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工笔画的审美观
2020-10-24
来源:乌哈旅游
鬟如镦唷 开充 刍议中国工笔画的审美观 口徐摘艳 要:工笔画也叫细笔画,以精致、细腻的笔法著称。工笔画技法是中国画技法类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与写意画对应的 画法。文章从中国工笔画的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中国工笔画的审美观,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 关键词:工笔画审美观传统工笔花鸟画梅兰竹菊 工笔画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 只是画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能力,还对画 成了自成体系的风格面貌,无论在线条的 家表现人物精神的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 三、年画:民俗之味 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对 运用上,还是色彩的渲染上,都具有严格 的技法体系,每一笔都能体现我国浓郁的 色彩审美意趣。在中国画史上,工笔画产 生了三大具有特色的类型,分别为人物 画、花鸟画、年画。文章从这三种类型出 发,深入研究以它们为代表的中国工笔画 的审美观。 一、工笔人物画:典雅之美 人物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人物 作为工笔人物画的核心,在历代人物画中 都有所体现。画家选择圣贤进行描摹,不 仅可以提高技法,还能体现出我国丰富的 传统文化。宗教人物也是工笔人物画常 见的描绘对象,在宗教建筑物的壁画中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工笔人物画对 工笔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赋 色与线描技法的推进作用更是不容忽 视。唐朝,工笔人物画在优美的仕女图方 面有着充分的体现。郭若虚在《图画见闻 志》中就对以往的工笔人物画的形象进行 了总结。他评价画中的妇女形象应当体 现我国传统妇女三从四德的品格,因此这 个时期的仕女画中,女子要么侍立,要么 端坐,体现一种“貌虽端严,神必清古”的 儒家风范。之后,唐代张萱将仕女画推向 了一个高潮,他擅长用较为艳丽的色彩表 现画中的妇女,体现出唐朝盛世的景象。 而宋代之后,仕女图逐渐变得淡雅,这得 益于明代唐寅的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在人物的刻画中,工笔画有着较为严 格的规定,在技法选择、细节刻画、色彩渲 染方面,每个年代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 美取向。同样,工笔画中人物的服饰也 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此 外,人物画背景中的建筑、草木、车马都要符 合时代的特征,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这 对画家的绘画技能和人文素养提出了较 高的要求。可以说,工笔人物画考验的不 18 总的来说,工笔人物画一方面体现出 画家雅的境界,另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士人 精神。画家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将时代精 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工笔花鸟画:富贵之雅 唐代张彦远将绘画分为六门,具有重 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绘画分门别类体现 出一种朴素的绘画理论意识;另一方面, 经过分类,花鸟画从此成为工笔画的单独 门类,从人物画、屋宇画、山水画中分离出 来。唐代以前,花鸟画尚处于萌芽的状 态,唐代之后,花鸟画逐渐走向成熟,体现 出我国绘画以自然为师的画学传统。总 的来说,唐代以前花鸟一科还没有作为一 个门类被完全接受,不管在创作理论上, 还是在作品数量上,都不能与人物画、屋 宇画、山水画相提并论。花鸟画的独立过 程,体现出入们审美取向的变革。人物画 是古人对自身探索的表现,是人物画所在 时代的基本诉求。但随着时代的改变,人 们的生存条件得到了满足之后,便开始审 视自身之外的世界。因此,花鸟画的出现 乃至成熟,实际上是人类生产能力进步的 表现。晚唐时代,工笔花鸟画名家辈出, 由于他们的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花鸟画理论。 黄筌的工笔花鸟画是我国工笔画的 典范,他的《写生珍禽图》藏于故宫博物 院,是我国的艺术珍品。黄筌的工笔花乌 画体现出我国工笔花鸟画的美学境界。 他的工笔花鸟画中的个体生动,相互映 衬,特别是在线条的运用上,讲究粗细有 致,不但将乌虫的轮廓勾画得流畅、匀称, 而且将鸟雀羽翼的轻薄、龟壳坚硬的质地 描绘得惟妙惟肖。 工笔花鸟画体现出画家的人文意识, 画家将典雅富贵的美学境界融入其中,增 添了画作的诗情。 门神、灶神的崇拜。从古籍中可以了解, 供奉门神与灶神成为古时明确规定的 “礼”,是上到天子下到庶民都应当遵守的 习俗。年画从此成为一种兼备宗教内涵 与实用性的绘画类型。 首先,年画作为一种实用性的绘画类 型,要求在内容上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因此画中反映出世俗的审美情趣,要么花 团锦簇,色彩艳丽,要么喻示吉祥,表达出 百姓一种朴素的美好愿景。虽然年画不 具备工笔人物画的典雅之美,也不具备工 笔花鸟画的富贵之雅,但包含着丰富的民 俗文化。 年画作为工笔画的子画种,采取夸张 变形的基本技法,描绘的人物与物件通常 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表现出的人物 与背景是理想化的,其尽善尽美的画面表 达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认知。年画 区别于文人画的典雅,更区别于宫廷画的 趣味,但也是一种审美观的体现,体现出 独特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工笔画体现出 不同的审美取向,如,工笔人物画体现出 一种尚雅的美学境界,探索人物的精神面 貌;工笔花鸟画则对花鸟进行微观的赏 玩;年画则体现出百姓朴素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马刚.舍本求末——刍议当代工笔人物 画创作形式的价值取向.华北国土资源,201 2 (5). [2]张惠.试析“随类赋彩”色彩观在中国当代 重彩画中的传承与表现.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论文,201 2.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编辑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