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碳酸钠(纯碱)】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精编版)

【碳酸钠(纯碱)】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精编版)

2024-06-05 来源:乌哈旅游
职 业 病 危 害 告 知 卡

工作场所存在碳酸钠(纯碱),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碳酸钠(纯碱) Sodium Carbonate 理化特性 无水碳酸钠纯品是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沸点时分解。易溶于水,溶水时放热。水解生成氢氧化钠pH值为11.5,水解作用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吸湿性强,因吸湿而结成硬碱块。 相对密度:2.53g/cm² 熔点:851℃ 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吸入、经黏膜进入机体。 健康危害:呼吸道吸入碳酸钠粉粒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眼接触其粉粒或溶液,轻者出现眼结膜炎,重者可引起眼组织灼伤和坏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潮湿皮肤接触,灼伤程度加重。浓溶液可引起重度皮肤灼伤。浓度低于1%〜5%的溶液,未见有皮炎发生。个别操作工手上可见“鸟眼型”的皮肤溃疡,停止接触,很快好转。 危害后果:职业性皮肤灼伤 应急处理 当心中毒 (1)碱液引起眼灼伤的特别是角膜和眶内组织损伤。高浓度碱液溅入眼内,可在数分钟内,使整个角膜表面出现凝固性坏死和结膜坏死,迅速导致 视力丧失,若碱液浓度较稀,当时症状较轻,但角膜浸润在以后几天出现,临床上要注意这种迟发性的眼部损害。 (2)碱液对眼及皮肤灼伤,应强调现场及时自救与互救。一旦发生即刻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15min以上)。皮肤灼伤按烧伤原则处理。眼灼伤在彻底清水冲洗后,有人主张再用2%硼硫水,多次大量冲洗现场,急救处理后即送眼科门诊进一步治疗,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适量用皮质激素及抗生素。 (3)眼剧烈疼痛,可用5%狄卡因黏膜麻醉剂滴眼。由于眼结膜和角膜表现的溃疡面易粘连,在结膜穹隆内涂敷抗生素油膏。眼组织大量坏死应及早手术治疗,宜在灼伤后4〜8h内进行 防护措施 密闭作业,注意防尘,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标准限值:PC-TWA 3mg/m³,PC-STEL 6mg/m³ 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