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长屿诗赋选
过温岭驿
宋·赵抃
昨朝初泛临海舟,今暮已登温岭驿。
秋风阁雨波不扬,风伯江神俱有力。
(赵抃,[1008-1084],字阅道,西安人。景佑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元丰三年,游于天台、雁荡、吴越间。赵抃工诗善书,与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
盘山
宋·王十朋
一岭迢迢十里赊,行人终日踏烟雾。
青山遮莫盘千匝,归梦何曾不到家。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ZZ家、诗人、一代名臣。北宋·政和二年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文自有风格,赋了大量有关雁荡的诗。收入《梅溪先生文集》前后集中。)
东屿书院
宋·朱熹
书房在东屿,编简乱抽寻。
曙色千山晓,寒灯午夜深。
江湖勤会面,坐卧独观心。
秋浦瓜期近,何当寄此吟。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议凿温岭诗
宋·杨王休
黄山形势南如窝,四十余里趋月河。
年年七月八月雨,稻田弥漫浸沧波。
异时都水使者至,东开铁场分水势。
地绵力短功未成,尺一催归卒吞志。
旧画茫茫如弃井,百年遗迹如灰冷。
我来吊古更寻源,并水沿流至温岭。
岭之首尾少低昂,如衡称物锱铢强。
外即大海枕平麓,相去往往寻丈长。
天造地设巧乃尔,胡为弃此而取彼。
废兴成否抑有时,不独今非古皆是。
此来经营烦令君,便有异议争云云。
常情自古惮谋始,岂料疲秦终利秦。
(杨王休,[1135-1200],字子美,象山丹城人,南宋著名ZZ家。著有《诸史阙疑》、《浙岷漫笔》、《东斋集》等。)
山居
宋·蔡镐
水从白塔流玉环,门对葛洪丹井山。
老去腰镰更垂钓,时与渔樵相往还。
石夫人
宋·徐似道
消山偃蹇消湖碧,夫人此恨消未得。
海上人归会有时,怪尔鬓云非旧色。
(徐似道,字渊子,号竹隐,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有《竹隐集》十一卷,已佚。)
自题环碧亭
宋·徐似道
老去功名不挂怀,高眠之外只清斋。
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除还满阶。
题环碧亭
宋·陆游
茶山丈人厌嚣哗,幅巾每访博士家。
小亭谈天不知暮,往往城上闻吹笳。
兴来杰作粲珠璧,岁久妙墨亡龙蛇。
郎君弟子多白发,回头日月如奔车。
徐卿赤城古仙子,十年四海推才华。
览观陈迹喜不寐,旋补罅漏支倾斜。
曲池还浸古来月,丛莽忽见当时花。
重题旧句照高栋,力振风雅排淫哇。
席间贮袍已散鹄,堂上讲鼓初停挝。
速宜力置竹叶酒,不用更淪桃花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是南宋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题横溪堂壁
宋·虞似良
田塍常满雨常余,绿遍溪南我独无。
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余润到菖蒲。
横溪春晓
宋·虞似良
一把新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溟溟。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方山
