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教育理想和现实教育
来源:乌哈旅游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3年 3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成的过程。套上巴掌理论,老师和学生分别拥有着”教”和”学” 所以。教师也要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用自己优秀的人格魅 两个巴掌,只有两个巴掌同时使劲,才能拍响。但再仔细想想, 力去征服学生。 完美击掌绝不仅仅是同时击掌这么简单,如何出力、向什么方 除此,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向出力、出多大的力等等,只有这些因素都达到和谐,才能促 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都不是好学生。何况是为人师表的教师 使两个巴掌拍响教学”最大效率”的喝彩声,而这就是教学的 们呢?所以,当今时代的教师决不能仅仅关注书本那些老掉牙 智慧和艺术。 的陈旧知识,也应该关注新闻、关注时尚。当然,现在的网络很 同样的高度:尊重与平等 发达,各种各样的信息漫天飞舞,亦真亦假的评论随处可见, 一个高高在上的手掌和一个居于平地的手掌是不可能完 莫名其妙的言论层出不穷,教师未必都会同意这些观点。但作 全接触并击出声响的。同样的道理,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两大 为教师,不仅仅是要了解,还要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上课 群体也只有处于同样的高度,才能配合产生美妙的声响,可是 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穿插、引用这些新颖独特的观点案例, 什么才算是同样的高度呢? 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理性的认 首先。是在心理上平等。说到这个,我们有必要纠正一下 识和思考。往往这些新颖的时尚的话题也是学生更为关注的。 孔老夫子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理念。受这个影响,几千 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些元素。加入这些和学生的日 年来,大家都视教师为自己的长辈,要好好尊敬。但其实,在现 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引起感情上的 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朋友间合作的关 共鸣。 系。就像《论语》中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样,现在的老 最后,教师的这种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不能一味靠自己内 师与学生不再是心里年龄跨度很大、隔着几个甚至几十个代 在的充实,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用心去经营。当今很多的服务性 沟的两代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进步,学生心里年龄的 行业都提出了一条新的服务理念: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消 成熟提前。教师职业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广泛地 费者感觉到对他的关注与重视。对于老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 存在于心里年龄相差不大甚至是相仿的人之间。因此。我们所 一个有个性的个体,因此因材施教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聊天 谓的尊师重教,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的普遍尊重,是接受服务 和沟通、对每个同学提不同的要求,上课提问他们并对他们的 者对服务者的尊重,而不是刻意强调等级辈分的高低。就像美 回答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这些在教学过程中无疑都是必要 国的很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课堂上学生可以任何 的,往往更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感觉到老师的关爱 时间打断教师的讲解并进行提问,进行讨论,甚至反驳,巴掌 和重视,增加心里接受老师的程度。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在平等的心里位置上你来我往的和谐氛围中拍响的。其次 同样的力度:互动与参与 是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平等。当然教学本身,教师拥有更多的知 击掌的最高境界就是双方都出力。而且双方使的力量差 识,而学生相对处于一个知识的弱势地位。所以,教师很容易 不多,才能保证击掌的动作和谐、声音响亮。对于教学而言,如 不自觉地出现灌输式的教育,理所当然地觉得这些知识很简 果只是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的接受,就会导致”孤掌难呜”或 单而加快教学进度,却忽略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的感受和 者”节奏紊乱”的尴尬结局。 反应。以自己主观的意愿甚至是想当然而代替了学生的需求。 目前,由于不合理的进度安排和升学的指标压力,国内许 对此,教师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学生站在同 多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局面。教师每堂课都设定精准的教学进 一个高度,深入了解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 度,必须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无疑就把教学当作机械化流 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平等地进行 水作业,教师一番娴熟华丽的示范,而剩下的就是学生的日瞪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自己的自我优越感。