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2020-07-17 来源:乌哈旅游
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许柳芳

【摘 要】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手术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病人心理更是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此时对急诊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在有限时间里与病人感情交流,提高病人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手术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05)002 【总页数】2页(P54-55)

【关键词】急诊处理/护理;急诊处理/心理学 【作 者】许柳芳

【作者单位】545400,广西省融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柳州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手术病人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病人心理更是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1]。此时对急诊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在有限时间里与病人感情交流,提高病人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

受能力,对手术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 1 术前心理特点及护理

大多急诊病人病情来势凶险,病势危急,多数病人对立即手术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低,陷入焦虑,恐惧心境中,此时医护人员态度及周围环境都会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此时护士应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情况,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关心病人感受,安慰和鼓励病人,若病情危急,没有时间访视,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病人交谈,消除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手术室是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大多急诊手术病人从未进过手术室,加之手术室内布局设施,穿戴都与病房不同,使病人感到手术室是神秘的,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主动与其交谈,了解其内心感受,并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室相关制度,谢绝家属入室,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信赖。

2 入手术室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由于大多数病人是首次进入手术室,对手术室的环境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让病人感到舒适。在进行每一项操作前应告知病人,如输液、摆体位、行麻醉穿刺等都应向病人解释,以免加重病人紧张心理,病人有疑问时要耐心解释,必要时握紧病人的手,安抚病人,使其心理有种踏实感。在病情和操作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尽量地满足病人要求;病情不允许的,我们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给予耐心的解释。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不闲谈嬉笑,不谈与手术无关之事,相互之间谈话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并主动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陌生感;在手术等待期间及手术过程中,播放快节奏、抒情、流畅的轻音乐,营造一种舒适、轻松的环境和气氛,音量不宜过高,调节至病人愿意接受程度。神志清醒的病人,护士应根据不同手术向病人讲明可能体会到的各种感觉,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一切不良刺激。还应注意术中神志清醒病人的

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应给予安慰,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慌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惧和紧张。 3 术后心理特点及护理

手术结束时,对清醒或刚从麻醉中醒过来的病人,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及时告知手术效果,送病人回病房时嘱病人安心休息,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告诉病人手术室护士会再次访视,让病人感受到手术室护士对他术后恢复很关心,使其心情愉快,促进早日康复。 4 术后随访

术后第2天,由手术室当班护士到病房了解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查看病人有无手术并发症等,我们还可以通过术后随访在与病人交谈中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听取病人的意见及建议,在反馈信息中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国强.心身疾病心理护理的实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