宋·王居安
方岩胜处是仙家,时有轻云薄雾遮。
我欲去时君共去,溯流而上看山花。
浓阴阁雨未全收,屈指相将禊事修。
不必山阴寻故地,双溪曲水更清幽。
(王居安,字资道,初名居敬,字简卿,号方岩,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嘉定十五年知温州。理宗宝庆元年知福州。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有《方岩集》,已
佚。)
四泽晓罾
宋·郑瀛
泽水回环六七里,中流拥出一廛市。
桃花吹浪鳜鱼肥,红蓼翻风蟹螯美。
渔郎业渔相忌猜,欲晓未晓江上来。
举罾交错不知倦,欵乃又入云涛堆。
(郑瀛,字子仙,黄岩[今属浙江]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零]进士,授监南嶽庙。)
南野暮熔
宋·郑瀛
村南野老亦多枝,两鬓蓬松状如鬼。
赢颠秦蹶了不闻,一心只向红炉里。
风鞴在手金在熔,等闲变化天无工。
日暮欢呼走妻子,买鱼沽酒歌春风。
屏上晚眺
宋·戴敏
不能骑马趁朝班,自跨黄牛扣竹关。
无德可称徒富贵,有钱难买是清闲。
人行踯躅江边路,日落秭归啼处山。
遥望蓬莱何处是,扶桑东畔白云间。
(戴敏,字敏才,号东皋子,黄岩[今属浙江]人。戴复古父。敏卒时,复古方襁褓中。平生不事举子业,以诗自适。)
初夏游张园
宋·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后浦园庐
宋·戴敏
卜筑成佳致,幽栖乐圣时。
何如谢公墅,略似习家池。
地暖梅开早,天寒酒熟迟。
催租人去后,续得夜来诗。
海上
宋·戴敏
万顷鲸波朝日赤,沧洲四望无穷极。
海山何处是蓬莱,遍问渔翁都不识。
屏山小园
宋·戴敏
小园无事日徘徊,频报家童送酒来。
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筑避风台。
引些池水添池满,移个柴门傍竹开。
多谢有情双白鹭,暂时飞去又飞回。
织妇叹
宋·戴复古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戴复古,字式之,天台黄岩[今属浙江]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尝居南塘石屏山,因自号石屏。江湖派著名诗人,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曾从陆游学诗,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其词中亦颇有爱国之思,风格豪放,接近苏辛。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庚子荐饥
宋·戴复古
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歧。
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
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杵臼成虚设,蛛丝网釜鬵。
啼饥食草木,啸聚斫山林。
人语无生意,鸟啼空好音。
休言谷价贵,菜亦贵如金。
江村晚眺
宋·戴复古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滩渔笛远相闻。
