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劳动技术课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当代社会发展的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很多中小学校,由于只忙着抓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对于与考试无关紧要的劳动技术课抛之脑后,不值一提,这对于当今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各中小学校应重视劳动技术课,把它开好、上好 。那么,上好小学劳动技术
课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应重视开设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
小学劳动技术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他们,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不要谈劳动技能,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中国的少年儿童与外国的孩子相比,在具体劳动实践能力方面,独立生存能力方面相差太远,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学生是“理论知识型”人才,而外国学生则是“能力型”人才。尤其是中国的某些学生,即使上了大学,还不能自己洗补衣服,还不能自己做饭,自己还没有亲手栽过一棵花,种过一棵向日葵。可见,从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势在必行,小学劳动技术课可以让小学生从小便能学到简单的劳动技能:洗衣、洗澡、梳理头发等,做到自己能独立生活,父母不在家也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并学会一些家用电器的使用,还能学到一些手工艺的制作、种植、饲养、刺绣等各种技术本领。所以小学师生一定要视劳动技术课为一门重要课程予以认真对待。
二、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情感
让学生认识到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的进化
发展上看,正是劳动使 我们的祖先脚手分开,正是劳动使祖先摆脱四脚落地的爬,而站立起来直立行走,也正是由于劳动使我们人类产生了语言,是人类的一大文明进步。所以要教育学生必须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人类之所以与其它动物不同,高于一切动物。其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能够自主地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所以小学阶段应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课向学生灌输劳动观,让他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所学习的一切科学文化知识最终都是服务于劳动,用来进行生产劳动的。让他们从小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积极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和本领。为将来能够更好地劳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奠下坚实的基础。应从家庭中的各种家务活入手:自己生火、做饭、洗衣服、洗碗、挑水、扫地。让他们认识到劳动劳动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可以让父母高兴;在学校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并对那些劳动积极,不怕累、不怕脏、主动打扫教室、厕所、主动清理垃圾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写在光荣榜上,或评他们为“劳动模范”。让他们从这些中间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从而热爱劳动,喜欢劳动,把劳动作为一件快乐事,而不厌恶劳动。
三、 注重劳动技术课的实践性
劳动技术课,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懂得书本理论,而不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亲身实践,那就成了纸上谈兵,犹如一个不会游泳而当游泳教练的理论家。当今的许多教师上劳动技术课,就是为了本着完成任务,照本宣科,课文一念完,问同学们会了没有记住了没有同学们答道:“记住了”,就算完成一节劳动技术课,这明显是知识与实践的分离,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应使二者有机地接合起来,做到知行并重,劳动技术课要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劳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培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得到发展,要重视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劳动成果的分析评价,如:上到生火做饭、修理桌椅、洗头、
洗澡等课文时,就应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后,亲自去进行实践,教师一定要落到实处,安排任务并进行过程和结果的检查,又如上到手工制作、刺绣、废物利用这些部分时,应让大家一起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并对做得出色的作品应给予当场表扬,又如:上到清除衣服、书包上的污渍时,当场表演,让学生拿出自己污染了油渍、汗渍、血渍和墨渍的衣服,然后分小组进行当场清洗,让同学们认识到不同的油渍有不同的清洗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相同的污渍还可以用那些不同的方法去除,这样才真正在劳动技术课中体现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看出,要上好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师应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情感,尤其是要突出劳动技术课的实践性,这样才能把劳动技术课落到实处。
小学劳动论文
如何上好小学劳动技术课
工作单位:泸西县白水镇德村小学
作者:冯云权
二00七年四月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