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
2024-05-05
来源:乌哈旅游
2013年第2期第22卷 N02.2013 vo1.22 云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 曹 韩 张 波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系,云南芒市,678400) (2.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大背景下,随着地价、劳动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 向内地转移是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云南承接珠江三角产业的优势所在,并介绍了承接具体产业的选 择标准,提出了承接产业的原则,以期促进云南产业承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云南;珠江三角;产业;转移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发展筒述 “边际产业扩张论”。1988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 1.国外产业转移理论发展 用0一L_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雏形为16世纪中期英国 认为一国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及大卫・李 备三个特定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特定优势 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和2O世纪早期瑞典经济学 和内部特定优势圈。 家俄林结合赫克歇尔的研究成果。即生产要素 2.国内产业转移理论发展 禀赋理论。1935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又在对 1997年。卢根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研 明治维新时期产业发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究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是我国较早对产业转移 了“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其中第一、二、三 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3]。随后,何仲秀、夏禹龙 只雁分别代表行业进口的浪潮、国内生产的浪 等学者提出了一种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一梯度理论。 潮和出口的浪潮。形象地说明了后发国家在工 认为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梯度,推动经济发 业化进程中某一产业的由进口、国内生产到出 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 口的发展全过程。1949年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 产品周期的循环顺序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普雷维斯提出了“中心一外围”理论模式。论 梯度推移主要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张可云结合 述了中心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一发展中 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 推导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经济技术发展的区域 济学家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说”,认为每一 梯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二是产业与技术存在着 种产品都有自己生产、发展、成熟和衰亡的过 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扩散与转移的趋势。陈建军结 程【”。1978年。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对日本 合“雁形发展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 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后提出了 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模式I4]。 收稿日期:2013—03—02 作者简介:曹韩(1983一 ),傈僳族,云南龙陵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 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1Y470);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DSK201002)。 34 曹韩 张波:云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 二、云南省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的优势分析 近30%.这些都对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具 承接珠三角产业对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 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力 级、加速云南工业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另据2012年4月27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正面 日统计,云南省月平均最低工资标准为950元, 临着产品出口困难、产品成本变高、经济增长变 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9元。位于全国第25位 缓等问题,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因 此,云南省在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上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机遇。优势突出。 【9】。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 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 从承接条件上来看,云南省承接珠三角转移 桥头堡的意见》,意味着云南的区域发展战略终于 产业也较合适。在基础设施方面,2010年云南 有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桥头堡战略的目标 省铁路营业里程数为1924km,公路通车里程数 是建设一条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贸易大通道; 为209231km,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182841km, 形成两个即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商品基地和 交通道路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嘲。在自然资源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基地:把云南建成我国 方面,云南省水电资源丰富,水电总储量 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云 10624.3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9776万千瓦,居 南是南亚次大陆经济圈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全国第二位。2010年底,云南水电装机2570万 的交汇点和重合点,伴随这两大区域的崛起,给 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69.2%闸。另外,云南省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 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3.7亿亩,活立木总蓄 三、云南省承接珠江三角洲 积量17.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1/9,两项指标均 具体产业的选择标准探讨 占全国第二位网。在承接平台方面,截止2011 云南省虽然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 年底。全省工业园区数量已达到11l9个,其中 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在引入具体 国家级园区6个。省级重点和特色工业园区40 产业的时候必须做到有选择的引入。遵循一定的 个嘲。 标准,以避免引入一些不适当的产业。应当主要 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 引入那些在云南省具有发展优势,且前景良好, 土地价格、用水用电等方面。2010年云南职工 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同时在珠江三 年平均工资30177元。而同期珠三角地区则为 角洲又属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 54495元;土地价格方面,云南工业用地除昆 (一)确定云南省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明、玉溪、曲靖、楚雄等地区外,最低价格均在 根据经济学家H・钱森里等人借助的多国模型 每亩1O万元以下。而东部地区普遍都在40万元 提出的具体标准模式。