菰蒲断岸潮痕湿,日落空江生白云。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舠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田园吟
宋·戴复古
自古田园活计长,醉敲牛角取宫商。
催耕啼后新秧绿,锻磨鸣时大麦黄。
茶树著花茶户富,梅林无实秫田荒。
狂夫本是农家子,抛却一犁游四方。
访苍山曾子实
宋·戴复古
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清。
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
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
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
诸侄孙登白峰观海上一景
宋·戴复古
自有此山在,无人作此游。
气吞云海浪,笑撼玉峰秋。
开辟几百载,登临第一筹。
诸郎莫高兴,刻石记风流。
玉峰晚眺
宋·戴昺
玉峰奇绝处,短策步崎岖。
海近潮声壮,山空树影疏。
吟情危眺外,饮兴薄寒初。
数点新来雁,高飞不羡渠。
(戴昺,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进士,调赣州法曹参军。淳佑末、宝佑初官池州。戴石屏称其诗为“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有《东野农歌集》五卷。)
西屿阻风
宋·戴昺
良辰乐事两相关,喜我楼台便往还。
不用移舟过西屿,只消把酒对南山。
风于破帽如先约,菊为新刍欲笑颜。
留作千年佳话处,诗翁醉墨照眉间。
将赴东嘉过小溪
元·林昉
傍桥买得小溪船,略举离杯去意悬。
一水夕阳空荡影,数峰晴树碧生烟。
秋声不断云间雁,别恨深酸柳外蝉。
后夜他州有明月,定知相忆不成眠。
(林昉,字仲昉,号晓庵,生活在宋元交替年间,黄岩半岭[今温岭石桥头]人。他在宋末曾中过举,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被荐任国史检阅。他善属文,著有《丹邱小稿》、
《半山文集》,并有专记农事的《田间书》。)
题丹崖寺壁
元·盛象翁
勾漏仙升几度春,言寻石室度嶙峋。
枯藤缭绕枝何古,宝刹巍峨景自新。
竹色满亭人是晋,桃花夹岸世非秦。
支颐独立斜阳暮,鱼鸟依依总可亲。
松门山
元·潘伯修
沙港蛟涎白,松门蜃气平。
强弩支江断,长枪落日明。
(潘伯修,[1316-1358],字省中,茅畲大澧人[今大礼村]。3次会试落第,决意隐居,以执教著书为业。为人清高正直,精天文地理律历,诗文闻名浙东。著有《江槛集》1卷。)
泉溪十字街
元·明天东
五桥风月双溪水,两岸楼台十字街。
最是夜深难及处,家家灯火在书斋。
秋日郊行
明·黄孔昭
偶因携客出桥边,长立西风思惘然。
雨湿层峦寒照日,天围平野远浮烟。
闲花落树鸣秋浦,晚稻含香入暮年。
看尽飞鸿重回首,数声渔笛隔前川。
(黄孔昭,[1428-1491],初名曜,字世显,号定轩,原洞山[今温岭岙环]人,20多岁迁居黄岩后街。明天顺四年进士,弘治元年升南京工部右侍郎、代理尚书。黄孔昭著有《定轩集》,与谢铎同编方孝孺的《逊志斋集》30卷、《拾遗》10卷和《赤城论谏录》。)
登方岩
明·谢省
此会频年约,穷高尽力跻。
极天擎一柱,绝地着孤梯。
腾踏离鞋袜,扶携废杖藜。
身危巢幕燕,心苦触藩羝。
半岭分台雁,千村隔犬鸡。
路愁牛背窄,山怯虎头低。
怒瀑寒飞雪,奔崖险截溪。
涂平潮涨海,河断草分堤。
吟剧仍催雨,归途忽听鶗。
颠危知仆力,廷伫诧人徯。
路酌坚投辖,村耕已辍犁。
