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用镀锌钢绞线
YB/T 098—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1997—02—19批准 前言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内企业标准和国内生产和使用经验制订的。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提出。
—07—01实施
1997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江阴钢绳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炳南、张琴娣、钱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分类、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光缆用加强芯、自承式电缆拉索等类似用途的镀锌钢绞线(以下简称钢铰线)。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 238—84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 239—84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
GB 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 2104—88 钢丝绳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973—91 镀锌钢丝锌层重量试验方法
GB 2976—88 金属线材缠绕试验方法
GB 8358—87 钢丝绳破断拉伸试验方法
GB 8707—88 钢丝绳标记代号
3 分类
3.1 钢绞线按结构和断面分成二类,见表1。
表1 钢绞线结构和断面分类
3.2 钢绞线按抗拉强度分为1 370MPa、1 470MPa、1 570MPa、1 670MPa和1 770MPa五级。
3.3 钢绞线的捻向
钢绞线的捻向应为左捻(S)。1×l9钢绞线的下捻应和上捻的捻向相反。
注:根据需方要求,也可供应其他捻向的钢绞线。
4 尺寸、外形和重量
4.1 钢绞线用钢丝
4.1.1 钢丝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表2 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mm
4.2 钢绞线
4.2.1 钢绞线公称直径应符合表6和表7中的规定。
4.2.2 钢绞线的直径是钢绞线任意截面上的外接圆直径,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和表7中的规定。
4.2.3 钢绞线的长度除经供需双方协商,按合同要求的长度交货之外,钢绞线的长度应按1 050m或2 200m倍尺生产,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0m。
4.2.4 钢绞线的百米参考重量见表6和表7。
4.2.5 钢绞线的标记代号应符合GB 8707的规定。
4.2.6 标记示例
结构为1×7、直径4.5mm、抗拉强度1 470MPa钢绞线的标记为:
1×7—4.5—1470—YB/T 098—1997
5 技术要求
5.1 钢绞线用钢丝
5.1.1 牌号
钢绞线的钢丝用钢应符合GB 699的规定,牌号由制造厂选择。但其硫、磷含量各不得大于0.030%。
5.1.2 抗拉强度
钢丝公称抗拉强度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
表3 钢丝的抗拉强度
5.1.3 扭转
直径不小于0.50mm的钢丝应做扭转试验,其扭转次数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表4 钢丝的扭转次数
5.1.4 反复弯曲
直径不小于0.50mm的钢丝应做反复弯曲试验,其反复弯曲次数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
表5 钢丝反复弯曲次数
5.1.5 打结率
直径小于0.50mm的钢丝,用打结率代替扭转和反复弯曲试验,此时带一个结的钢丝应能
承受不小于其公称抗拉强度的50%载荷的拉力。
5.1.6 锌层质量
5.1.6.1 锌层重量
钢丝表面的锌层重量应不小于20g/m2。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供应锌层重量小于20g/m2的钢绞线。
5.1.6.2 钢丝表面的镀锌层应均匀连续、无裂纹和剥落现象。但锌层表面允许有少量闪光点及白色薄层和色差。
5.1.6.3 锌层应附着牢固,在3倍钢丝直径芯棒上紧密缠绕6圈后锌层不应开裂或剥落。
5.1.7 表面质量
钢丝表面应无油、无水、无污,并不得有裂纹、竹节、起刺、锈蚀和伤痕。
5.2 钢绞线
5.2.1 捻制质量
5.2.1.1 钢绞线应平直、柔软、残余应力小,展开后不应出现∽形。
5.2.1.2 钢绞线中各根钢丝应捻制紧密,不应有交错、断裂和折弯等缺陷。
5.2.1.3 钢绞线应采用无电接头镀锌钢丝捻制。
注:经需方同意,在钢绞线的定尺长度中允许有一个电接头,但接头处应充分镀锌。
5.2.1.4 钢绞线通条的直径和捻距应均匀。钢绞线的捻距为其公称直径的13~15倍。
5.2.2 力学性能
5.2.2.1 钢绞线的最小破断拉力应符合表6和表7的规定。
表6 1×7钢绞线
表7 1×19钢绞线
5.2.2.2 钢绞线内镀锌钢丝的力学性能应符合5.1.2、5.1.3、5.1.4和5.1.5要求。
5.2.2.3 钢绞线在受力为最小破断拉力的60%之后,永久伸长率不得大于0.1%。
5.2.2.4 钢绞线的弹性模量不得小于170GPa。
5.2.3 表面质量
5.2.3.1 钢绞线中钢丝的表面不应有叠痕、刮伤、折断、压扁和硬弯等缺陷。
5.2.3.2 钢绞线表面必须无油、无污、无水和其他杂质。
5.2.3.3 钢绞线中镀锌钢丝的锌层质量应符合5.1.6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表面质量
钢绞线的表面质量用目测检查。
6.2 直径测量
6.2.1 钢绞线的直径应用测量分度值为0.01 mm的量具进行测量。
测量应在无张力情况下,在钢绞线的直线部位上进行,在相距至少1 m的两个点,并在每一个点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量一次直径。
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钢绞线的实际直径,并应符合表6和表?的规定。
