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
2021-04-15
来源:乌哈旅游
2011年1月第18卷第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7・ 浅谈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 毛淑杰,王智民,李先端,王维皓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关键词:中药;炮制;辅料 DOI:1 0.3969/j.i S sn.1 005—5 304.2011.01.003 中图分类号:R2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11)01—0007—03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对中药饮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 平肝收敛及活血作用。鳖甲醋淬,因醋入肝活血,故可协同增强 料。在漫长的应用过程中,炮制辅料已经逐渐成为传统中药的 软坚散痞满之功效。醋作为相畏配伍使用,被用在峻下逐水类 组成部分。中药用这些辅料炮制,是遵循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药物的炮制中,如甘遂、大戟、芫花经醋制后可明显降低对消 和临床用药的需求,通过炮制这一工艺手段以及辅料本身的作 化道的强烈刺激性,并减轻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不良反 用,来影响或改变中药某些方面的性能,使之适应临床医疗的 应,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另外,醋制入肝,具有增强活血祛 需求。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用辅料炮制中药确能改变药性、增 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强其疗效,消除或减弱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达到临床上安 1.3蜂蜜 全用药目的。笔者现对中药炮制辅料的起源、研究意义、重要 蜂蜜入药在我国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中药蜜制最早见于 性以及研究思路等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南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宋代以后,对蜜制作用的认 1 常用炮制辅料的起源及其作用 识不断发展为对药物的增效、缓性、减毒(副)等多方面的作用。 中药炮制常用液体辅料有酒、醋、蜜、生姜汁、食盐水、 包括:①甘缓益元。一些补气助阳药经蜜制能增强补益作用。 卤水、甘草汁、黑豆汁、胆汁、麻油等;固体辅料有麦麸、滑 如黄芪“蜜炙补虚损”(《本草蒙筌》);鹿茸“锉为屑,白蜜 石粉、土、砂予、白矾、豆腐、羊油脂等。古代最早应用液体 五升淹之,微火熬令小变暴干更捣筛,令人益气强骨髓补绝伤” 辅料是用于煎煮或浸泡中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证类本草》)。明・陈嘉谟总结为“蜜制难化,增益元阳”。 辅料的种类和应用方法逐渐增多。最早应用于炮制的液体辅料 ②润肺宁嗽。蜜制能增强部分入肺止咳药的作用。如桑白皮“利 是酒和醋。 水生用,咳嗽蜜蒸或炒”(《握灵本草》);枇杷叶“治肺病以 1.1酒 蜜水涂炙乃良”(《本草纲目》);元代王好古、明代李梃分别 我国酒的酿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有所发展。 总结为“去膈上痰以蜜”、“凡药入肺蜜炙”。③止痛止痢。蜜 《五十二病方》中有“取商牢置醯中”、“酒浸”等液体辅料炮 能“止肠游……治赤白痢”(《证类本草》),罂粟壳“赤痢蜜 制药物的文字记载。《素问》则载有“酒浆”。到了唐代,用酒 炙”(《传信适用方》);黄柏治妊娠下痢“蜜炒令焦”(《握 作辅料炮制药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制法已增加到10多种。至 灵本草》);生姜治“冷痢去皮或蜜炙”(《本草害利》)等。 宋代,炮制方法发展更快,酒制法应用更加广泛,酒制品种增加 总之,蜜制作用基于蜜药配伍思想,以依证用蜜、定量用蜜为基 到200多种。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引李尔垣《用药法象》 本特点。蜜制作用是多方面的,经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蜜能和 中有“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 百药、养脾气、消心烦、去膈上痰。 1.2米醋 1.4姜汁 米醋最早应用记载于《五十二病方》,从《名医别录》收 姜汁的制备方法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生姜 载入药以来,中医学将其作为一种药物来配伍使用,主要被认 一斛出汁三合半。皆薄切之,乃捣绞取汁……无生者用干者, 为与药物有相须相畏作用。如明代《本草蒙筌》云:“用醋注 一两当二两。”这里的姜汁并非作为炮制辅料应用,只是作为单 肝,且资住痛。”《本草通玄》云:“醋取收敛。”