诗成浑草草,囊锦付苍奚。
(谢省,[1420-1493],字世修,号愚得,晚号逸老。黄岩[今属浙江]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兵部员外郎,出知宝庆。政尚仁恕,尝书真德秀四事十害为僚属戒,上言民隐十事。在官三年,致仕归。卒谥贞肃。系“雁山七贤”之一。有《游雁山》和《天柱峰》诗。)
晓发泉溪望迂江
明·谢铎
夜泊溪头水浅清,岸花汀草杂秋声。
未离城郭犹尘梦,暂忆家园亦别情。
山月出林高露下,海风吹浪暗潮生。
村鸡忽报东方白,又是迂江一日程。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山,桃夏[今温岭大溪桃夏]人,是明成化、弘治年间文学风尚转变时期代表诗派“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同时又是当时承程理学一脉的著名思想家。谢铎著作颇丰,有《元史本末》、《方石史论》、《尊乡录》、《桃溪净稿》等。谢铎在乡居期间创立方岩书院,整理乡邦文献《赤城新志》、《赤城论谏录》、《赤城别录》等。)
三十六桶
明·谢铎
水上淘澄别有方,直须依数始无伤。
莫教饥腹争先食,忍死犹堪待麦黄。
风旱相兼积岁荒,我民无计脱流亡。
独怜救死山中药,不救催科棒上疮。
泽库
明·戴豪
不受京尘染,真怀泽国清。
平生无所爱,观水独多情。
柳外新矶净,鸥边小艇横。
沧州未得去,吾欲濯吾缨。
梅花洞
明·陈彬
梅花洞口夹深溪,九老当年任品题。
今日青山不容隐,五桥车马听骄嘶。
黄鉴山瞻翠阁
明·李学
碧嶂青峦拥回檐,倚阑镇日费冷瞻。
峰容矗矗参天表,岚气霏霏拂树尖。
凉雨过时闲扫榻,白云收处静钩帘。
晴光泼眼浓于黛,未许尘埃一点沾。
(李学,字习之,号秋江,今长屿镇人。明正德年间任高邮训导,著有《燕石录》。)
长山
明·李璲
独秀峰边翠作堆,幽栖如入小蓬莱;
山中瑶草无人识,洞里桃花空自开。
(李璲,字崇信,号见一,今长屿镇人。明景泰元年[1450]进士,初任和曲知州,升刑部郎,后出任肇庆知府。)
智者泉
明·林贵兆
万树碧桃开紫烟,无人不醉落花前;
自怜一掬寒池水,独浸星河夜半天。
(林贵兆,字道行,号白峰,团浦[今温岭市箬横镇]人。明嘉靖举人,曾任江西都昌令。未几辞官归,居家著书三十年。)
登环翠山
明·李毓
石磴徐徐步,松泉细细听。
云深山动色,尘远谷通灵。
偶若遗人世,终焉愧客星。
山林而可老,吾欲谢营营。
(李毓,字长民,号药所,今长屿镇人。博学善书,明洪武中三举不第,曾自叹:“白发三千丈,穷愁十万端。谁云李太白,心事酒中宽。”)
石屏晓步
明·徐宗时
童子三春开竹房,石屏山色晓苍苍。
云收十里鸥群出,花落千门燕子忙。
看水行过苍竹径,吟风吹动绿荷裳。
悠然自得风云意,伫立犹疑见鲁狂。
(徐宗时,字克济,号观海,明代人。)
兴教寺
明·陈时诹
名山盘五龙,梵刹经年久;
睡觉正黎明,蒲牢声乱吼。
(陈时诹,明正统五年[1440]岁贡。)
紫云洞
明·应存征
古洞苍苔滑,悬崖著此亭。
微风缘月响,孤月向人明。
路湿歌声细,云深鹤啸轻。
更逢采芝伴,携手话长生。
(应存征,字植之,号久庵,明仙居人。)
登五龙山
明·金继光
五龙绝顶片云飞,仙侣高歌坐翠微。
天地有情容落魄,江山到处可相依。
樽开石蹬春风满,榻借僧家万籁稀。
不是登临能赋客,还谁月上总忘归。
送徐括庵之太平
清·桑调元
千峰盘郁万喷薄,黄岩已过才坦夷。
君治之邑洵清美,田畴澶曼山逶迤。
