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与法规分类模拟题2
单项选择题
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______。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答案:B
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以下符合分类要求的是______。
A.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B.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C.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编写环境影响说明
D.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答案:B
3.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征求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意见的单位是______。
A.专项规划的审批机关
B.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
C.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B
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组织进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在该专项规划实施中组织进行
B.在该专项规划实施后组织进行
C.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后组织进行
D.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
答案:D
5. 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______。
A.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B.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C.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D.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D
6. 《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______。
A.方法与技术
B.技术与制度
C.科学与技术
D.方法与制度
答案:D
[解答] 环境影响评价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制度。
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
B.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科学、公正
C.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公平、公开、公正
D.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公开、公正
答案:A
[解答]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客观、公开、公正”。
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欲取得乙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中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填报资质的机构,应当经______考核审查合格。
A.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
[解答] 目前,所有级别的环评资质证书的申请都由环保部审查。
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应当由______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A.规划编制机关
B.规划审批部门
C.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部门
D.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
答案:A
1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需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______。
A.先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B.先报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D.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
[解答] 注意是“一并报送”。
11. 某下设四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在审批电镀行业规划草案时,未采纳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______。
A.对该电镀企业规划草案提出重新审查的要求
B.对不采纳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作出说明,并重新审查
C.对不采纳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D.提出编制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的要求
答案:C
[解答] 审查小组的意见仅是咨询性质,不是决策的唯一依据,不采纳只需作出说明,同时要存档备查。
1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必须______。
A.公平、公开和公正
B.客观、公开和公正
C.科学、客观和公开
D.科学、客观和公正
答案:B
13.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有关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是______。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答案:C
[解答] 四个选项都跟水有关,其他三个选项都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某下设两个区的城市在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时,须编制
______。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答案:A
15.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预防因______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A.政策与计划
B.政策与规划
C.规划和建设项目
D.政策与建设项目
答案:C
16. 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测因规划和建
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______。
A.社会正常发展
B.经济发展
C.环境质量提高
D.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D
1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是______。
A.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跨流域调水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防洪、治涝、灌溉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答案:C
1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
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______。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答案:D
1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组织进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应当是______。
A.规划实施中
B.规划实施后
C.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后
D.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
答案:D
20. 某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土地资源开发整理规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该规划的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形式应当是______。
A.环境影响登记表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报告书
D.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答案:C
[解答] 土地资源开发整理规划属专项规划。
2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征求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意见的时间应当在______。
A.规划报送审批后
B.规划报送审批前
C.规划正式批准前
D.规划报送审批过程中
答案:B
2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某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进行公众参与的主体是______。
A.规划编制机关
B.当地规划审批机关
C.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D.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
23. 某下设四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在审批电镀行业规划草案时,拟不采纳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市人民政府应当______。
A.对该电镀行业规划草案提出重新审查的要求
B.提出重新编制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C.对不采纳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作出说明,并重新审查
D.对不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答案:D
2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单位是______。
A.规划的审批机关
B.规划的编制机关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答案:B
25.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编制机关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应当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______。
A.给予通报批评
B.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给予经济处罚
D.建议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答案:B
[解答]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种类。
2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按______实行分类管理。
A.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B.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
C.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D.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答案:D
2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简化
C.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适当简化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要求
答案:A
2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的情形是______。
A.建设项目的规模发生重大变动
B.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开工建设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三年方决定开工建设
答案:C
[解答] 选项A和B属重新报批的情形。选项D没有相应的规定。
29. 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目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______。
A.生态文明建设
B.社会稳定和进步
C.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D.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D
3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坚持的原则是______。
A.科学、公开、公正
B.客观、公开、公正
C.公开、公正、公平
D.客观、公正、公平
答案:B
31. 某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拟制定煤炭发展规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规章,该市政府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该规划的______。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答案:D
32. 某省人民政府拟制定一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规章,该省政府应当组织编制该规划的______。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答案:A
33.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简化。关于简化内容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由建设单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
B.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中明确的需要简化的具体内容确定
C.由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
D.由对该项目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
定
答案:B
3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是______。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的篇章
答案:B
35. 某电厂拟在丘陵区建设一条运煤铁路专用线。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该电厂组织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包括的内容是______。
A.公众参与意见
B.水土保持方案
C.环境风险评价
D.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答案:B
[解答]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根据水土保持法,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36. 依据《环境影响评阶法》,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应当______。
A.由建设单位直接存档备查
B.报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C.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备案,同时报原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D.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并报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备案
答案:C
[解答] 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不需要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再次审批,只需备案。
3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下列关于公众参与时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
B.建设单位应当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报送审批时,向公众公告报告书有关内容
C.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有关信息
D.对公众意见较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单位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后,可以再次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答案:B
[解答] 审批稿的公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完成,不是由建设单位完成,目前是全本公示。
38. 某省人民政府拟报送一流域水电规划草案。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省人民政府在报送该规划草案时,应当______。
A.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B.只将审查小组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C.将该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D.只将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该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一并附送规划审批机关审查
答案:A
[解答] 流域水电规划需做环境影响报告书。
3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应当______。
A.由建设单位直接存档备查
B.报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C.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D.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并报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备案
答案:C
4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______作出审批决定。
A.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15日内
B.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
C.自收到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之日起15日内
D.自收到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之日起30日内
答案:B
41. 某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后,在试运行期间,由于首采工作面移动了位置,致使采空区上方民房出现裂缝。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该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重新报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组织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C.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D.在项目建成后,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向原审批部门作出书面说明
答案:A
[解答] 首采工作面移动了位置,属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42.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对下级环境保护部门超越法定职权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应______。
A.撤销该审批决定
B.补办委托手续后,对该审批决定予以认可
C.对做出该审批决定的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
D.对可能造成较小环境影响的项目的审批决定予以认可
答案:A
[解答] 越权审批的文件是无效的。
4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B.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C.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专项评价
D.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B
44. 某办公用房环境影响报告表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均发生了重大变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将环境影响报告表重新报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B.将办公用房进行跟踪评价,及时采取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
C.向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报批办公用房环境影响报告表
D.在办公用房建成后向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竣工环保验收时进行变更说明
答案: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