光下的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音乐应该是高昂激越的.

  (4)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来听听《月光曲》,看看曲调同大家的理解是否一样.(放音乐)

  (5)把眼睛睁开,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这么美的乐曲,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出来呢

  (6)试读,抽读,范读,再抽读,配乐读.

  (六)引导学生联想.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问题问吗

  生:为什么皮鞋匠听了贝多芬的《月光曲》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呢 (抽生解答)

  引读"皮鞋匠看看妹妹……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抽生解答)

  引读10自然段.体会并读好"陶醉","苏醒".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黄老师相信我们五,三班的59位同学,你们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放乐曲)

  抽生谈谈听了《月光曲》后产生的联想.

  (七)学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八)总结扩展.

  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8——10自然段.

  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或者是你想对图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心里话 (随机板书:有才华,有爱心)

  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乐曲,想听吗 不过,听完以后要把联想到的景象告诉大家.(放《苗岭的早晨》)

  抽生谈谈联想到的景象.

  (九)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8——10自然段.

  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听后把联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上网或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贝多芬.

  板书: 10,月光曲

  走近茅屋

  贝多芬 弹奏一曲 有才华,有爱心

  即兴创作

  六,媒体和资源:

  录音机或多媒体,钢琴曲《月光曲》(三个乐章中最有代表的乐曲剪辑成一分钟曲调),笛子曲《苗岭的早晨》片断,cai一套(内含皮鞋匠联想内容的句子,选择题,家庭作业).

  七,教学评价:

  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面广,想象丰富,教师引导得法.不足之处是在引导学生联想时应该多抽几名学生.

  八,教学反思:

  教学完《月光曲》,我个人认为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重视预习.

  上《月光曲》这课前,我提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进行三查一想: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现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组成哪些新词;二查字典,词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词语在文中的 意思;三查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预习中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张扬个性.

  《月光曲》这课的情境教学,我主要采用语表情境和音乐帮助想象情境.第八自然段采用语表情境,学生才能把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九自然段采用音乐帮助想象情境,学生才能体会乐曲由舒缓到明快到激昂,从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读得有滋有味.

  以读为主,重视熟读成诵的指导,充分感悟语言.

  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熟读成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并不全面,合理时,教师及时,积极地指出来,灵活地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飞扬.

  体会联想,拓展思维,创新教育.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教完全文后,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 "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所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是一切生成的基础,也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