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条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019年07月10日
目 录
一、车床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二、热处理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三、质检员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四、抛丸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五、压力机操作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六、七、检维修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八、电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九、混砂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仓管员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一、叉车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
3
4
5
6
9
10
12
13
14
十二、喷漆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4
十三、铸造砂型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6
十四、电焊(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8
十五、熔炼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0
一、车床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粉尘:是指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岗位可能产生的粉尘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本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生产设备的异常状况,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概率。
2.3当设备运转明显发生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上报班组长并通知维修工及时进行检修。
2.4定时巡检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擅自拆卸和检修设备。
2.5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2.6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2.7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
二、热处理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高温:较高的温度,根据接触时间及劳动强度可能导致对人体造成伤害。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伤害,主要是皮肤烫痛、烫伤以及局部组织烧伤;另一种是全身性的高温伤害,如中暑、高温晕厥等。高温环境对操作者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它会使人注意力分散,动作正确性降低,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减退。本岗位主要来源为产品高温煅烧。
2、本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本岗位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
后方可上岗。
2.2本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及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取下或拒用。
2.3本岗位从业人员要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除尘和卫生清理,保持作业区域清洁、干净。
2.4本岗位从业人员在班中要时刻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及各种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本岗位从业人员作业前要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检查维护。
2.6本岗位从业人员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职业危害要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上报负责人。
2.7本岗位从业人员要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降温,降低高温危害。
2.8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三、质检员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质检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2对作业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不擅自触碰生产设备,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概率。
2.3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四、抛丸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粉尘:是指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岗位可能产生的粉尘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穿戴好一切防护品方可工作。
2.2工作前检查设备、三角带、电源开关是否良好。
2.3打开喷砂机门检查机内是否有损坏部件。
2.4根据工艺要求适当加入相应尺寸沙粒。
2.5必须根据产品需要的工艺,时间进行操作。
2.6装入工件时,不能太多太重,要按照设备的要求进行操作。
2.7装入工件后要把门关好、关严,方可开动设备。
2.8必须密切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如发现不正常运转,要及时停止运转,并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带问题解决后,才可继续开动设备。
2.9工作完毕后,必须先关闭电源,待设备停止运转后方可打开。
2.10取出工件时要小心碰撞,以免碰坏工件或砸伤自己。
2.11工件验收合格后,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且不同型号工件一定要分开存放。
2.12喷砂期间严禁欲用食物和吸烟。
2.13每班及时清点工件,摆放整齐,清扫卫生,关闭电源后方可下班。
五、设备操作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粉尘:是指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岗位可能产生的粉尘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开机前检查
2.2检查交接班记录,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3检查油箱内储油量是否充足,各运转部分润滑正常。
2.4检查冲模安装是否可靠,刃口有无损坏。
2.5电器线路要保证安全可靠。
2.6空行程运转,试验离合器 、制动器及操作机构是否灵敏可靠。
2.7检查气管是否有裂缝漏气现象,气阀是否灵敏可靠。
2.8检查气压表安全阀是否正常,防护罩是否牢靠。
2.9检查压力机基坑内有无垃圾、污水、油污,班后清扫及清洁,擦拭压力机各部,内
外清洁,无黄袍,无油污,擦拭各导轨面并注油。
2.10清扫地面垃圾,成品半成品摆放整齐,设备附件摆放整齐,做好工作记录。检查气包内是否有积水,如存有积水应及时排除,检查气管是否有漏气阀门是否完好,查看工装是否有裂缝。
2.11查看三角带、皮带轮是否完好可靠。
2.12工作场地保持干净,成品半成品附件摆放整齐,工作台不许摆放工具及其他杂物。
3、定时保养
3.1每周定期拆卸防护罩,擦洗机床内部,清洁无油污,无黄袍。擦拭机床导轨面,有无研伤并注油,更换或者维修磨具时必须用木块将滑块牢靠撑起,并检查补齐螺母螺钉。
3.2在一个月内整体保养。
3.3各传动曲轴、齿轮、轴瓦、升降螺杆及皮带轮要保持工作正常。
