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 开关 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 亮度 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 电源 ,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终止. 这本书作者通过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 不要急 . 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 尊重常识 . 不放弃理想 和 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面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 一.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 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不由得想起一次课堂上,由于几个男学生的故意捣乱,我停止正在进行的课,对学生讲我的求学经历,希望能够感动他们,由于感情过于投入,边讲边流泪,事后觉得自己过于幼稚,竟然在学生面前流泪.读了 吴非 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想想:是啊!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 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 其实,不管是什么地方,每个中国人的根都在农村,我们的祖先都是农民.小农意识哺育了民族性格,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知识阶层.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把小农意识带进教育.可怕的是这种习气又通过教师的示范,传染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有些教师回忆自己的学生,会发现在做人上差异过大,其实种子是在青少年时代种下去的.如果你嫌自己的学生 小气 ,既需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可能也得反思:自己是不是个 大气 的人. 三.说学生听得懂的话 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缺乏耐心,说话方式不当,都可能形成隔膜,使学生畏惧老师,从而失去很多学习机会.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主要责任在教师. 在教学不顺利的时候,教师们能不能做点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有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人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能时时想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都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的人格养成,关系到他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重视话语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书中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深意的道理,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注意学习的还有很多,作者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
受到教育的美好与希望,激励我前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