而芫花“以好 味药汁入药。南北朝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及陶弘景《本草 醋煮则毒减”。现代研究表明,某些含生物碱类中药,其游离生 经集注》先后提出了生姜汁解半夏毒的经验和姜汁制半夏的原 物碱是不易溶于水的,与酸结合生成生物碱盐类后则可溶于 理:“中半夏毒:以生姜汁干姜并解之”、“半夏:有毒,用之必 水。醋制可使矿物药缓其性且体质酥脆,便于粉碎。又如,代赭 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而生姜汁作为炮制辅料亦 石醋煅淬,可以缓其寒烈之性,并增强平肝作用。赤石脂、禹余 始见于这一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半夏的炮制,“半夏: 粮经煅制后可缓其悍烈之性,醋淬后增强其收敛止泻之功用。 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另外增加的有姜自然汁拌蒸、 醋淬的动物甲壳类药有龟甲、鳖甲、穿山甲。此类药物生用质 姜汁炙的炮制方法,在同一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炮制专著《雷 坚韧且有腥臭味,醋淬后可以使体质酥脆,便于粉碎,易入煮剂, 公炮炙论》中均有记述。 还可以解除腥臭气味。龟甲生用偏于滋阴潜阳,醋淬后,可协同 1.5胆汁 —— 本草对胆汁炮制单味中药作用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天南星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经费资助(2009ZX09308—003) 和几味清热品种,而对用胆汁炮制天南星成为胆南星,其相关 ・8- Chitic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il TCM Jan.2011 Vo1.18 No.1 论述文献有n处,是论述最多也是最详细的一味。《本草乘雅 料炮制中药的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在阐明辅料炮制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代表性中药炮 半偈》第六轶指出:“名色性气,合属燥金;味苦气温又得火化, 为肺金之用药也。”从理论上阐述了胆汁炮制天南星的合理性。 制辅料理论、原理及共性技术的现代科学研究,建立辅料理论 及质量标准评价平台,逐步扩大研究范围,建立中药炮制理论 胆汁炮制天南星主要作用“以牛胆苦寒之性制其燥烈,且胆又 有益肝镇惊之功”,“制以牛胆以杀其毒,且有益于肝胆之功”。 及原理研究的技术平台,创造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科研成 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炮制工艺优化和饮片质量标准化研究, 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炮制工艺,揭示同种辅料炮制的共性技术, 对黄连、黄芩用胆汁炮制主要作用为“泻肝胆之实火”;而龙 胆草“猪胆汁拌炒,降火愈速”。 猪、牛、羊胆汁由于来源广泛,作为处方的主要组成,可内 服或外用,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猪胆汁主要用于治疗的病症有 逐步建立炮制工艺和饮片质量评价技术平台,使之适应现代化 生产的需要。而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理论,也是完善中药炮制 技术标准体系的关键一步。 2.2制备辅料的工艺不完善 作为炮制辅料如生姜汁、吴茱萸汁、甘草汁、黑豆汁、炼 蜜等是需要进行加工制备的,因此其制备工艺的优化筛选非常 重要。 便秘、骨蒸烦热、疳热、小儿脾风多困、下利不止、热疮、天 蛇毒、一切盗汗、梅花秃癣、软疖和疳虫蚀鼻等。牛胆汁对谷 疸、劳疸和疠痃等病症的效果明显。羊胆汁主要用于治疗烂弦 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一切暴赤目疾、病后失明、目为物伤、 面黑庚于疱、小儿疳疮、偏正头痛等。 1.6盐 笔者发现,蜂蜜作为中药炮制辅料,其炼制工艺是多样的, 全国一地一法。炼制工艺不~,熟蜂蜜质量也就不一。如中药 炮制学规定,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后,改用文火,保 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箩筛或纱布滤去死蜂、 杂质,再倾入锅内,加热至116~118℃,至锅起鱼泡,用手捻之 有粘性,两指间尚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炼蜜的含水量控 制在10%~13%为宜。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中药盐制始载于《雷公炮炙论》。食盐性寒,味咸,具有清 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通便、补心、坚筋骨的作用,且引药 入肾。中药经盐制后,能改变其性能,增强补肝肾、疗疝止痛、 润下利水、滋阴降火的作用,可缓和中药的辛燥之性,并具有矫 味、防腐等作用。 1.7麦麸 麸炒在多部中医古籍中都有记载。南朝刘宋时期雷敦的 《雷公炮炙论》中有对枳壳麸炒方法的详细记载:“以麸炒过, 蜜炙中药饮片须用炼蜜,要加适量水稀释后应用,但未规定具 体炼蜜方法、程度及质量要求。