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既遂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谓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是指以伪造的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
一、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处罚规定
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构成购买运输假币罪,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行为人在主观上一般都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如有的购买后冒充货币使用或者行骗,有的购买后再进行贩卖以牟取暴利。出于好奇原因购买少量伪造货币的行为不能构成本罪。
二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以一定的价格购买伪造货币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其买入的价格一般远远低于票面所印价格。
三是,购买的伪造货币的数额较大。
二、购买运输假币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购买运输假币罪立案条件是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花假钱怎么处罚
所谓花假钱,法律上的定义就是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持有、使用假币,不必然就是犯罪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的规定。由此可见,只有持有、使用假币达到在四千元以上的才要按照刑法以持有使用假币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即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即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即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二款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