不 口呆、不知所措的表情。长期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就自然 断提醒自已:我比学生多知道的知识,并不是我比学生有多少 把自己当作课堂的看客,认为主角只属于老师。这显然不合乎 优势,仅仅是闻遭有先后而已。所以,与学生一起,重新再去体 击掌的原理。教科书上的知识是隐形的,但更多的隐形知识是 验一下知识获得这一过程的快乐与满足。 . 由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之间你一言我一语构成的,这样的隐性 相对的方向:引力与魅力 部分是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也极易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内 虽然同时出力,但倘若按着自己随意的方向发力,即使再 容。隐性创新的把握大多在于老师对学生想法的高度注意力, 大的力,也不可能实现”击掌”的效果。 并且敏感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把学生的一些零散的不成熟 相对于成年人的稳重与理性,学生群体就显得更为感性、 的创新点向纵深拓展。这样让学生有信心不断挖掘自己的创 率真,更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对他们而言,外部环境中最炫 新能力,对知识有强烈的归属感。 目最精彩的风景往往很自然地引起他们浓烈的兴趣。而当今 我们强调参与,其实也不仅仅是指学生,也包括老师的参 这个传媒极度发达的社会。网络游戏、电子小说、动漫等等充 与。现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依赖于所谓的教案。其实老师自己备 斥着学生们的生活环境,而如果教师再以一副迂腐老套、满IZl 课,通过自己独特的理解来传授知识往往效果更佳。备课过程 之乎者也的姿态出现,我认为也不能全怪学生上课老是犯困 本身,就是教师对知识的再认识与再挖掘,经过自己独特的思 以及逃课的行为了。所以,如何使自己变得有吸引力,不是拼 考后,再向学生教授的过程中,往往情感更丰富,当学生产生 命克服着”排斥力”去拉扯学生,而应该像磁性十足的磁铁一 疑问,也更容易形成讨论的氛围。 样,让学生主动地向你靠近。 教学的艺术与智慧需要在”教”与”学”的双方面过程中慢 教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职业,知识的积累很重要。没有哪 慢提炼,教师或是学生单方面的”给力”足不够的,就像两只巴 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谈古论今的人. 掌,只有双方都主动地、用真心、用智慧去彼此靠近,和谐合 而教育学家们也早就说过”想要给别人一杯水,请确保自己先 作,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收获艺术与智慧 有一桶水”。而且,随着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率越来越快。终 的广阔田野。因此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顺畅的沟通与交流. 身学习成为社会的一种趋势。作为教师。学习、充电更应该一 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的开发是完美教学的保证,这种氛围的呈 种生活方式。用知识的丰富来充实自己。除此.每天和学生在 现也是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起学习生活,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很自然地被学生看在眼里。 校长的教育理想和现实教育 周斌 (江西省广丰县洋口中学 江西 广丰334604) 【中图分类号】G4O一01【文献标识码】A [ ̄12095—3089(2013)03—0179—02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一句对从教者 耳熟能详的话,只有自己真正当上校长的那一天,你才会渐渐 ・179・ 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3年 3月 下旬-r'l 领会其深刻的内涵。影响学校办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学生 中的”教育圣地”。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上的、高层次的、带有 学习成长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校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位校 指导性的方法,校长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就能 长,影响的不仅是一所学校,一群教师,甚至是一代学生。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而”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 真正的管理高手鲜有单从管理专业学出来的,多是在工 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 作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在学校,许多人不是因为学了教育管理 经营学校,先经营人心,心气顺,则万事通。在校长的综合 专业才去当校长的,而是当了校长之后才去学教育管理专业 素质中,校长的清政廉明、客观公正的人格风范和行事作风。 的。综观新近选拨的校长,都是从教学一线干起,因为工作出 一向被教师所推崇,同时校长的思考力、表达力、执行力更是 色,层层提升,当上了校长,他们善于学习、富有经验,又能身 校长能力的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大政方略,教育理想通 体力行,管理学校得心应手。像我,先是学了一通所谓的教育 过校长倡导引领,化成一道道教育的亮光,透彻师生的心灵。 管理理论,再干上二十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再去当上一 通过思想的传递,彼此形成合力,在执行过程中。学校班子扮 名校长。一定是为数不多的。 演好各自的角色,校长做”道家”,副校长做”儒家”,中层干部 作为新校长。如果你接手了一所办学已经很成熟很成功 做”法家”,以法治校,各项工作定能落到实处。 的学校,那么恭喜你,你很幸运;如果你接手的是新组建或者 教育理想和现实教育是一对相对矛盾和高度统一体。