(桑调元,字伊佐,[1695-1771],一字砎甫,号殴甫,自号独往生、五岳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雍正四年举顺天乡试,十一年召试,钦赐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著有《五岳诗集》二十卷、《文集》三十卷、《桑礰甫诗集》十四卷、续集二十卷等。)
太平
清·狄贵锦
罗山亭上倚阑频,烂熳花开忆远人。
北极星辰千里迥,南州风物一时新。
长空云净盘鵰鹗,碧海峰高见凤麟。
此日太平真有象,五桥流水散余春。
月河舟行
清·戚学标
外水径行内水曲,两岩青山互回复。
舟摇倏忽百十转,赖有长年途径熟。
篷窗虽小脚可郐,仰卧兼得我看书。
家乡水国亦自在,重悔奔走劳车舆。
(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太平县泽国[今温岭市泽国镇]人。博通经史,尤精声韵训诂之学,著作丰富。《汉学谐声》24卷,集30年心血而成。尚有《毛诗证读》5卷、《读诗或问》1卷、《诗声辨定阴阳谱》4卷与《四书偶谈》、嘉庆《太平县志》、《台州外书》、《三台诗录》等。)
丹崖题壁
清·戚学标
何必仙径到,此山从古名。
灵胜分雁宕,光气似霞城。
虎伏山风静,鸦归井水清。
异时闻谷口,曾此谢尘缨。
赴志局
清·戚学标
忽枉文麟到碧溪,催人舟买画桥西。
断霞散落连孤鹜,野水通行过锦鸡。
明月正逢三五好,山峰隐见百千齐。
检书烧烛悬知待,未到城鸦向晓啼。
崇国寺
清·戚学标
言寻崇国寺,迤逦入山林。
万壑秋风满,苍云一径深。
佛衣松子落,移榻桂花阴。
欲断周何累,悠然证道心。
化桥吊古
清·黄元溥
古木荫河堤,平桥倒影齐。
凭栏人已去,照水月空低。
此日看鸥没,当年听马嘶。
我来寻古迹,双石卧荒畦。
亭岭望海
清·林之松
高岭浮云外,荒台古戍边。
千山雄雉堞,万里净狼烟。
涛怒遥吞日,潮升欲接天。
登临时欲暮,平楚色苍然。
游紫云洞次王星野韵
清·江伟观
蹑屐紫云巅,苔痕缀荒径。
古寺碧烟深,双扉扃石磴。
人闲境亦闲,云随僧入定。
洞里别有天,瑶草高没胫。
泉从岩隙喷,清响宛可听。
行行曲复幽,豁然开形胜。
万籁此俱寂,长啸众山应。
藤络没字碑,摩抚添吟兴。
古佛倚悬崖,鼎冷残香剩。
晴光一线通,当午如宵暝。
我欲悟禅心,石作三生证。
日斜暮霭苍,空山定一馨。
横笛且归来,天外长虹亘。
双门硐题壁
清·狄瞻云
深山不受暑,莫如双门硐。
我来风相迎,我去风相送。
游石梁纂
清·黄宝醇
蹑屐穿云雾,迎人鸟语哗。
颓垣衣野藓,怪石栽山花。
寺小钻崖出,峰高撑日斜。
一尘都不染,风景似仙家。
(黄宝醇,一名瑜,字少谷,黄渲之子,清代石桥[今温岭市石桥头镇]人。著有《少谷诗草》。)
崇国寺
清·毛济美
行尽南阡与北阡,红墙遥指万松巅。
重来初地刚三月,回忆前游已八年。
花雨诸天谁说法,茶烟半榻偶逃禅。
蒲团小坐浑忘暮,一杵钟声竹外传。
(毛济美,[1871-1930],字震伯,号尺园,白峰晋岙人。宣统元年[1909]拔贡生。1914年任松门高等小学校长。工诗文,擅书法,草、篆、隶、魏碑无不见功力,有“浙南才子”之称。遗稿有《尺园诗草》、《尺园词稿》、《尺园文稿》、《尺园史论》、《豆棚闲话》等13种。)
道源洞
清·毛济美
古洞绝人迹,白云终日高。
丹炉教鹤守,经卷许鱼听。
修竹绿环榻,异花香满庭。
黄梁炊未熟,落日在疏棂。
春日偕友游长山紫云洞
清·毛济美
癸亥重九余病初愈偕友游长山作登高之会
昔年病起长山游,千林叶脱当深秋。
看山山与人同瘦,落木寒鸦添暮愁。
今春约伴恣探讨,曲径蒙茸遍芳草。
长山山色转青青,独惜重来人愈老。
紫云古洞倚崖巅,洞中楼阁与云连。
道人揖客登楼坐,呼童煮茗生松烟。
骑鹤仙人去无迹,琴床丹灶埋荒砾。
我亦颇思辟谷方,苍茫何处寻黄石。
玉京珠阙总成虚,是幻是真且听诸。
他时若了向平愿,但借名山读异书。
