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英语教学媒介语对比实证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2010年8月 第24卷第4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es(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Aug.2010 Vo1.24 N0.4 民族院校英语教学媒介语对比实证研究 薛正花 (青海民族大学英语系,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为了调查不同教学媒介语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为依据,在青海民族大学进行了 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以英汉双语为课堂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效果优干以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民族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媒介语;母语;目标语 一、实验研究 生都是藏族学生。藏语是他们的母语.但他们都有相同的学 习汉语的经历(他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汉语),有一定的汉语表 (一)研究目的 教学媒介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教学媒介语的使用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 达能力。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进行了前测、整理。如表l: 表1结果显示:sig.值为0.071>0.05.两个班的成绩差 学习成绩的影响.从而为民族院校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探 索一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媒介语言以提 别在统计学上意义不显著.基本符合实验条件。 (三)研究工具与方法 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采用了访谈、教学测试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四)研究假设 本次研究对象是随机分配的两个平行自然班。l班随机 被选为实验班(class 1).2班为控制班(class 2)。所有被试学 使用英语为课堂教学媒介语和使用英汉双语为课堂教学 媒介语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影响。 表1 学生的前测成绩统计分析表 Class1 Class 2 N I Instructional language I 42 l English I 43 f English f Mean 57 0714 58.2326 Mean Difference 一1 1512 Std Deviation 66l629 69585l .Sig. 。071 (五)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 用汉语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降低焦虑.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从访谈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工具 (1)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为了调查不同教学媒介语对少 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 学实验。实验班和控制班使用同一种教材,在控制班使用全 型.他们学习英语仅仅是通过考试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通 过对6位教师访谈,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会少量地使 用汉语.而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则过分使用汉语.即以汉语为主 要教学媒介语。 表2问卷调查表1(学生人数n--43) 问 题 j老婀J个韶f“蜒 讲谍时, 你能昕 多少? 英语进行教学.而在实验班采用英汉两种语言结合作为媒介 语。实验期间.除媒介语不同外.严格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其 他因素,教材、教学计划、学生作业量、作业批改、教学进度、周 课时数和学期总课时数等完全相同。除课堂教学活动外,不 增加其他任何教学活动。 实验期间对学生进行了三次教学测试.即前测(3月12日)、 中测(5月12日)、后测(7月11日)。三次测试试卷题型相同。 选项 全部能l昕错 能I听憾人部分 能 懂一、 能昕 小部分 点儿也听4 懂 焦虑搏强 焦虑悠弱 无焦啦感 阿分比 7% 20.9% 27.9% 30.2% (2)访谈。实验期间除实验被试外。还对6位英语教师及 其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主要凋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学 习动机以及教师对汉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看法。 (3)问卷调查。实验期间在被试学生中还进行了两次问 卷调查。第一次只在控制班进行。旨在调查控制班学生在教 师使用全英语进行教学时的情况。=次教学测试之后在两个 班同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师当前所 : 老9} 全 :¨J蜒 |』I。 宋I1 , 你足 fj熊虑感? l4% 67% 26% 7% (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控制班的学 生对教师当前使用的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因为只有一小部 分学生(仅占27.9 )能够完全听懂或基本上能听懂老师的 讲解,绝大部分学生(72.1 )对老师的全英语讲解感到困惑. 他们认为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其 次,全英语的课堂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67%)产生强烈的焦虑 采用的教学方法的看法。 (六)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1)访谈结果与分析。通过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赞成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汉语。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量地使 ・ l96・ 感,课堂上感到紧张。压力大.生怕听不明白而漏掉重要的信 息.表中数字进一步说明媒介语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表3问卷调查表2(学生人数n=85) 问 题 选项 人数 f'i分比 题 选』受 人数 分比 IjI解 文时 73 85.6% 你对教师 堂 赞成 76 89 4% 你1人为教师应 甜 释K,Ij、 :幻HJ 70 82.4% 卜位ffJ汉讲的态 币p情况。F使H 汉 阱斛新的il 内容时 72 84.7 J盅=? 反 埘 语? 讲解新的州 }『’] 78 91 8% 9 1(】6% 分析篇章结构时 7l 83.4嘣 有助r 消除紧张耵 虑感 82 96.5% 英 {} 9 10 6 伪:认为英讲教帅 仃助r捉岛学生学 英语lW兴趣 79 93% 你认为j 讲课堂成 适时提供汉谓辅助讲解英 7 76 894% 堂I使剐汉 仃助 帮助学,学 攀握 j}蜓好地学握谢;==知 l 73 85.6% 以哪利t语t 作为教 讯订哪 灯处? 8O 94% 媒介语? 