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盐碱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2021-01-10 来源:乌哈旅游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7期 资源与环境科学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史玉淼 李静 ( 吉林省长岭县新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长岭131500; 长岭县流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总结了盐碱土壤改良的技术措施,包括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中和土壤碱性、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调节 土壤的酸碱度、水旱轮作以改良盐碱地、种植耐盐碱作物等,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盐碱土壤;改良;技术措施;酸性肥料;水旱轮作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7—0261—01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土地肥沃,盛产玉米、大豆、葵 花、高粱、马铃薯、辣椒、西瓜等。长岭县在吉林省粮食生产 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吉林省玉米出 口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影响长岭县农作物产量 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土质因素。长岭县土质以盐碱土为主,严 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 碱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 前的首要任务。 1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定向中和土壤碱性 1.1硫酸铵 硫酸铵水溶液呈微酸性,其溶解于土壤溶液中,解离成 铵离子(NH )和硫酸根离子(S042一),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 收,吸收的铵离子多于硫酸根离子,土壤中残留的硫酸根 离子与氢离子结合,使土壤变酸,称之为生理酸性。因此,硫 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适用于一般土壤和各类作物, 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在硫铵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最好用 作追肥和种肥。硫酸铵施在碱性土壤上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 性,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1.2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又叫过石或普钙,一般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 状,属速效性磷肥。产品中因含有游离酸而呈酸性。过磷酸 钙施在碱性土壤中的效果比施在沙性土壤中效果好。 1.3硫酸钾 硫酸钾易溶于水,属速效性钾肥,其吸湿性小,不易结 块,物理性状优于氯化钾,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钾可作基 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追肥。作基肥应采取深施覆土,能减少 钾的晶格固定,提高其利用率。作追肥一般采用条施或穴 施,集中施到作物根系密集的湿土层。硫酸钾尽量施在轻碱 地和二洼地上,效果明显。 2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亲和性能 2.1有机肥的作用 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等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供作 物吸收,除了含有氮、磷、钾,还含有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等, 是作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增施有机肥可增强地力、培肥土壤。 有机肥中的腐殖酸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保肥保水有重要作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 肥的利用率,消除化肥的不良影响[一。施用有机肥都有不同 程度的增产效果,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 果更加明显。有机肥还能改善产品的品种.例如蔬菜上施用 收稿日期2014—03—14 有机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而且口感好。充分利用有机肥 可减少化肥用量和生产化肥所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2有机肥的施用方法 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家畜粪便含有大量尿酸,会 造成烧种、烧苗、熏叶,同时含有大量虫卯、霉菌,如不腐熟 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多施有机肥.使土壤具有更强的缓冲性 能,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产生有机酸,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土 壤碱性。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 等。这种利用作物秸秆混合石膏等,将化学改良与物理改良 相结合的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效果显著嘲。 3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1腐植酸肥料的作用 一是营养全面。缺啥补啥,螯合肥添加了35%的经螯合 反应后的钙、硫、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能直接被作物 吸收。二是缓释控释。腐植酸肥料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聚合 氨基酸,是一种集有机肥的优点和控释肥的高效于一体的 螯合型控释肥料。对氮肥具有缓释、控释作用。三是提高肥 效。螯合肥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养分的互补,促 进根系发育,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均衡吸收能力,使氮、 磷、钾综合利用率提高20%~35%。 3.2黄腐酸钾的应用 黄腐酸钾是腐植酸肥料之一。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 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 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 伏能力更强 1。黄腐酸钾能及时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 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 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氯化钾 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现在国内天然矿物质黄腐酸 钾以欧华化工生产的最为优质。 4水旱轮作。有效改良盐碱地 水稻种植是改良盐碱地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把种 稻与水旱轮作结合起来.其增产改土效果更为显著。这项措 施对于把水源较好地区的盐碱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农田起 了很大作用闸。近几年来,长岭县在涝洼严重的几个乡镇进 行试点,效果较好。在学习、总结、推广水旱轮作、以水治碱 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可在全县大力推广。 