6.3 力学性能和锌层质量试验
6.3.1 钢丝的拉伸、打结拉伸试验按GB 228的规定进行。
6.3.2 钢丝的反复弯曲试验按GB 238的规定进行。
6.3.3 钢丝的扭转试验按GB 239的规定进行。
6.3.4 钢丝的锌层重量试验按GB/T 2973的规定进行。
6.3.5 锌层的缠绕试验按GB 2976的规定进行。
6.3.6 钢绞线最小破断拉力试验按GB 8358的规定进行。
6.3.7 钢绞线弹性模量试验应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3.8 钢绞线的不松散检查
将钢绞线一端解开两根相对的钢丝约有3个捻距长,其他钢丝应不松散,当这些钢丝重新捻到钢绞线上时,仍能恢复原位,即为不松散。
6.3.9 钢绞线永久伸长率的测定
把钢绞线试样夹紧在合适的拉力试验机上,施加最小破断拉力的2%初始负荷,标定250mm的距离L1为标距长度,再以不大于50mm/min的拉伸速度加载到最小破断拉力的60%,然后卸载到初负荷,再测出标距长度L2,最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永久伸长率的值见公式(1):
L2L1100L1永久伸长率(%)=………………………………(1)
6.3.10 钢绞线残余扭转的检查方法
在去掉绳头1m~2m之后,在绳头大约50mm处弯成一个约90°角,紧捏住此弯头,以避免在拉出6m长的样品时钢绞线旋转。然后,将钢绞线自由端放开,让其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自由旋转,其旋转次数不超过1转。
6.3.11 钢绞线平直度的测定方法
在不施加张力的情况下,将6m长的钢绞线(不从盘上剪断)放置在距离为75mm的二条平行直线间的平面上,除末端500mm之外,钢绞线不应与任何一根平行直线相碰。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钢绞线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
7.2 组批规则
钢绞线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结构、同一公称抗拉强度和同一直径的钢绞线组成。
7.3 取样数量
7.3.1 每盘钢绞线都应进行外观、结构、直径、捻法和捻制质量的检查。
7.3.2 将按本标准第7.3.1条检查合格后的盘作为一批,每批任取10%,但不
得少于一盘。从该检验盘端部;截取两根试样进行下列试验。
7.3.2.1 一根试样作永久伸长率、弹性模量和最小破断拉力试验。
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每季度测试一次。
7.3.2.2 另一根试样作拆股钢丝试验(可兼作不松散检查)。检验钢绞线内部钢丝的各项性能。
钢丝试样根数:
1×7结构钢绞线:4根
1×19结构钢绞线:6根(每层3根)
任取3根钢丝作锌层质量试验。
7.4 复试与判定规则
经过试验的钢绞线,如果其中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应从同一盘上取双倍试样复验不合格项目。若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复验不合格,该盘钢绞线报废。但制造厂可逐盘试验,合格者交货。
8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8.1 包装
8.1.1 钢绞线可采用铁工字轮或木工字轮包装,并在合同中注明。工字轮的尺寸见附录B。
8.1.2 钢绞线缠绕之前,轮芯和内侧应衬一层中性防潮纸或塑料薄膜,卷钢绞线时,钢绞线应均匀平整地缠绕在工字轮上。卷满钢绞线之后,应将钢绞线头部固定好,然后在外层钢绞线上包上一层中性防潮纸或塑料薄膜,并用麻布片包紧后,再用两道铁丝或铁皮扎紧。
8.2 标志
8.2.1 每个工字轮上应标明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和皮重。
8.2.2 每个工字轮上应拴上一块标牌,其上注明生产日期、钢绞线结构、直径、捻法、长度、净重和操作工号。
8.3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工字轮损坏,各种运输工具装运的工字轮都必须盖上防雨油布、扎紧运输。
8.4 贮存
钢绞线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8.5 质量证明书
钢绞线的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 2104中的规定。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测定光缆用镀锌钢绞线近似弹性模量的方法
A1 试验准备
试验用光缆镀锌钢绞线试样的长度,采用浇铸法制样,长度应不小于550mm;采用80mm小轮式夹具,长度应不小于1 500mm,采用150mm大轮式夹具,长度应不小于2 500mm。离钢绞线端部或机器夹头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绞线直径的6倍。
试样应夹紧在试验机夹头内,受力时确保试样在夹头内不得转动。然后装上钢丝绳专用伸长仪。
A2 试验
施加5%钢绞线最小破断拉力的初始力,记录钢丝绳专用伸长仪两个指示器的起始点读数。把力增加到50%钢绞线最小破断拉力值,记录下两个指示器的伸长量。反复2—3次,并记录卸载和加载到规定载荷时的伸长量,直到加载过程中的伸长量之差接近一个常数时为止。以最后一次卸载至5%钢绞线最小破断拉力值所对应的伸长量作为起始点,按200MPa应力逐级增加载荷,直到增加到50%钢绞线最小破断拉力为止,逐次记录伸长量。从记录的伸长量平均值中取一个伸长量作为弹性模量(E)的计算值。
A3 计算结果
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光缆用镀锌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见公式(1)。
L0FSL………………………(1)
E式中:E——光缆用镀锌钢绞线弹性模量,GPa;
△F——载荷增量,N;
S——光缆用镀锌钢绞线金属断面积,mm2;
△L——载荷增量为△F时的伸长量,mm:
L0——原试样长度,mm。
附 录 B
(提示的附录)
缠绕光缆用镀锌钢绞线用工字轮
B1 缠绕光缆用镀锌钢绞线用工字轮示意图(见图B1)
图B1 工字轮示意图
B2 缠绕光缆用镀锌钢绞线用工字轮型号及各部分尺寸(见表B1)
表B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