天津市的炮制规范规定:原蜜 先稀释再加热,过滤,浓缩至蜜液纯净透明。江苏省的炮制规范 规定:原蜜先稀释加水煮沸,捞出浮沫,然后用4号筛过滤除杂 质,继续炼至金黄色。江西省的炮制规范规定:先将蜜熬至“米 筛花”状,呈黄棕色,能滴水成珠为度等。哪种工艺炼制蜂蜜最 适合中药炮制用,未见有科学实验报道。但有报道,炼制蜂蜜不 当会直接影响蜂蜜本身的内在质量。如蜂蜜原有的香气物质、 待麸焦黑,遂出。”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有对中药麸炒原 理的记载:“麸制抑酷性,勿伤上膈。”意指麸炒可以降低药物 的燥性(或寒性),增强健脾和中的作用。 麦麸味甘淡,性平,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 的燥性,增强疗效,吸附油脂,去除药物的不良气味,均匀传热, 使药物色泽一致,减少药物对人体弓I起的恶心、呕吐等。如枳 壳中含有大量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刺激胃肠。经麸炒后,麦麸 吸收了挥发油成分,使峻燥之性得到缓解,降低了对胃肠的刺 激;同时,所含黄酮类成分不会被破坏酶解,增强了消导理气功 效。麸炒僵蚕可去除动物药本身的腥气,达到矫嗅矫味的作用。 2中药炮制辅料应用及研究存在的问题 2.1研究不够深入 色泽、酶、糖、氨基酸等都会在不当的炼制过程中发生变化。 那么,炮制用蜂蜜炼制到什么程度为最佳,才能与药物起协同 作用从而达到中药炮制目的,目前需要深入研究。 另外,生姜汁传统记载较多为鲜姜榨汁,也有用干姜煮汁。 而吴茱萸汁、甘草汁、黑豆汁等的制备,是将其用水煮后浓缩 成一定浓度,再加入药材一起炮制。目前这些炮制辅料至今尚 无统一的制各工艺和质量标准,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也应是 重中之重的工作。 2.3缺乏统一标准 随着辅料应用的口趋增加,中药用辅料炮制的理论也目趋 成熟,成为中药炮制的核心,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辅料炮制理论, 如“酒制升提,引药上行;蜜制润燥,增益元阳:醋制入肝,且 资住痛;盐制入肾主骨;甘草解毒;姜制温散而开痰”等。但 是,这些辅料炮制中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用现代科学实 验数据去揭示、阐明这些理论的科学内涵;这些传统理论与现 迄今,全国各地炮制辅料一直缺乏明确统一的品种、规格 及药用质量标准。目前炮制所用辅料酒、醋、盐、蜜等,其中 一部分是食品行业的调味品,只有食品标准,没有药用标准。而 代科学有什么关系,怎样用现代科学实验来解读和表达“酒制 升提”等确切含义。迄今与这些有关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少。笔 者认为,辅料炮制理论的实验研究是目前中药炮制研究一个重 要的内容,应在搞清前人用辅料炮制中药的目的、了解各中药 其余部分辅料,如伏龙肝(灶心土)、米泔水等,没有任何可控的 内在标准。 实际上,饮片行业所用的部分辅料,既不受食品行业管理, 也不受中药行业管理,应用随意。饮片厂可以从任何地方购买 任何品种、任何等级的辅料。如黄酒品种有干黄酒、半干黄酒 等。现各饮片厂‘炮制用黄酒、白酒或勾兑酒等,其所含物质不 炮制辅料发展衍变轨迹和研究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实验数据 说明中药经辅料炮制后,其主药发生反应的真实情况,用现代 科学实验揭示醋制、酒制、蜜制等共性技术的科学内涵,使辅 尽相同,炮制出的饮片质量必然不同。醋有固态发酵、液态发 2011年1月第18卷第1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9・ 酵、配制醋,品种有米醋、陈醋、麦醋等,等级有特级、1级、 2级和普通级别,醋酸含量从3%~20%不等。以上作为食品调味 剂用要加入糖、色、调味剂和香料等,而文献记载作为炮制辅 30%小鼠死亡;发酵米醋在同等剂量下,未见死亡及不良反应。 ④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以延胡乙素浓度为指标,血浆中 不同时间点醋制品高于生品及水制品;肝脏中醋制品1 h内与 生品和水制品相当,之后在3 h内高于生品和水制品;脑组织 中醋制品在4 h内高于生品和水制品。此结果初步揭示了传统 炮制理论“醋制入肝,增强止痛作用”的科学内涵,为延胡索醋 制的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3.3.2.2 酒 ①pH值是区别勾兑黄酒和酿造黄酒的重要指 料是不能加任何其他物质的。其他如蜂蜜、盐、白矾等辅料都 存在类似的情况。 总之,国内对中药炮制辅料因没有统一的药用质量标准, 其应用一直无法纳入标准化管理范畴。 3研究思路与方法 基于我们的工作基础,以炮制辅料醋、酒的研究为例加以 标,酿造黄酒pH值为3.5~4.5。②GC—MS结合顶空进样技术对 说明。 3.1辅料生产和使用实地调查 由于该类研究为首次立项,基本情况不清楚,尚无可借鉴 的资料。因此,本课题首次进行了全国2O多个省市3O多个有 代表性的饮片厂及5O多个醋厂、酒厂走访调查,填写调查表 80多份。结果表明,目前中药饮片炮制辅料用醋、酒无药用标 准。 3.2本草考证 从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醋的功效以来,醋一直是中 医传统药物的组成部分。醋的品种古今十分繁多,在中医药领 域的应用中,自唐开始,历代医家均主张以米醋入药,且以陈久 者良。根据生产工艺,食醋主要分为酿造醋、合成醋等,细分则 有近百种,所含成分多达几十种。 