3.4保证制动器、离合器操作机构安全可靠,根据情况修整或更换。
3.5拆装压板清洗检查滑块及导轨有无研伤,清洗进行修正。
电气系统线路正常,安全可靠,刹车灵敏,各操作按钮齐全可靠。
3.6各润滑导轨面润滑正常,手动泵供油正常。
3.7调整设备精度,满足工艺要求。
3.8气管气阀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
六、清洗包装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1.2有毒有害物质:本岗位清洗剂、防锈油等具有轻微毒性。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生产设备的异常状况,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概率。
2.3、当设备运转明显发生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上报班组长并通知维修工及时进行检修。
2.4定时巡检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擅自拆卸和检修设备。
2.5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2.6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七、检维修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粉尘:是指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岗位可能产生的粉尘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1.3工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EMF)是一些围绕在电器设备周围的人们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力”线。输电线、电线和电器设备都会产生工频电磁场(EMF)。在人们身边还有很多其他的电器会产生工频电磁场(EMF),如电视机、电吹风、电冰箱、计算机等。本岗位的工频电磁场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检维修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2.2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生产设备的异常状况,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概率。
2.3定时巡检车间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解决处理。
2.4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2.5作业现场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八、电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粉尘:是指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岗位可能产生的粉尘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1.3工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EMF)是一些围绕在电器设备周围的人们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力”线。输电线、电线和电器设备都会产生工频电磁场(EMF)。在人们身边还有很多其他的电器会产生工频电磁场(EMF),如电视机、电吹风、电冰箱、计算机等。本岗位的工频电磁场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电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取下不用。
2.2作业过程中爱护劳动防护用品,按规定及时更换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或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2.3做好电器设备安装、检修、维护工作,保证正常供电。
2.4严格执行电器设备操作规程以及送停电制度,保证安全生产。
九、混砂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
1.1粉尘:是指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本岗位可能产生的粉尘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及其化合物粉尘。
1.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本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工装制作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
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作业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生产设备的异常状况,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概率。
3、当设备运转明显发生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上报班组长并通知维修工及时进行检修。
4、定时巡检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擅自拆卸和检修设备。
5、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6、作业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7、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
十、仓库管理员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1、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有毒有害物质:本岗位清洗剂、防锈油等具有轻微毒性。
二、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仓库管理员在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2对仓库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原料的滴、漏等异常状况,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概率。
2.3仓库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在岗位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2.4仓库内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十一、叉车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音。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风机产生的声音等。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叉车工在工作前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2叉车工必须定期对叉车进行维护保养,降低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概率。
2.3叉车工不得在生产区域逗留,降低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概率。
2.4叉车不得带病作业,发现隐患必须立即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工作。
十二、喷漆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有毒有害物质:本岗位生产所产生的苯、二甲苯等具有轻微毒性。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喷漆工作的作业场地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场地严禁吸烟、杜绝烟火。喷漆间必须备有消防用具。操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2要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与通风。浸漆、喷漆量较大的连续作业线,必须安设抽风罩和废漆处理装置。操作时必须戴防毒口罩或通风面具。