以汉 为l 6 7% 有助=卜提商罱刳湃能 69 8l2 fj助于提高阅读 蝌能力 7 9I.8% 通过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占89.4 )对教师在 班由前测成绩57.07l4上升到63.2857,而控制班由前测成 课堂上使用汉语持赞成态度。其中大部分学生(89.4 )希望 绩58.2326仅上升到59.8l4O.用英汉双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能“适时提供汉语辅助讲解英语”,尤其是 实验班(ClaSS 1)的成绩明显高于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控 在“讲解新单词”、“讲解课文”、“讲解新的语法内容”、“解释 制班(class 2)。且成绩差异显著.(Sig.值为0.00l<0.05),表 长句、难句”、“分析篇章结构”时。他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使 明两个班的成绩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同时,实验班学生 用汉语最大的好处是首先““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感 之间的差距拉大(标准差达到7.62595。高于控制班的6. (占96.5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93 )”其次 593747。这些结果推翻了先前的实验假设:使用英语为课堂教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媒介语和使用英汉双语为课堂教学媒介语对学生的学习成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知识.提高翻译能力”等。 绩没有影响.表明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以英汉为课堂教学媒 (3)教学测试结果与分析。笔者在两个英语成绩没有显 介语的教学效果优于以英语为课堂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效果。 著区别的平行班(class l和class 2)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 通过分析,造成两个班级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媒 学实验。其中实验班(class 1)采用英汉双语教学。控制班 介语的不同。首先.全英语的课堂教学虽然增加了目标语言 (class 2)采用全英语教学,,实验结束时对这两个班进行了 的输入量。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理解障碍.绝大 测试.并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4.0对测试成绩进行了 多数学生(67%)在英语课堂上感到焦虑、不安.而且就教师当 分析.结果见表4。 前所使用的教学媒介语的看法.来自控制班学生的问卷调查 表4教学测试成绩统计对照表 结果显示,课堂上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仅占7. )能够完全听 Me:ln Std cla N Mcan Sig 懂教师所讲的内容.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占72.1 )仅仅能 Dll Icrellcc D viaII【1【1 肼测 (’Id s l 42 57 0714 ^6162 听懂小部分或基本听不懂,他们对老师全英语的讲解感到困 l J 5 J2 ()7】 Drc—tCst C s 2 43 58 23 ^9585I 惑。其次,全英语的课堂教学费时低效。而在采用菜汉双语 !l!I jC Jass J 42 58 76l9 ()25(}3 6 23839 Cla 2 43 58 5】】6 7 3()744 909 授课的实验班.教师可以直接用汉语进行鸺释。这不仅能使 则 Ck‘ l 42 63 2857 3 47l7 6 59374 l J{ll 每个学生都能听懂、理解,而且还节省了时间 在节余的时间 posl—Lest C1;iNK 2 43 59 8 J40 7 62 95 表4显示实验前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标准差相差都不 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训练. 大,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两个班之间成绩差异很大,实验 这或许是实验班成绩高于控制班成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表5 Different items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lasses(两个班分项成绩对比表) C1ass Ljstellin Vocabular3,&Struclure Rcadi『l English—Chinese Translalion Chinese—English Tl anslation ClaSS l 8()7 12 38 20 J 5 8 02 8 62 Dre—te (’iiiSS 2 43 1 2 54 2l 32 R 33 7l post・lest CI kiSS l 8 73 l5 Ol 8 65 8 84 Cli.tS ̄i 2 9 28 l】8i 2I 37 8 55 8 79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前测和后测中,除了听力以外,实 其次,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必要对少数民族新生进行分级 验班在词汇、阅读及翻译各方面都比控制班取得了很大进步. 教学,以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民族院校 尤其在词汇方面。这说明使用英汉双语为媒介语极大地促进 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 了学生的词汇学习。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他们对阅读和 业知识水平.还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语言进行简单培训。 听力感兴趣.因此.他们在课前课后都会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听 参考文献: 力训练。同时,由于词汇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 [1] 董文兰.论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与目标语的运用[J].南京工业 翻译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26.28. 二、教学启示 [2]平文i7I:.母语张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J].中闻成人教育. 首先,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为了帮助 2002(1). 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教师应该适时、适量地使用汉语;同 [3] 乔佳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媒介语对比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3(5):372—377. 时.教师使用目标语作为媒介语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 [4]孙佩婕,柴宏.论母语 外语教学 ].东北大学学报,1999(1): 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作相应的调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58 60. ・L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