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实用新型专利]

2023-12-31 来源:乌哈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714390 U (45)授权公告日(45)授权公告日 2015.10.21

(21)申请号 201520360442.7(22)申请日 2015.05.29

(73)专利权人武汉华电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436070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创业

大道1号(72)发明人黄朝宏 梁利云 刘迪

(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代理人苏胤杰(51)Int.Cl.

B66C 23/06(2006.01)B66C 23/74(2006.01)B66C 23/6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作业工装,具体是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包括小车、支架、撑杆、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小车上,所述支杆垂直固定与小车的一端,所述小车的另一端设置配重块,所述撑杆通过铰轴与支杆的上端连接,撑杆的前端设置多个吊环,撑杆的后端通过滑轮系统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支杆的上端通过固定杆组与小车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塔筒内平台等附件安装要求,适用于不同规格、不同重量的塔筒内平台及其支撑梁等附件的安装,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并且可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 N 2 0 4 7 1 4 3 9 0 U CN 20471439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支架、撑杆、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小车上,所述支架垂直固定与小车的一端,所述小车的另一端设置配重块,所述撑杆通过铰轴与支架的上端连接,撑杆的前端设置多个吊环,撑杆的后端通过滑轮系统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通过固定杆组与小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系统包括设置于撑杆后端和设置于支架下端的两个定滑轮,钢丝绳依次绕过前述两个定滑轮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槽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的车轮上设置锁紧装置。

2

CN 204714390 U

说 明 书

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筒作业工装,具体是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

背景技术

风电塔筒内附件安装过程中,内附件规格和种类较多,且平台等内附件安装时塔筒内壁已做油漆,内附件的安装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塔筒交货进度和塔筒内壁油漆质量。如何能提高风塔塔筒内平台等附件安装进度,同时又能保护好塔筒内壁油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且吊具制作简单,使用灵活。[0003] 对于塔筒内平台等附件,种类数量均较多,且安装在塔筒内部,每块平台板及其支撑梁单重均有100kg左右,而吊机无法进入,以往均为人工搬运安装较为困难,往往需要4-5人配合才能完成一块平台的安装,且安装过程中容易碰到塔筒内壁,损坏塔筒内壁油漆,影响塔筒质量、效率较低且危险性较大。

[0002]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以满足塔筒内平台等附件安装要求,可用于不同规格、不同重量的塔筒内平台及其支撑梁等附件的安装。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包括小车、支架、撑杆、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小车上,所述支架垂直固定与小车的一端,所述小车的另一端设置配重块,所述撑杆通过铰轴与支架的上端连接,撑杆的前端设置多个吊环,撑杆的后端通过滑轮系统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通过固定杆组与小车连接。[0006] 而且,所述滑轮系统包括设置于撑杆后端和设置于支架下端的两个定滑轮,钢丝绳依次绕过前述两个定滑轮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0007] 而且,所述支架为槽钢。[0008] 而且,所述小车的车轮上设置锁紧装置。[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塔筒内平台等附件安装要求,适用于不同规格、不同重量的塔筒内平台及其支撑梁等附件的安装,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并且可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004]

附图说明

[0010]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0012] 其中,1、小车,2、支架,3、撑杆,4、驱动电机,5、配重块,6、吊环,7、滑轮系统,8、固定杆组。

3

CN 204714390 U

说 明 书

2/2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塔筒内附件安装的吊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小车1、支架2、撑杆3、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于小车1上,所述支架2垂直固定与小车1的一端,所述小车1的另一端设置配重块5,所述撑杆3通过铰轴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撑杆3的前端设置多个吊环6,撑杆3的后端通过滑轮系统7与驱动电机4连接,所述支架2的上端通过固定杆组8与小车1连接。[0015] 进一步的,上述滑轮系统7包括设置于撑杆3后端和设置于支架2下端的两个定滑轮,钢丝绳依次绕过前述两个定滑轮后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0016] 进一步的,上述支架2为槽钢。[0017] 进一步的,上述小车1的车轮上设置锁紧装置。[0018] 撑杆3相当于外伸悬臂梁,为了减轻吊装过程中平台等附件对支架2的弯矩,在小车1后端加装了配重块5以平衡一部分外伸的重量。这样,在吊装过程中就能保证小车1平稳。

[0019] 因为槽钢的抗弯能力等比较强,常作为立柱,所以支架2选用槽钢。由于撑杆3较长且悬臂外伸,起吊内附件时属于活动载荷,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稳定,有更安全的保障,将支架2的上端通过固定杆组8与小车1连接进行加固,固定杆组8可采用三角形状以获得更强的稳定性。

[0020] 小车1可实现前后左右移动,实现整个系统灵活方便,且在车轮部位设置锁紧装置,避免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造成移动,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平时又能很好的控制吊装位置。

[0021] 作业时,通过电机控制滑轮系统7实现撑杆3上下运动,控制内附件上下移动,以获得需要的安装角度;撑杆3较长且外伸,可实现塔筒较深部位附件的安装;撑杆3端头设置有多个吊环6,可实现多点吊装,可实现快速吊装到位,且保证吊装位置准确且不会晃动,不会碰撞到塔筒内壁,损坏内壁油漆质量,只要两人配合即可安装。[00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变形,这些改进或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

CN 20471439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