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呈现的正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故事。透过这56个记录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生动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样态,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
本书共分为四辑。第一辑:用心灵赢得心灵;第二辑:我做班主任惊心动魄;第三辑:今天,他们令我很感动;第四辑:那天,我故意迟到。
从李老师的书中我明白了我今后的教学要做到四点:
一、让学生知道我在乎他
作为一个正常人,大家都希望别人在乎自己,不管是老板还是职员,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赞美,但至少从内心里希望别人在乎他。一旦他知道对方很在乎他,就会从内心深处,甚而做一些事来表达他的感激。
二、一句话一辈子
作为老师“要我们时时都能说出能拯救一个人灵魂的话是不可能的,但一不小心却会说出一句伤害别人的一辈子的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管已气急败坏,但一定不要口不择言,只图一时解恨。因为我们的一句话有可能伤害到他们稚嫩的心,影响他们一辈子。
三、破茧化蝶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很优秀,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很开朗,有些孩子是比较自卑的。他们可能因为长期得不到表扬将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跟老师接触和交流,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和情绪表达出来,他只不过是单纯地用木讷和沉默这样的方式来掩盖自卑罢了。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及时的把他拉回来,如果我们老师不把他拉回来,那么他将被某些不良习气和行为所感染,慢慢的真的成为“问题学生”了。那么这样的孩子结成的茧子,就需要老师们在耐心与真诚中破解,有时候老师的作用真的很大很大。
四、做故事的整理记录者
多多与孩子们交流,多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读懂孩子们的故事,这应该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本领吧。同时,教师还是这个故事的整理记录者——用文字留住孩子的成长,也留下自己的成长。教师所记载的故事,决不仅仅故事,里面蕴含着教育的情感、思考、智慧与幸福。因此,这样的写作促使教师更快地成长,迈向更高的层次。
也只有我真正的读完《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才明白陶行知先生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写字想得红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这一切都不是夸大其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