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力发电厂主烟道设计探讨
提要:本文给出大型火力发电厂主烟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指出单纯按《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1—2000)设计存在安全隐患,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主烟道,自振频率,变形,钢材强度设计值 1. 工程概况
近年来,1000mw机组已逐渐代替600mw机组,成为国内火力发电厂建设的主力机型。火力发电厂随着机组容量的加大,烟气流量加大,例如:某300mw机组工程,主烟道截面尺寸4.5mx9m;某600mw机组工程,主烟道截面尺寸6.0mx11m;华电国际山东某1000mw机组工程,主烟道截面尺寸7.5mx12.0m。 2. 主要设计思路
在以往的火力发电厂工程设计中,主烟道一般由工艺专业负责,根据《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1—2000)(以下简称《煤粉管道规程》)进行设计。在工艺规程中,考虑了烟气压力、积灰、风载、雪载等对烟道顶底面、侧面的局部影响,没有考虑风载等水平荷载对烟道整体的影响。现行的《煤粉管道规程》为2001年1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火力发电厂的规模、容量、机组参数等均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烟道截面的加大,按现行工艺规程进行烟道设计是否安全可靠,应进行验证。针对上述情况,本工程钢烟道的设计,确定以下设计思路: (1)初步确定烟道结构布置两个方案。
(2)按《煤粉管道规程》进行道体面板和加固肋设计,确定道体面板厚度和加固肋的规格、间距。
(3)按土建结构规范规程,对设计结果进行结构强度、自振频率等复核。
3. 主烟道按《煤粉管道规程》设计
根据《煤粉管道规程》,本工程对道体面板和横向加固肋应分别按强度(应力)、刚度(挠度)、振动(频率)条件进行设计,控制加固肋和道体面板自振频率分别≥40hz(振动设计)和≥40hz(常规设计)。本工程主烟道远离风机口,第一自振频率应≥20hz(常规设计)。
(1) 主烟道截面尺寸7.5m(宽)x12.8m(高),加固肋按刚接设置,结构布置方案如下:
方案一:在烟道内部设置两道水平内撑杆,将高度三等分,再在上部分、下部分设置斜撑杆,呈三角形布置。
方案二:在烟道内部设置两道水平内撑杆,将高度三等分,再设置一道竖向内撑杆,将宽度两等分,无斜撑杆。 (2)道体面板设计荷载统计 道体及 受力面 分项荷载
组合设计荷载 当量荷载
内压q0 自重q1 保温q2 积灰q3 雪载q4 风载q5
∑q ∑qdl 正压道体
顶面 +q0 - q1 - q2 0 - q4 + q5 q0- q1- q2- q4+ q5 - q1- q2- q4+ q5
侧面 +q0 0 0 0 0 + q5 q0 + q5 + q5
底面 +q0 + q1 + q2 + q3 0 + q5 q0+q1+ q2+ q3+ q5 + q1+ q2+q3+ q5 负压道体
顶面 -q0 - q1 - q2 0 - q4 + q5 -q0- q1- q2- q4+ q5 - q1- q2- q4+ q5
侧面 -q0 0 0 0 0 - q5 -q0 - q5 - q5
底面 +q0 + q1 + q2 + q3 0 + q5 q0+q1+ q2+ q3+ q5 + q1+ q2+q3+ q5
注:1、荷载方向,由道体向外为“+”,向内为“-”。 (3)道体面板设计荷载统计道体面板和加固肋的按以下设计,确定面板厚度、加固肋规格 道体面板和加固肋的计算条件 计算
项 目 强度条件 刚度条件 振动条件(常规设计) 道体面板跨度 smax=55δ([σ]t/∑q)1/2+50(mm) smax=84δ(e/∑q)1/3+50(mm) smax=116δ1/2e1/4+50(mm)
加固肋选型(简支) lmax=2828(z[σ]t/∑qs)1/2+50(mm) lmax=1243(e.i/∑q.s)1/3+50(mm) lmax=498(ei/g)1/4 +50(mm)
加固肋选型(固支) lmax=3464(z[σ]t/∑qs)1/2+50(mm) lmax=1566(e.i/∑q.s)1/3+50(mm) lmax=542(ei/g)1/4 +50(mm)
(4)根据《煤粉管道规程》的要求,以上“方案一、方案二”加固肋的设计条件相同,加固肋规格、间距相同,设计结果无区别。 4. 主烟道土建规程复核 (1)主烟道轴向变形核算
烟道固定支座的设置,应保证烟道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轴向变形,小于膨胀节允许变形的要求。本工程烟道固定支座最大间距为l=25m,烟道安装初始温度t=10℃,烟气最高温度tmax=150℃,膨胀节轴向变形允许值85mm。
膨胀节两侧烟道膨胀轴向变形之和:
△u=αs(tmax-t) l=1.2x10-5x(150-10)x25000=42mm<85mm 轴向变形满足要求。 (2)主烟道结构复核
本工程采用staad pro v8i结构分析软件对“方案一、方案二”进行了结构分析。
staad pro v8i结构分析软件计算结果 计算应力
(n/mm2) 横向变形 (mm) 允许变形 (mm) 结论
方案一 170 11.5 ±26 计算应力在规程允许范围内,横向变形满足允许变形要求
方案二 232 105 ±26 计算应力超出规程允许范围,横向变形不满足允许变形要求
注:1)计算应力——加固肋最大计算应力 2)水平位移——烟道顶部最大横向计算变形 3)允许变形——烟道膨胀节允许横向变形
风载等水平荷载对烟道整体影响明显,影响烟道的结构安全和使用。
(3)主烟道自振频率复核
根据staad pro v8i结构分析软件对方案一计算结果,道体面板第一振型自振频率27.8hz,加固肋第一振型自振频率46.0hz,均≥20hz(常规设计),满足要求。
5. 工艺规程与土建规程钢材力学性能的差异 q235b钢材力学性能(150℃)
弹性摸量e(n/mm2) 结构强度(n/mm2) 《煤粉管道规程》 1.96x105 125 《钢结构设计规范》 2.06x105 183
注:(1)结构强度——对于《煤粉管道规程》,为钢材的许用应
力;对于《钢结构设计规范》,为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2)150℃钢材强度设计值约折减f ≈ 0.85x215=183 n/mm2 《煤粉管道规程》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弹性模量e基本一致。
《煤粉管道规程》和《钢结构设计规范》中,钢材q235b许用应力与钢材强度设计值183 n/mm2差别较大,分析如下: 《煤粉管道规程》采用的是许用应力设计法,各项荷载均采用标准值。土建规程采用的是基于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各项荷载均采用设计值,若参照结构规范,则钢材q235b许用应力乘荷载分项系数,则125x1.35=168 n/mm2 ,小于183 n/mm2 ,二者差值约为9%,大致相当,《煤粉管道规程》略显保守。 6. 结论
单纯按《煤粉管道规程》主烟道设计,没有考虑风载等水平荷载对烟道整体的影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按土建规程进行复核。 鉴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考虑不道支处,本文旨在共享工程设计中的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 《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02)
2.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1—2000)
3.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1— 2000)配套计算方法
4. 《钛制焊接容器》(jb/t4745-200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