岂知涉想皆梦境,一杵钟声催客醒。
甑底黄粱熟也无,归来斜日在西岭。
偕友游塘岙道源洞
清·毛济美
民国壬子正月偕友游此有题壁
策杖重寻古洞幽,满山红叶雨初收。
石潭照影怜今老,尘壁题诗忆旧游。
有酒也知仙可学,无缘肯许客常留。
黄粱未熟匆匆返,谷口猿声动暮愁。
双门硐题壁
清·毛济美
(一)
百尺丹梯蜡屐轻,扑衣松翠雨初晴。
看来灵境山如画,到此尘心水共清。
古壁藤萝悬夕照,虚坛钟鼓吼雷声。
眼前亦有神仙窟,何用崆峒访广城。
(二)
石上题壁扫绿烟,名山小住亦前缘。
岩腰云重双扉暗,洞口天空一笠圆。
导引谁能参妙诀,遨游我欲挟飞仙。
年来已醒黄粱梦,要乞云房授秘诠。
游石船溪
清·毛济美
石船溪上踏青游,路转峰回景绝幽。
雨后断虹横石涧,云中清磬落僧楼。
山描淡翠迎人笑,鸟弄欢声劝客留。
生恐小奚奴背重,诗囊风物未全收。
题长山闻氏楼
清·毛济美
松翠岚光拥一楼,楼头闲坐恣吟眸。
不须更作登临想,四面青山可卧游。
一峰书院春暮杂感
清·毛济美
筇屐追陪有众贤,咏游常在夕阳天。
孤坟草没频伤旧,古寺云深更问禅。
朋友遭逢皆数定,溪山名胜要诗传。
近来一事差无负,赢得奚囊稿几篇。
游塘岙
清·毛济美
(一)
随着钟声入洞门,几间精舍倚云根。
平生不解香花供,只有新诗献世尊。
(二)
屋上飞泉屋后峰,周围翠竹与青松。
夕阳几杵晚钟响,敲破碧山云万重。
(三)
不须面壁学枯禅,瞎棒盲跏总妄传。
笑我也持菩萨戒,饥来吃饭困来眠。
(四)
竹舍松房净可居,坐来尘梦觉全虚。
三生倘有因缘在,愿借名山与读书。
迂浦登高
清·王祚亮
迂浦登高望,山川气象豪。
群龙行海尽,列雉入云高。
院静闻鸣磬,功成忆迁旄。
绝岭一片石,姓氏尚传陶。
游石梁洞赠友人
清·黄际明
我闻石梁胜,素心已向往。
所苦腰脚衰,跻攀亦勉强。
故人引我来,异境忽开敞。
四壁矗巨崖,如擘巨灵掌。
洞顶石嵯岈,欲坠不敢仰。
谈笑地脉动,空谷互喧嚷。
山泉泻如潮,崖村荫苍莽。
更有双岩鸟,格格呼鸣两。
依石架数椽,中现尊严像。
多君慕幽遐,潜居自修养。
岩罅漏容光,窗纸明余晃。
胸无寸丝挂,天机恣鼓荡。
我生亦好静,无计脱尘网。
身在神仙居,因之发元想。
何恨华峰巅,未一振衣上。
(黄际明,字维健,号二峰,风山[今温岭市石桥头镇下黄村]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选贡。著有《不俗居诗遗钞》。)
崇国寺题壁
清·赵擢彤
禅榻月初上,无人水镜圆。
佛经到东土,法雨洒西天。
绕砌无顽石,穿岩有智泉。
我来参六祖,一一是青莲。
(赵擢彤,山东莱阳人,清嘉庆元年任太平知县。)
披云山
清·侯翼
披云山色秀东南,爱此诛茅结静庵。
涤耳偏宜泉绕户,清怀惟有树当檐。
堂深白昼帘垂地,林隔红尘路绝骖。
江上一舟归范蠡,门前五柳属陶潜。
(侯翼,明临海人,弃官隐居故里,门前植有五柳,号五柳先生。)
屏山
清·王士俊
远眺双屏耸,登山欲住山。
寻花从鸟道,漱石傍溪湾。
可是神仙地,堪忘儿女颜。
茅庵供信宿,日日踏烟还。
(王士俊,字槐园,清乾隆词人。)
寺前桥
清·裴灿英
不识前朝寺,当前耸一桥。
崚嶒排雁齿,掩映亘虹腰。
云影明还灭,潮声暮复朝。
不教人病涉,元箸此超超。
游花芯水库二首
现代·毛庭植
乍见山湖喜欲狂,焕然一片好风光。
山高水满堤防固,便是城乡大谷仓。
白满山坡绿满林,孤山露面似浮沉。
游人不舍桃源地,来往堤边话古今。
温岭八仙岩
现代·叶秋华
岩峰采石壁圆穹,翠竹黄墙一梵宫。
清流冷泉罗汉洞,钟声远绕万山中。
长屿石板矿掠影
当代·林溪
银锤铁凿撼山宫,石板层层起不穷。
索道凌空惊绝险,吊车来去若飞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