2.3在油漆作业场所10米以内,不准进行电焊、切割等明火作业。工作时要开启相应的防爆排气扇。
2.4喷漆工件应放平稳后方能进行操作。作业时使用的高凳,应有防滑措施,否则不得使用。搬运工件时应轻拿轻放,严禁发生磕碰。
2.5喷漆车间在工作时叉车不准入内,必要时不准喷漆作业。在装配试车地点进行工作,要间隔一定距离。操作时,必须戴好口罩或面具。
2.6调配挥发浓度较大的油漆时,应戴防毒面具。严禁酒后上岗和在工作场所睡觉。
2.7处理喷枪堵塞时,用钢针通畅后,应对地45°角试喷,不得对人、对自己,防止高压气喷出伤人。
2.8调合漆、乙烯剂等化学配料和汽油易燃物品,应分开存放,密封保存。
2.9喷漆间放工件的架子应每季度清理残漆一次,处理废油纱、废煤油、汽油、松节油、硝漆等物品时,应通知安环部门及本车间主任和安全员,并选派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处理。
2.10工作中所用材料用多少领取多少,不准私自存放或违章操作,违者后果自负并严惩。下班前清扫工作场地,存好工具,废棉纱应放到指定地方。
十三、铸造砂型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1.1粉尘:存在于铸造各个环节中,长期吸入可导致铸工尘肺。
1.2振动与噪声。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等。
1.3高温热辐射。融化及浇注作业均属高温作业,较高的温度,根据接触时间及劳动强
度可能导致对人体造成伤害。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伤害,主要是皮肤烫痛、烫伤以及局部组织烧伤;另一种是全身性的高温伤害,如中暑、高温晕厥等。高温环境对操作者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它会使人注意力分散,动作正确性降低,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减退。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工作前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2.2检查劳动防护用品,佩戴好防护眼镜,护耳器,防尘口罩。
2.3开启通风设施,调试设备,确保工况正常。
2.4作业前,应提前喝或吃防暑降温药物。
2.5作业中应适当的补充水量(如:矿泉水、加入盐的热水)或预防中暑的冰棍、冰块及绿豆汤,以防止出现中暑现象。
2.6暑期生产岗位中,应做好作业时间的轮换。
2.7工作中,应加强防暑降温设备、设施(风机、电扇、空调)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十四、焊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1.1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
1.2电焊烟尘: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高温蒸气。烟尘颗粒小,极易吸入肺中。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电焊工尘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
1.3 氮氧化物:有剌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后,会进入肺中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剌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1.4 氟化气:无色的腐蚀性气体,毒性剧烈。可由呼吸系统和皮肤吸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同时能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
1.5电弧光辐射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症。眼部长期接触红外线照射,会造成红外线白内障。
2.焊接作业安全规范
2.1气焊与气割作业安全规范
2.1.1在氧气瓶嘴上安装减压器之前,应进行短时间吹除,以防止瓶嘴堵塞。严禁使用未装减压器的气瓶。
2.1.2氧、乙炔瓶嘴部和开瓶的扳手上不得有油污。
2.1.3氧、乙炔瓶应距明火 10m以上,氧、乙炔瓶之间的距离应在 5m以上。
2.1.4氧、乙炔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不得靠近火源与其他热源。
2.1.5焊割炬点火前应检查连接处和各气阀的严密性。对新使用的焊炬和射吸式割炬还应检查其射吸能力。
2.1.6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嘴孔不得对着人。
2.1.7焊炬、割炬的焊嘴因连续工作过热而发生爆鸣时,应用水冷却,如因堵塞而爆鸣,则应停用,剔通后方可继续使用。
2.1.8在易燃易爆生产区域内动火,应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1.9气焊与电焊在同一地点作业时,气瓶应垫上绝缘物,以防止气瓶带电。
2.2手工电弧焊操作安全技术
由于手工电弧焊利用的能源是电,同时电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高温和弧光,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尘埃。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触电、弧光和电热伤害、有毒有害气体侵蚀、火灾与爆炸等不安全因素。
2.2.1在下雨、下雪时,不得进行露天施焊。
2.2.2在高处作业时,不准将焊接电缆放在电焊机上,横跨道路的电焊线必须有防压措施。施焊前应先检查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品,并系好安全带。
2.2.3二次线不宜过长,一般应根据工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2.2.4在施焊过程中,当电焊机发生故障而需要检查时,须切断电源,禁止在通电情况下用手触及电焊机的任何部位,以免发生事故。
2.2.5严禁将焊接电缆与气焊的胶管混在一起。
2.2.6在容器内焊接时,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具,通风、照明应良好。
2.2.7在焊接时,不可将工件拿在手中或用手扶着工件进行焊接。
2.2.8.露天装设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的场所,并应有棚遮蔽。
2.2.9电焊机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连接地。
2.2.10严禁将电缆管、电缆外皮或吊车轨道等作为电焊导线。电焊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并严禁接触钢丝绳或转动机械。
十五、熔炼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
1.1粉尘:存在于铸造各个环节中,长期吸入可导致铸工尘肺。
1.2振动与噪声。本岗位的噪音危害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动力电机产生的震动、运动原件的往复运动等。
1.3高温热辐射。融化及浇注作业均属高温作业,较高的温度,根据接触时间及劳动强度可能导致对人体造成伤害。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伤害,主要是皮肤烫痛、烫伤以及局部组织烧伤;另一种是全身性的高温伤害,如中暑、高温晕厥等。高温环境对操作者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它会使人注意力分散,动作正确性降低,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减退。
2、本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1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2.2熟悉掌握本岗位职业病危害的特性、危害后果、预防应急措施。
2.3 进入岗位必须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2.4 作业前应提前和或者吃防暑降温药物。
2.5作业中应适当补充水量或者预防中暑的绿豆汤,以防止出现中暑现象。
2.6 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或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2.7 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加强防暑降温设备、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8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不准班中带病作业或饮酒后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