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020-06-10 来源:乌哈旅游

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取决于其年龄和犯罪行为的性质。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时才构成犯罪和共同犯罪。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

要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先要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有以下三种情况:

1、实施犯罪行为时,未满14周岁的,不认为是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只有在实施8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其余犯罪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3、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对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有以下情况:

(1)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未满14周岁的,不构成犯罪,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即便与他人一起实施犯罪行为的,相关刑事责任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承担。

(2)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实施8种严重暴力犯罪时,才构成犯罪,也才能构成共同犯罪。

(3)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与其他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参与共同犯罪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参与共同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的平衡。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在刑事责任上有一定的限制,因为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然而,如果未成年人参与共同犯罪,他们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法律系统通常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如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罪司法体系,以确保未成年人得到适当的教育和改造。此外,社会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支持,提供适当的教育、心理辅导和社会融入机会,以防止他们再次参与犯罪活动。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对未成年人的惩罚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重新融入。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取决于其年龄和犯罪行为的性质。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时才构成犯罪和共同犯罪。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时,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在处理未成年人参与共同犯罪的问题上,法律系统通常会采取特殊措施,以确保未成年人得到适当的教育和改造,促进其健康成长和社会重新融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