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2-01-08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作者:方勇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04期

摘要:发展县域经济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拉动消费,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了能为新型县域谋划正确的发展思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要正确地把握新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地域范围内,由政府调控、引导和管理,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一种区域经济形式。“十二·五”期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既是区域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一、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

县域经济是作为一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我国人均耕地量很少,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繁荣,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转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相当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到了城市,但是城市发展可吸纳的农民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就能够增强县域范围内消化吸收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实现农民就地转移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此举也将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为大中型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县域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来源的主要基地

县域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资源的基石。首先,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县域资源中,比如水土、森林、矿藏等,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国家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其次,食品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新兴产业等的生产原料对于县域资料的依赖性也很强。再次,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在劳动力方面为国家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说,县域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县域经济是促进国内消费的推进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提高明显,据统计,广大县域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和购买力得到提高,市场容量将会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定会更强。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

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作为我国对以农村为主的县域实行的最主要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及其自主性都比较小,导致城镇化率较低,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小城镇吸引附人口的凝聚力不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县域发展基础薄弱,除了县城之外,多数乡镇的基础建设一直落后,缺乏支柱产业,功能不全,发展没有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在客观上还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存在很多薄弱的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新兴产业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传统产业相对比较多等现象。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在农业中,科技含量不高,传统农业比重仍较大;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在第二产业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其产品的附加值却表现得比较欠缺。其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县域工业在支持农业及其他的产业上还存在着不足,县域农副产品大多数都是以出卖原始的或者是初级的产品,对于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还处在起步阶段。再次,在县域层面上各个县域的产业结构差别不大。“千县一品”,各城都热衷于“热门产业”,而忽视了当地地域、资源特色,追求“大一统”模式,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问题,遗留至今,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三)体制性政策影响明显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减少,但从绝对量上看,仍有6.7亿农民。据统计,新世纪前10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从数量上看每年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事实上,财政支出总的比重却很长时间都处在10%以下,因此,不能满足7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另外,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的重点区域来看,大项目、大产业、大建设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县域经济受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严重缺乏国家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从而导致中国广大城市与乡村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正确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谋划出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开放活县战略措施,不断地发展外向经济

推动县域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实施开放活县发展战略。首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优化县域的发展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投资决策已经由以往的注重投资政策转向了现在的注重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成为吸引企业资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地优化和发展自身环境,才能赢得县域发展的主动权。其次,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优势,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产业资本的流动规律,扩大开放领域,选准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境外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发展工业是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首先,要将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工业化,另外工业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引擎。要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园区经济和配套经济,让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主导作用,将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其次,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断树立和强化“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的意识,结合地方实际,争取国家项目建设工程落地,以此带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区域间产业资本流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吸引境外产业资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项目的规划、立项和建设,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实施特色立县战略,强力发展特色经济

这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县域经济首先是一种特色经济,从全国范围来看,凡是经济实力强的县,产业特色都很鲜明,都是努力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形成品牌产业。立足区域实际,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是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要以本地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为出发点,突出地方特色,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考虑到大多数县域特色经济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标志的,因此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打好“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牌,对于“特色立县”至关重要。按“十二·五”规划要求,各地要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工业化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四)实施民营兴县战略,大力发展全民经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大力发展全民经济。首先,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发展民营经济中。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地要深入完善和落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其次,要推动全民创业行动。解放思想、不断地创新思想观念,制定和不断完善促进全面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面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激发全民创业意识和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全面创业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五)实施统筹县乡战略,全力发展城镇经济

发展城镇经济是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首先,要坚持合理的布局,重点突出城镇的特色内容,稳步发展的原则,因此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具有工业特色或者是生态旅游特色以及农产品加工贸易特色的小城镇特色群体。其次,要严格遵守“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引导投资主体包括集体、个人、私营企业等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城镇的经济发展中来。再次,要借助于产业发展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各类农产品市场不断地向小城镇集中,然后带动城镇区域的发展,从而为城镇招商引资提供载体,发展和形成城镇聚集效应可以促进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从而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综上所述,在县域发展的具体实践中,首先,各地区既要掌握现在,还要着眼于县域的将来。其次,要整体的发展,还要不断地强化县域的优势,不断地推进县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力.县域经济进入新型发展时代[N].中国商报,2010-07-23.

2.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DB/OL].http://www.readcn.com/jingji/0823063.htm. 3.蒲武杰.麟游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5). 4.韩桂贤.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信息,2009(1). 5.张阅农.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0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