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症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选取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主要症状表现是睡眠时打鼾、易醒、白天打瞌睡,白天主观感觉困倦程度非常明显,主要临床影响因素包括体质指数超标、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结论:导致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诱发因素较多,主要在白天患者感觉困倦症状更为明显,肥胖、鼻咽部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是潜在危险因素,所以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科学治疗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和预防,才能有效改善临床病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症状;影响因素;治疗;意义
【中图分类号】R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193-0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睡眠呼吸功能异常或者受限从而导致睡眠时上气道狭窄或者关闭,进而诱发缺氧、二氧化碳滞留等,对患者组织脏器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影响,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睡眠呼吸疾病。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睡眠作息,如果不够重视或采取科学的方式及时治疗,还会诱发很多潜在疾病,严重时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为了进一步探究睡眠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症状及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本人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选取3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从35岁至60岁不等,平均年龄中位数为43.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同时排除其他心肺功能不全、精神认知障碍等情况。同时选取3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调研对象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取值。同时应用澳大利亚伟康的多导睡眠监测分析设备对患者因为睡眠打鼾、窒息等患者进行整夜检测分析,同时对患者脑电图、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检测分析。 1.3 观察分析
主要对确诊的3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主要观察和记录内容包括夜间憋醒、打鼾、白天主观困倦、傍晚困倦、遗尿、夜间易醒等情况,同时让患者主动填写反映自身有白天嗜睡情况的调查问卷和测评量表。 1.4 统计分析
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对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分析,计量资料引入%表示。 2.结果
2.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分析
3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体重指数测评,体重指数最低的20.7kg/m2,最高的为34.5kg/m2。呼吸紊乱指数(AHI)在线监测,平均结果为 (49.1±28.8)次/小时。 2.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统计分析见表
通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患者主要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出现打鼾、呼吸暂停,从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在白天易困易疲倦。
2.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相关指标分析,通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Epworth量表测评,结果发现,两组之间在乘车、安静休息、看书、看电视等方面主观困倦程度差异显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困倦程度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
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患者日常睡眠、作息和正常工作生活,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引发内分泌系统紊乱等并发症。对于中年男性和更年期女性人群而言,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情况较高。除了导致晚上反复呼吸暂停等情形以外,白天也会有嗜睡等相关症状。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白天患者自主睡眠意识较强,嗜睡情况比较常见,在吃饭、看电视、看书、乘车等方面都可以出现不可抑制的入睡情况。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而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心血管疾病、代谢分泌系统疾病,长期会影响大脑正常运转,引起记忆力下降等,也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临床上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面的治疗方式较多,主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有烟酒史的患者,进行戒烟限酒治疗;引导患者根据个人情况定期开展各种运动,尤其是对于体质指数超标、肥胖患者,需要严格控制体重和饮食。加强对患者睡眠指导,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睡眠技巧、姿势,采用侧卧位降低气道阻力,最大限度保持呼吸道畅通,从而促进尽快入眠。对于合并相关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在结合相关鼻咽部疾病等病症对症抗感染治疗,从而逐渐减轻鼻咽部不适等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提前预防,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降血脂、抗血栓治疗。
总之,导致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症的因素较多,和患者体质指数、肥胖等因素关联度较大,通过限制抽烟饮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适当运动,掌握睡眠技巧,合理调整睡眠作息,注重并发症和咽喉不适抗感染治疗等方式,从而逐渐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睡眠,更好地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路忠荣.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60.
[2]李宝林.瞌睡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11-112. [3]潘红红.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