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60分)
1. (3分)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蒸馏装置连接好后,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5.85 g NaCl固体可配制成100 mL 0.10 mol·L-1 NaCl溶液 C . 蒸发皿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D . 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2. (3分) (2018高一下·德州期末)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 . 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 C . 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D . 用棕色广口试剂瓶存放氯水
3. (3分) (2016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钡、四氯化碳、硫酸、碘酒都属于化合物
B . 硝酸、纯碱、磷酸钠、二氧化碳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C . 溶液、浊液、胶体、空气都属于混合物 D . CO2、SO2、P2O5、CO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4. (3分) 将以下4份溶液分别置于如图的装置中,其它条件相同时,灯泡最亮的是(
第 1 页 共 12 页
)
A . 100 mL 1 mol·L-1的盐酸 B . 100 mL 2 mol·L-1的蔗糖溶液 C . 100 mL 1 mol·L-1的醋酸溶液 D . 3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
5. (3分) 将4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里,配得1 L溶液,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1 mol·L-1 B . 0.1 mol·L-1 C . 0.01 mol·L-1 D . 10 mol·L-1
6. (3分) 按照下列实验内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实验目的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内容 盛有10 mL 5%H2O2溶液,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实验现象 取四支试管,分为两组,每组两支试管。每组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B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Na2S2O3溶液和稀H2SO4。将两组分别置于冰水浴和热水浴一段时间后,再将本组的Na2S2O3溶液与稀H2SO4混合,观察现象。 相同温度下,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C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再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H2SO4 , 观察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 D 探究醋酸是否弱电解质 A . A B . B C . C D . D
7. (3分)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第 2 页 共 12 页
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A . 水银 B . 青铜 C . 碳素钢 D . 不锈钢
8. (3分) (2016高三上·海淀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钠、钾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 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C . 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D .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可降低尾气中CO,NOx等的排放量 9. (3分)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操作 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将SO2气体通入H2S溶液中 将SO2气体通入溶有淀粉的碘水中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SO2水溶液中滴加石蕊 A . A B . B C . C D . D
10. (3分) (2016高二上·赣州开学考) 向某含有SO32﹣、SiO32﹣、CO32﹣、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 . 在该溶液中滴少量品红,品红褪色
第 3 页 共 12 页
现象 黄色褪去 出现淡黄色沉淀 溶液变蓝 变红 结论 SO2具有漂白性 SO2具有氧化性 SO2还原性 SO2酸性 C . 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D . 反应过程中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11. (3分) 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 . 2Na+2H2O===2NaOH+H2↑ B . CaO+H2O===Ca(OH)2 C . 3NO2+H2O===2HNO3+NO D . 2F2+2H2O===4HF+O2
12. (3分) 如表各组物质中,不能按a→b→c关系相互转化的是(“→”表示一步完成)( ) 选项 A B C D a Fe Na Si HNO3 b FeCl3 Na2O2 SiO2 NO c FeCl2 NaOH H2SiO3 NO2 A . A B . B C . C D . D
13. (3分) 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4 页 共 12 页
A . 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
B . 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 . 实验后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D . 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14. (3分) (2018·海南) 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 回收水溶液中的I2 :加入乙酸,分液,蒸发 B . 回收含有KCl的MnO2:加水溶解,过滤,干燥 C .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P2O5的干燥管 D . 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无水氯化钙,蒸馏。
15. (3分) (2018高一上·陆川期末)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Na2O2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O2 铝比铁活泼 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 A . A B . B C . C D . D
16. (3分) 有一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0mL5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0.56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Fe2+全部转化为Fe3+ , 则此氧化物为( )
A . Fe2O3
第 5 页 共 12 页
陈述Ⅱ A 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C D 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 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 . Fe3O4 C . Fe4O5 D . Fe5O7
17. (3分) (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下列物质中,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的是( )
A . Hg B . Ag C . Fe D . Cu
18. (3分) (2016高一上·济南期中)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Cl2→2Cl﹣;MnO4﹣→Mn2+; Cr2O72﹣→Cr3+;HNO3→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的量最多的是( )
A . Cl2 B . MnO4﹣ C . Cr2O72﹣ D . HNO3
19. (3分)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
B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
D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OH-+SO42-+H++OH-=BaSO4↓+H2O 20. (3分) 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6 页 共 12 页
A . 1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 . 在0℃,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 . 25℃,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 . 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23分)
21. (11分) (2018高三上·周口开学考)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 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仪器是________。(用序号填写)
(2) 今欲用NaOH固体配制480mL 0.2mol/L的NaOH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A.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________mL容量瓶。 B.用托盘天平称取 ________g固体NaOH。
C.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约250mL蒸馏水,用________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E.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改用________ 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如果加水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将使配得的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 “无影响”)。
F.配制好的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22. (12分) (一)将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开,可以看到表面光亮,但很快变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将钠块放到石棉网上加热会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固体遇水会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二)某兴趣小组为探究Na2O2加入酚酞试液中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如下方案.将2药匙Na2O2加入滴有3~4滴酚酞的蒸馏水(10mL)中,发现有如下现象:
①立即有大量气泡生成.
第 7 页 共 12 页
②无色透明的酚酞溶液迅速变红,振荡后,溶液中的红色褪去,又变为无色. 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试管壁手触感觉很烫. 请回答:
(1)该兴趣小组同学认为酚酞试液颜色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假设①:________ .
假设②:可能是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红色消失.
假设③:可能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太大,使得酚酞变性,不显颜色.
(2)验证假设②,设计补充实验:取滴加酚酞的稀NaOH溶液加热,若红色消失,则证明假设②成立;若红色不消失,则假设②不成立.
(3)验证假设③,设计补充实验:________ .
三、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7分)
23. (17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用下列装置验证SO2的某些性质(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1) 装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 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 装有BaCl2溶液的试管中无任何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氨水和氯水,均产生白色沉淀,沉淀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白色沉淀的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第 8 页 共 12 页
(6) 能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的实验现象________。若通入过量的SO2 , 则其总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第 10 页 共 12 页
17-1、
18-1、
19-1、
20-1、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23分)
21-1、
21-2、
22-1、
三、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7分)
23-1、
23-2、
23-3、
23-4、
第 11 页 共 12 页
23-5、
23-6、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