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和新词。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
三、揣摩语言,领会语句的意味。
四、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杨绛(1911-20__),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的时候思考下面三个问题:一是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钱起到了什么作用二是为什么要详写“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部分内容三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二)自主解决生字和新词。 蹬 绷 捎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
三、精读课文
(一)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读完这篇课文后,也许你会不是刚才下面这些词语:贫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本文里的老王,身体差,有一只眼睛看不见,另外一只眼睛视力也不好,靠蹬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挣钱养活自己,是一个贫苦者。而作者对他很同情,经常照顾他的生意。)
(二)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老王送给作者香油和鸡蛋,“反正意思很明白,是送给我们的。”但是作者又拿钱给老王,老王身体有病,是上门表达谢意,作者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只是以钱回报,没有与老王更多地交流,感觉对不起老王的'情意。作者认为自己自命清高而“愧怍”。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三)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尊重老王的劳动,对生活困难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
(四)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这一部分写了作者一家和老王的珍贵友情,也是写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谢意,令作者感动的一幕。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暗示作者从直觉出发,隐约感觉老王病得厉害,身体状况差。详细写老王的肖像、形态,为后面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3、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被老王的病容吓倒了。
(五)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粗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表示肯定不要他减半收费。“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作者同情老王的心理。
(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表示老王做生意一直诚实。
(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表示作者一定要给老王钱。
四、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同学们,让我们学习杨绛女士把爱之光分一些给身边的人。
五、作业
抄写“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