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备课
——统计(爱护眼睛)
一、 课标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
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
1、识目标: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老描述数据。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能力目标: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的应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样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三、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四、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 找准知识的起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
2、 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完成统
计图——分析判断的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 在统计过程中,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 素材的选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 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3、 突出了学习复式统计图的必要性,
4、 教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
的方法。认识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针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人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点,运用知识的起点,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比较、类推中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六、 教法学法:
讲解、点拨、讨论、自主探索等方法相结合。
第九单元爱护眼睛——统计 信息窗1成人和学生患近视年龄对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具体实例,设计简单的调查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能力目标: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复式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与判断,培养统计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重点:用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难点:用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突破措施:用统计手段分析与解决问题,需要的数据应真实、有效。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近视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你近视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师: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的报道。 师:读了上面的报道,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主交流
出示情境图,学生阅读 学生自由提问题
关注学生的发言,渗透眼睛健康常识的教育。
关注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增强保护眼睛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活动二
师:要想知道同学们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怎么办呢?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看一看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怎样调查呢?
师:调查的数据要记录下来,采用哪种方式记录比较清楚? 师:能交流一下你设计的表格吗?
师:教材中已经提供了一组调查得到的数据,请小组合作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好吗?
师:请将你们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好吗? 师:仔细观察调查表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需要进行调查。
学生明确:按成人和中小学生两条途径进行调查。 学生经过思考,设计调查表进行记录。 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记录调查数据。
学生展示调查表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样直接看调查的数据很不直观,很麻烦。 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提问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注学生能否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记录方法。 关注学生设计的表格是否合理、实用。
鼓励学生仔细记录数据、认真观察数据,深入地思考问题。 活动三
师:怎样把调查的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呢?
师:你能把这个调查结果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师:仔细观察两个统计图进行比较,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有更好的办法能让二者的比较看起来更直观更清楚吗?
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特别让学生注意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有图例及图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图的优势所在。 师:说说通过看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后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先把数据整理成统计表,然后再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 完成后交流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两个统计图看起来不方便
观察分析统计图,在观察比较中形成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发现中小学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
注意观察学生所绘制的统计图,是不是都选择条形图的形式?对于有个性的方法,要予以关注。
关注学生能否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优势—更便于对两个数据进行直观地比较。 活动四: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师:刚才我们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了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情况。那么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还能更方便地表示生活中的哪些情况呢?这儿有一份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在春季运动会中得分情况统计图,仔细观察后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交流发现。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五
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展示完成的统计图,交流完成统计图的方法,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活动六
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学会回顾整理,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12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突破措施:用统计手段分析与解决问题,需要的数据应真实、有效。 教学教法: 合作探索
教学教具: 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统计图纸。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
某地区教育部门对城镇与农村各1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如下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城镇 2 3 6 10 16 农村 1 2 4 6 10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课
问题: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眼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 生1;可以分别用折线统计图来描述各自的变化情况. 生2:可以把两个折线图合在一起看.
师:画统计图时,在水平射线上和铅直射线上表示事物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独自完成统计图
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
2004年6月
巡视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描点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统计图(如上页图),让学生进行订正.
对于画图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改正.然后教师让学生对照统计图回答问题.
从该图中,你都能发现哪些什么? 这样的统计图是复式统计图.
2.做教科书第125页上“自主练习”1.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数据、描点、连线.巡视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集体订正.
3.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某地区对两所高中学校各2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丽丽和平平分别用统计图1和统计图2反映了两校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
甲乙两校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1
甲乙两校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2
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理由. 三、小结 教师: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并且不同的表达方式所获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四、作业
自主练习的第4、5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