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第16课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第16课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023-12-12 来源:乌哈旅游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第16课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教

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本节内容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9册),第16课数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这也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整个表格数据处理教材分析 (Excel2010)的学习中是个重难点。主要是建立图表、数据区域的选择和图表选项的修改。建立图表的步骤不难,难点在于学生对于源数据的选择、图表的修改及美化、分析。 知识与技能 1、选择数据区域,能根据数据区域建立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类型。 2、能够使用恰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 3、掌握如何添加图表标题,显示百分比,不显示教学目标 图例。 4、学会根据图表来分析数据及适当美化图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法将任务有层次的一一呈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兴

初中信息技术 《第16课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

趣,并且将所学的知识点容易记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数据区域的选择。 2、图表选项的修改。 教学难点 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及美化图表。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之前学生已学会Excel2010软件的窗口组成、数据输入及编辑、用函数学生学习能或公式计算,以及排序和筛选等,学生们都表现出浓厚力分析 的学习兴趣,掌握的很好,他们对于图表在其它学科中也有接触,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1、课件展示图表:吸引学生的眼球,导入到图表的课题。 2、通过制作工资表,让学生掌握图表制作的方法,分析表中的数据,学生将自主学习的结果,小组间进行教学策略选交流,与老师互动,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择与设计 力。 3、通过分层次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习的信心。通过分层次任务,让学生巩固图表制作的过程,并学会用图表分析数据。 4、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本节课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以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课件展示图表),这些图有什么好处? 学生:1、观看教师演示的课件中的图表。 2、回答图比文字来的更直观更一目了然。 意图:吸引学生的眼球,导入到图表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提出任务 教师:1、通过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图表,提问: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图表吗? 2、控制学生机提问: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经常用到的图表类型有哪几种?(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教学过程 3、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 柱形图:用于比较数值的大小 饼图:用于显示每个值所占的比例 折线图:用于显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意图:学生将自主学习的结果,小组间进行交流,在与老师互动。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三、任务驱动,突破难点 教师:下面以“工资表”为例来学习如何制作图表。 1、创建图表的方法:先选择数据区域,再选择“插入”选项卡—图表组—图表

2、根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图表时,可能会出现下列问题: 缺少标题,缺少横、纵坐标; 数据区域选择错误; 如何显示百比分,如何不显示图例; 学生:1、学生打开任务,开始制作图表。 2、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图表,分析数据。 3、学生交流、回答并思考 意图:通过制作工资表,让学生掌握图表制作的方法,通过制作的图表,并且根据制作出的图表来分析表中的数据。 四、最终任务,终极挑战 教师:1、建立图表,想知道某城市2017年4月每天的气温趋势,应该建立何种图表?图表建立后,根据图表分析气温的特点。 2、根据手机销量统计表,插入图表并分析手机从2013年到2016年的销量趋势,分析哪个品牌的销量最好,哪个品牌销量最差。 学生:1、没完成的学生继续完成。 2、完成的学生进行最终任务。 3、完成的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共同完成。 4、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

5、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过程。 意图:通过分层次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巩固图表制作的过程,并学会用图表分析数据。 五、交流展示并总结 教师:1、控制学生机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学生分析作品的可取之处。2、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1、小组交流后回答。2、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意图: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本节课的内容。 这一节内容是Excel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对数据源的选择以及选择合适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以分层次的任务让学生慢慢掌握知识点,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不只是帮课例研究综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述 对于学生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的教学任务,它是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

变革。如何构建高效课堂?1、教学观念及方式的转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关心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教导,让他们有发展的舞台。2、设计及研究好课堂提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提的问题具有价值、有一定难度,并且有启发性。3、推进以小组互助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对小组的学法评价,提高小组学习的学习效率。4、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