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学生情况: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三角形是简单的多边形,也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本章将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的基础上,学习多边形的有关知识。学习本章后,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几何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第十五章 分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等,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很重要,因此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切实掌握它们。
三、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 11.1.1三角形的边 11.1.2三角形“三线”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
11.1(1-3)课程练习的处理
2 11.2.1三角形的内角和11.2.2三角形的外角11.2(1-2)课程练习及练习册11.3.1多边形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 第十一章三角形的复习小结及cs处理
3 12.1全等三角形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处理
4 12.3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复习小结 月考复习
5 13.1.1轴对称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3.2画轴对称图形
13.3.1等腰三角形
6 13.3.2等边三角形 13.4最短路径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小结 三角形综合复习
7、8期中考试复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与轴对称的复习)
9 其中考试
10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幂的乘方 14.1.3积的乘方
11 14.1.4整式的乘法 14.1(1-4)复习小结 14.2.1平方差公式
12 14.2.2完全平方公式 14.2乘法公式复习小结 14.3.1因式分解及提取公因式
13 14.3.2公式法 14.3因式分解复习小结 第十四章复习小结
14 15.1从分式到分数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练习15.2.1分式的乘法15.2.2分式加减 15.2.3整数指数幂
15 15.3.1分式方程 15.3.2解分式方程 15.3.3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第十五章 分式方程复习小结
16 整式与分式复习
17 结课考试
18、19、20期末考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