将工业化按人均GDP划分 以上:水电价格方面则是要比沿海发达地区便宜 为三个阶段六个等级(见下表1): 表1 H・钱森里工业化进程划分 GDP水平 时期 阶段 (以1970年美元计) 140 ̄280 1 第1阶段 初级产品生产(农业阶段) 280~560 2 工业化初期 560—1120 3 工业化中期(中期第一阶段) 第2阶段 1 120~21o0 4 工业化成熟期(中期第二阶段) 210o~3360 5 工业化完成阶段(中期第三阶段) 3360—5040 6 第3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曹韩 张波:云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 根据上表的划分,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主 该指标大于I,说明该地区j产业的劳动生产 导产业具有劳动、资金密集型特征。可以在轻工 率大于该地区全部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显然, 业和基础工业中选择所要承接的产业:处于工业 云南省应当选择本省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I而珠 化中期阶段。主导产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特 江三角洲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的产业进行承接。 点.因此可以在重工业中的深加工工业领域选择 3.产品市场占有率指标 这一指标可以衡量某一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合适的承接产业;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主导产 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选择承接对象。 根据表1的标准,求出当前云南省的人均 业具有技术密集及服务特性,因此可以在技术密 其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 旨 GDP,再按照1979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换算标 准。计算出云南省相当于1979年的人均GDP 值,即可确定云南省所处工业化阶段,并可以依 此选择合适的承接产业。 (二)具体承接产业标准 依据具体指标选择出云南省的主导产业。并 依此作为承接产业的重要选择。对于云南省提高 产业转移效率、尽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 意义。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指标选择具体合适的承 接产业I9】: 1.区位商指标 产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某行业的产值在该 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行业产值 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计 算公式为: 疗7 E /E (式J) 其中,。 为:地区 产业的区位商;e 为i 地区-『产业的产值;e 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 为全国 产业的总产值;E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当时,可认为f产业是该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其 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集中度高,经济效益 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 因此,应当选择云南省区位商值大于1而珠 江三角洲的区位商值小于1的产业进行承接,这 样有助于发挥云南省的比较优势。 2.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可以衡量某个地区各产 业的相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其计算公式 为: 某地区.,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一该地区 产业所占的增加值的比重 , 一该地区 产业所占的劳动的比重 36 (式3) 依据此指标.云南省应选择市场占有率较高 的合适产业来承接。 4.产业关联度指标 这一指标反映一个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联 系,关联度大,则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 区经济的发展。衡量产业关联度大小的指标有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前者表示一个产 业影响其它产业的强度,后者表示该产业受其它 影响的程度。 所以.云南省可以选择“影响力系数”和 “感应系数”都较大的产业作为承接对象。这样可 以通过一个产业来发挥尽可能大的经济效应。极 大地提高了产业承接的效率。 四、产业承接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应以获得最大经济效 益为目的。为此,要有选择性的引进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不能随意 引进,或对引进的产业不管不顾,要战略性培育 某些重点产业。政府对这些产业的引进政策、资 金扶持等也要给予最大的优惠,同时对那些技术 含量低、市场前景较差的产业要坚决抵制。 2.因地制宜原则 云南省与珠江三角洲在地域风俗、自然资源、 社会文化、人文历史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 要注意引进的产业必须要符合云南省的实际,满 足云南省的本地需求.同时要与云南省本地的资 源环境及经济结构相配套。如云南省地处我国大 陆边缘,对外贸易较多,据此可以引进外贸、服 务类产业。对于一些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 不能引进。 3.可持续发展原则 云南省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时要坚持可持续 选:垂壹 盎三壹 些盟移问题的研究 发展原则。对于那些对环境污染大,耗能较多,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方 或产业联动性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少引进, 面自身要调整经济结构,承接国外新兴产业.以 重点引进高技术的、高附加值且环境污染小、消 实现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另一方面要转移本地部 耗资源少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要引 分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云南省以此为契机. 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承接过程要科学合理,要 提出要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符合经济发展趋 考虑云南省的长期发展,尽快提升全省产业竞争 势和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云南省的产业结 力和层次.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升级,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五、结论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随着地价、 参考文献: 【1】李淑香,河南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p].河南: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孙媚美.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p】.陕西: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3】黄伟.集群状态下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一基于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I1.产业与 贸易,2008(1o):77. I4]刘修军.区域产业转移与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p】.山东: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9. [5】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41 ̄342. 【6】苏杰,施哲.建立合理产业布局加快云南硅材料产业发展Ⅱ】.中国金属通报,2010(43):18. r7】云南信息港.http://news.yninfo.com/yn/zhxw/201203/t20120313_1763449.htm[En/OL].2012- 03-13/2O12—06—04. 『81云南全省工业园区总数达150个左右IN].昆明日报,2012一O3—21. [9】肖润华,肖晓军.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研究IJ].改革与战略,2010(4):94,-,97. (上接第73页)试着努力地回忆起更多的细节 出众的记忆力往往会成为众人艳羡的资本. 的东西,当然大的框架结构始终应该保证的。上 但天生就拥有超常记忆力的人毕竟凤毛麟角。译 面提到的是基本的训练途径,始终建议同自己的 员和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与生俱来的过目不忘 language partner进行训练。这样对于质量评定上 的本领,他们是通过长期不断的练习才练就了让 还有所掌握。因为本身自己在练习中存在的错误 人称奇的记忆力。因此,只要了解了人脑记忆的 自己不容易发现。如果是自己单独训练的话。可 工作机制,并根据正确的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练 以采用阅读复述,听新闻复述等方法;但在时间 习,记忆力就能得到提高。 长短、难度以及训练时间上应该遵循上面的规 则,更有利于提高。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