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年级 劳动与技术 科(下册)教学进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等)。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 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二、教材内容简析(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各部分内容间关系等)。 本学期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内容涉及手工制作和社会实践等教学项目,各教育领域之间的内容穿插进行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纵观整个教材编排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作品。 3.通过支点、轮轴的作用使制作的纸玩具活动起来。 4.各种手工制作的要领,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达成措施。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抽拉技术和通过支点、轮轴的作用制作活动纸玩具。 2.帮助学生形成由平面到立体的概念。 3.帮助学生接触并初步了解浮雕艺术,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4.提高学生观察、联想、设计创新的能力,并增强环保意识。 5.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性的设计、制作不同的作品,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达成措施:1.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以学生的动手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2.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教师要认真备课,选好场地,备好工具,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对于不适合当地实际的项目,可以适当变更;根据男女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安排不同项目。还可以根据本课程的理念,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不管采用哪种做法,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必须保证。4.要加强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劳动过程中,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劳动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