5种植耐盐碱作物 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棉花、豆科作物、麻类、地下结实作 (下转第263页) 26】 罗德花:提高长顺县耕地地力的建议 3.4增施有机肥 一衰,持续增产,达到种地养地的目的;三是发挥充裕的劳动 直以来,长顺县具有种植绿肥、增施圈肥的习惯,耕 力资源,发扬精耕细作的传统耕作方法,对耕地实行深度的 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 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对平衡土壤养分, 提高地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还要继续保持这一生产习 济效益;四是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间作套种、地膜覆盖、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以提高复种指 数;搞好农作物病虫防治,加强横向经济技术联系,探索一 条因地制宜、因土种植、适合长顺县农作物高产的新途径。 5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5.1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管理 一惯,同时还要加大秸秆还田的力度,减少焚烧,增施各种有 机肥,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为提高耕地地力、 扭转钾肥和磷肥失衡状态发挥作用。 4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1耕地资源合理配置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全县 基本农田保护区,将水利条件优、土壤肥力条件好、自然生 态环境适宜的耕地划为粮食生产基地.禁止占作他用。必须 方面在全县范围内根据不同种植制度和耕地地力状 况,建立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建立和健全耕地质量 监测体系和预警预报系统,对耕地地力、墒性和环境状况进 坚持基本农田总量平衡的原则。同时,在耕地资源配置上, 要以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以农业增效、增收为目标,逐步 行监测和评价,对耕地地力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整理和更新 耕地地力基础数据,为耕地质量管理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 面,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创造条件,加 强耕地土壤调查,进一步细化工作单元,增加耕地资源基础 信息,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5.2加大土地用途管制力度 提高耕地质量,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优质农产品,应用优 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栽培技术,提高耕地利用率。耕地 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是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无公害生产 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粮食种植面积和其他作物占地比例。针 对长顺县农产品生产区域,在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 价.准确把握区域耕地地力、耕地质量的基础上,提出耕地 资源合理配置、农业结构调整、耕地适宜种植、科学配方施 肥及土壤退化修复的意见和方法。 4.2搞好区域布局 土地用途管制是依法对土地的使用和土地的用途变更 的管理与限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目的在于限制农地转 为非农用地,特别是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必须严 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用地用途使用土地。严 禁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转为其他用地;严禁陡坡开 荒,切实保护脆 弓的山区生态环境;严禁不符合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的土地开发。 5.3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长顺县耕地资源车富、类型多样,以水田为例,处于平 缓地势的坝田自然条件好、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土壤性状 良好;处于山坡上的梯田零星分散、地块小而多、水源缺乏、 土壤厚薄不一、肥力偏低;槽谷田地势开阔,地块集中,自然 条件好,土壤性质优良,部分分布于谷地,水源缺乏。因此, 针对不同类型的耕地,要有针对性地布局作物,发展多样性 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已有的耕地资源。在河谷沿岸等地,应以 为进一步遏制耕地环境质量状况恶化的趋势,一方面 是要对污染的耕地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应对耕地环境进行 监测与评价,同时在利用耕地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应加强对 耕地投入肥料、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的用量及使用方法的 管理.严格控制农村生活垃圾、废气、有机物向耕地环境的 排放,预防耕地环境的污染,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防护林为主,林、农、牧结合。25。以上的坡地应逐 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建成防护林带,防止水土流失,发展 果木类等经济林,缓坡地带种草发展畜牧业生产。25。以下 的坡土应逐步改坡土为梯土,适当调整作物布局,干旱缺水 田水路不通走旱路,发展经济作物[61。 4.3实行集约化经营 对良好耕地环境的需要。 6参考文献 『l1邱桂凤.青田县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 (2):109,113. 所谓集约化经营,就是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 的劳力、技术和肥料,使之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 益。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一是依靠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 促使作物生长对光、热、水、肥、气五大因子的充分利用;二 是采取多种途径,增加适量的物质能量的投入,特别是要合 理布局绿肥、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和微肥,以保持地力不 ・【21朱建祥.石嘴山市惠农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 农业科技,2011(15):272,276. . 【3]董亮,孙泽强,王学君,等.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 良增产技术探讨『J1.江西农业学报,2014(2):62—66. [4]张英鹏,李彦,于仁起,等.山东省主要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空间变 异分析[Jli.华北农学报,2008,23(BIO):310—314. [5]周宏美,宋晓,张彦玲,等.豫东潮土区耕地土壤养分动态监测与培肥 途径[JlJ_河南农业科学,2006(3):68—71. [6]李广业.苍梧县耕地地力现状及利用对策[J].吉林农业,2011(8):45,3. f2】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刘俊峰,侯俊奎.粘土地免耕栽培技术『J].华北农业报,2003(5):56— 57. +*+-+-+ (上接第261页) 物、麦类等,边利用边改造。对于盐碱性特别严重的部分乡 镇,水源条件不足。土壤改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 于求成,在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的同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 实现边种植边改良。 6参考文献 [1】杨毅.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热汗古丽・阿不拉.新疆盐碱棉田的改良与施肥 现代农业科技, 2008(8):157. [5】董亮,孙泽强,王学君,等.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 良增产技术探讨f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2—66. 『6杜伟光,康立娟,董宁.61吉林省两部重度盐碱土糠醛渣复合改良剂配 方研究lJl_河南农业科学,2010(6):78—80. 2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