没 是不够理想的学校,对校长也充满挑战和机遇,也许通过你的 有经过实践的教育理想只是”空中楼阁”,显得虚元漂眇;现实 引领和卓有成效的管理,学校正能量进发,各项工作产生质的 教育没有理想的统领,容易走向偏面和极端。面对理想和现实 飞跃.给你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幸福感受。我喜欢我现在所任职 的冲突,学校一些领导和教师也许会选择现实,校长则必须坚 的学校,虽有瑕疵,学校规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定理想,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去寻找制衡点和突破El。努力 却让我产生去治理好这所学校的冲动,因为我想到了领导的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用毕生的信仰,把“爱的教育”贯彻其 瞩托,社会的期望,看到了教师焦虑的神色,一个个学生渴求 中,才能把学校办成人人向往的”帕夫雷什中学”。因此,理想 的眼神。学校的一草一木也仿佛在诉说。 和现实之间时常会碰撞出火花。我把我所任职的学校,定位成 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教育行为的教 高品质和有影响力,基于对教育和学校的认识和思考,学校坚 育思想就应当是”校长之魂”。在我的心中一直尊崇苏霍姆林 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人为本,倡导和谐教育。校长始终怀抱 斯基,把他作为自己教育理想中的”精神导师”,他一生钟爱他 理想、目光坚毅、脚步坚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就能紧随你的 的教育事业,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身影。 在他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帕夫雷什中学最终成为了人们心 学・自然 浅谈大体积砼裂缝的控制 徐景杰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金州新区分校辽宁 大连116011)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0-02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是在工程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 够参加二次反应的界面相应增加,在混凝土中分散更加均匀: 的技术问题,裂缝一旦形成,特别是基础贯穿裂缝出现在重要 ③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 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 使混凝土中总的孔隙率降低,孔结构进一步的细化,分布更加 承载力,同时会可能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 合理,使硬化后的混凝土更加致密,相应收缩值也减少。 有效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粉煤灰的比重较水泥小,混凝土振捣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 时比重小的粉煤灰容易浮在混凝土的表面.使上部混凝土中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型裂缝。是由外荷 的掺合料较多,强度较低,表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因此。 载引起的,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要应力以及其他的结构 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过多,在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二是材料型裂缝。是由非受力变形变 粉煤灰的掺量。 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本文主 3.骨料 要探讨材料型裂缝。其中具体原因如下。 (1)粗骨料 (一)温度应力引起裂缝(温度裂缝)。 尽量扩大粗骨料的粒径,因为粗骨料粒径越大。级配越 (二)收缩引起裂缝。 好,孑L隙率越小,总表面积越小,每立方米的用水泥砂浆量和 1.干燥收缩。 水泥用量就越小,水化热就随之降低,对防止裂缝的产生有 2.塑性收缩。 利。 二、裂缝的控制 (2)细骨料 (一)优选原材料 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和中粗砂,最好用中粗砂,因为其 1.水泥 孔隙率小,总表面积小,这样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就可 由于温差主要是由水化热产生的。所以为了减小温差就 以减少,水化热就低,裂缝就减少,另一方面,要控制砂子的含 要尽量降低水化热,为了降低水化热,要尽量采取早期水化热 泥量,含泥量越大,收缩变形就越大,裂缝就越严重,因此细骨 低的水泥。为了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必须降低熟料中C3A和 料尽量用干净的中粗沙。 C3S的含量。在施工中一般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 4.由Ⅱ入夕}由Ⅱ剂 水泥。另外,在不影响水泥活性的情况下,要尽量使水泥的细 (1)减水剂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度适当减小,因为水泥的细度会影响水化热的放热速率。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提 2.掺加粉煤灰 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混凝土一定强度时减少水泥用量,而 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并提高和易性,我们可以 水灰比的降低,水泥用量的减少对防止开裂是十分有利的。 把部分水泥用粉煤灰代替。掺入粉煤灰主要有以下作用:①减 (2)缓凝剂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热胀;②由于粉煤灰颗粒较细,能 缓凝剂的作用一是延缓混凝土放热峰值出现的时问,由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