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对建环与绿色生活的了解与体会
年 级:2015级本科生
学 号:1152620116
姓 名:董冠显
专 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二零一六年五月
当初来到建环是经过调剂进来的,看到网上的介绍一直对专业不是很满意,觉得这只是给建筑增砖添瓦,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成就,但为期八周的专业导论课,老师们用心的介绍了专业的方方面面,让我对专业的认识从字面的理解到达深入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明白了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学习任务是采用一系列建筑设备为建筑营造一个最佳的室内环境,同时对建筑设备的运行调节进行自动控制,节能控制。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止是暖通空调技术和燃气管网的构造,更是其中每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绿色理念。老师说到,建环的主要侧重点就是通过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节能、楼宇控制、建筑智能化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同时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节能分析,使建筑内部环境健康、绿色、节能。
并且在课后我了解到,建筑能耗是非常大,全球能源的三成被建筑消耗掉了,而暖通又消耗掉了建筑消耗能源的三成。而且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已达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世界能源形式日益紧张,这是最普遍的共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几十年后将面临枯竭,而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却异常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节能就尤为重要,而建筑节能我们现在能做的有很多。
就像我们学校的供暖主要是靠燃煤,一个冬天所消耗的煤炭总量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同时燃煤产生的灰尘废渣也是导致冬天的哈尔滨雾霾爆表的一大原因。供暖有没有其他方式?怎么更好的去推广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式?这一类的建筑节能问题将会越来越现实、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而这种情况中国尤甚。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决定了暖通工程师的需求量之大和暖通行业发展的前景。这让我感到开心,但也愈发觉得肩上的责任,不做
到足够的优秀怎么能去面对这么严峻的考验。而且除了民用建筑的节能,工业暖通也是一个广阔的应用市场,比如洁净净化,冷冻冷藏等等,对技术的要求更加苛刻。
在有意识地观察以后我发现,建环的应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宿舍的暖气片,家中的空调,哪一个都离不开暖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经济还在快速的发展,暖通空调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而增大,未来的市场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但能耗高的问题是一直困扰的难题,节能环保毫无疑问将来会成为这个行业的大趋势。而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可能就要面对节能的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低碳生活的推广对暖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提高产品的能效等级来节能环保将赢得更大的先机和商机。
而说到节能环保,就离不开如今我国能源消耗的结构。它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步变化为像电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热能方面,相比于传统工业中的煤炭,天然气有着更大的优势。而且中国现在的煤炭监督体系不到位,许多劣质煤碳燃烧时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同时热量损失严重。而天然气所产生的污染物较煤炭少之又少。同时天然气的成本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在逐步降低,除了城市燃气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政府早已把天然气利用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
但目前的形式还不乐观,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占比仅为百分之四,而世界平均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则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四。中国的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带来许多的掣肘。但从2009年始,我国局部开始建立庞大的燃气供应管网,像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和海上运输天然气等。对于东部沿海可以用到西部输入的优质天然气,而南部及东南沿海可由海上或南下的天然气供应。海上天然气的开采规模日益壮大,已经达到每年100亿立方米。同时沿海各省也在积极布点,2020年就将形成沿海的天然气供应网,同时海气登陆逐渐贯通,气源逐步保障,改善能源结构。
而在这个过程中,建环对于城市输气管网的规划与建设就是不可或缺的。这又是建环的一个大的应用方面。尤其是政府提出的城市化战略方向,这将为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但高能耗的建筑已经不为人们所接受,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暖通在迎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会迎来最大的机会。这也将会是我们的机会,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说不定就是突破节能减排难关的那个人。尽管全球的气候是在变冷还是变暖一直争议不休,但不管怎么全球的极端气候现象确实在一点点的增多,不管是为了生活环境的宜居改善还是为了环境保护而降低建筑能耗,建环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出发点就在于应用。应用已有的技术来改善建筑与环境,能源与自然。中国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加速的城市化推进稍有不慎就会摧残到早已满目疮痍的自然。但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和保护自然很好的融合,就像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四十年前的他们几乎砍光了所有的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几乎断绝了人们想要在这儿生活下去的念头。但幸运的是他们及早的开始了城市的推进和自然的融合过程,他们在城市的境内种植树木,使用清洁能源,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出行并为此修了长达几百公里的自行车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建了一百多座通过环保NGO认证的低排放绿色建筑,这降低了许多的能耗。现在的波特兰市是美国最宜居的城市,这是当地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中国前段时间也有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在中山市的小榄镇,那儿的环保组织联合银行和太阳能厂家及政府推出了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免担保贷款在楼顶装太阳能板。居民每年把多余的太阳能产生的电能输送给政府,政府给予他们补贴,厂家也卖出了产品,居民赚到了钱,形成一个三赢的模式。这在当地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然而更大的收获是环境,当地人均碳排放下降了六成多,对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中很大一部分呢就是因为建筑的能耗普遍降低,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与资金来实现环境的保护。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建筑的绿色化,以前的我是这么理解的,但听了专业导论以后的我才发现我能做的原来可以具体成那么多方向,而且每一个方向的未来都在为绿色的未来做着莫大的贡献。绿色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但每一个建环人的认真付出,都能收获更大的成效。每一点建筑能耗的降低,都来自我们的共同努力。
同时我校的建环专业评估连续多年名列前茅(A++),暖通在我校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为未来的改变尽一份力。秉承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在接下来的四年学习学习生活中,我必然认真对待每一分学到的知识。相信未来的天会常蓝,水将长清,人们生活在绿色环保的建筑里,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舒畅的迎接一个崭新的明天。这样的绿色生活就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好汇报。我坚信绿色时代的到来,我坚信我们在其中必不可少,我坚信我会为这份伟大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