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4-07-19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梁明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年第22期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国新课改逐步深化的关键所在。加强对高中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积极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基于对核心素养的认知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要探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培养高中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提出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理念,指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高中阶段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很多涉及科学知识的课程。因此,重视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成人成才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一名高中信息课教师,我简要谈一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的简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1世纪初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随后台湾地区、欧盟各国、日本相继将核心素养纳入教育体制中。我国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人类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与全球化时代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具体来讲,核心素养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学科、某个特定情境或特定人群中的一类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所有人与全部情境的普遍性与综合性素养。我认为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素养、道德素养与文化素养。三者互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属于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能利用科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从兴趣出发,引领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加上信息技术课不是高考科目,对信息技术课普遍不够重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少学生用电脑上网、玩游戏。这样的学习模式何谈学生素养的养成,更不用说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认为必须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课程教学活动。现行的信息技术教程中每堂课都设有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相应技术是我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素养能够逐步形成。而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注意将科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要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材上过于强调“技术”方面的学习,在语言表述方式上比较生硬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时应围绕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有趣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文本信息加工”知识时,学习前先让学生从网上搜集自己喜爱的带有图片的文本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图片展览。这样学生就会很积极地从网上下载自己喜欢的图文,并向同学们展示。随后教师可导入本堂课的目标,学习制作美丽的图片文本。这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教学目标也能轻易达到。 (二)开展科学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科学核心素养

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先将学生按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进行分组搭配,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然后,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每次学习任务的组织工作。最后,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由其他小组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拨。比如,我设计了一个开展机器人投篮比赛的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学生接到任务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比赛规则、比赛方式、比赛注意事项等。然后,通过计算思维的方式来思考,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这正是科学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让课堂不留成功的死角,教师还应留意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可取之处,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科学伦理的教育

科学伦理是指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必须承担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危害到人类健康与公共安全。这也是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社会时绿色应用价值取向的基础。比如,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可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科学的正确运用,当学生们点头赞同时,继续指出,“其实科学技术也是一样,比如,信息技术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信息泄露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培养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类的进步。 (四)改进信息技术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发达国家学校课程设置多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分为必修与选修课程。为了满足高中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以及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设置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其中,围绕学科科学核心素养与学科大概念,挑选最基础、最能反映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作为必修内容,以打好学习基础,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发展。另外,为了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以及今后的学业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课程还可拓展教学内容,增加类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以利于其自主发展。 三、结语

总之,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是21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乃至国家的科技水平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相关科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促使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运用科学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光强.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发展——谈课堂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几点体会[ J ].数理化学习,2009,17(5):55-56.

[2]樊丽娟.浅谈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J ].中小学电教月刊,2016,12(8):10. [3]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1(4):4-7.

[4]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 J ].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47(6):5-7.

[5]盛思月,何善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基于近年来核心素养主题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 J ].教育参考,2016,26(2):435-4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