酒应用于临床最早见于《内经》。《神农本草经》已有作辅 料记载。清代则出现“白酒”炮制药材,并认为米酒、白酒药 性不同,“(米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烧酒(白酒), 散寒破结,损人尤甚”。黄酒(米酒)按含糖量分为干型、半干型、 半甜型、甜型等,作为辅料多用干型性和半干型。白酒作辅料 应用的地区较少,集中于广西、贵卅I地区。 3.3实验研究 3.3.1 质量检测(参照国家标准技术要求) 3.3.1.1醋通过对46个有代表性样品中总酸、不挥发性 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游离矿酸等9 个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质量相差显著,酿造醋品质优于合成 醋。 3.3.1.2酒对23个黄酒样品进行酒精度、含糖量、pH值、 相对密度检测,对3种白酒进行酒精度检测,结果包装形式对 黄酒的酒精度和卫生学指标有重要影响,散装酒质量差。 3.3.2炮制作用研究 3.3.2.1 醋①建立了乳酸及果糖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区分 酿造醋和合成醋。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结合顶空进样技术, 鉴定出3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发现其含量和种类随工艺 的差别而不同。固态发酵平均含17种,液态发酵为16种,配制 醋为3种。此结果揭示了醋的感官特性的物质基础,为食醋质 量评价和鉴定提供了特征数据。②10种不同醋制延胡索指纹 图谱研究表明,醋制后除延胡索乙素外,还有一系列峰面积也 较生品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这为醋制延胡索的增效作用提供依 据,同时表明用酿造醋炮制品优于合成醋炮制品。③经小鼠毒 性试验首次发现,醋酸、配制醋口服剂量25 mL/kg时引起约 5个不同品牌的黄酒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定了l7种成分,明确 了在黄酒中香气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0% ̄90%,以酯类 为主,另含B一苯乙醇、异戊醇等醇类物质。其中,异戊醇对改 善酒体口感有重要作用,建议在国家标准中增加该指标限度。 3.3.3典型药物模拟炮制验证通过优选出醋、酒进行代表 药材的炮制,分别选取(醋制)延胡索、芫花,(酒制)黄芩、黄连 为代表,以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茺花酯甲、黄芩苷、盐酸小 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及镇痛、毒性等为指标,运用分光光度 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辅料对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影响。通过 综合评价,确定了炮制用醋和酒的品种和类别。 3.3.4建立炮制辅料质量标准 3.3.4.1 醋建立了醋中乳酸及糖的薄层鉴别方法,并对33 种不同品牌食醋进行定性鉴别,发现固态发酵米醋中均含有乳 酸及果糖,少数液态发酵醋及配制食醋中不含乳酸。另外,还建 立了中药饮片炮制辅料——醋的药用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 规定强制执行标准、推荐执行的8个标准及另外建立的10项 指标。具体有感官特性、总酸、盐、还原糖、氨基态氮、盐、 不挥发酸、可溶性无盐固形物、l8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乳 酸含量,糖的薄层鉴别、酸的薄层鉴别,灰份、pH值、重金属、 农药残留量、游离矿酸、酒精残留量、 生学指标等共18项指 标的测定。并优选出固态发酵米醋和液态发酵米醋2种工艺。 3.3.4.2酒 干型和半干型的黄洒作为炮制用黄酒;对酒的 感官进行限定;对乙醇含量、含糖最、pH值、密度进行限定; 对酒的微生物学指标进行限定;对炮制用酒包装进行限定。 总之,上述研究综合了辅料的各质量参数与药效成分煎出 率的相关性,形成了炮制辅料用醋、酒标准。包括总酸、还原 糖、氨基态氮、游离矿酸、不挥发酸、pH值、糖和乳酸的薄 层鉴别、氨基酸含量、乳酸含量、酒精含量等共24项指标。 4结语 酒、醋、盐、姜、蜜等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也是本 草中常见的药品,又是中药炮制最常用的辅料。目前炮制所用 辅料酒、醋等,在食品行业作为调味品研究报道较多,但作为炮 制辅料的实验研究滞后,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研究成果,无法 制定统一的药用标准来被药典收录。因此,当前要解决中药质 量控制的全过程,必须重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也必须 重视中药炮制的源头,即炮制辅料的规范化研究。开展中药炮 制辅料的研究,是保证临床应用优质饮片的先决条件,也将对 炮制学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收稿日期:201 0-03-22,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