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S201401153(马伟峰)

S201401153(马伟峰)

2021-12-15 来源:乌哈旅游
以科学的态度在机械领域中提高创新能力

马伟峰

(机电院 学号:S201401153)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学科,其水平的高低关乎国家命运,人民幸福。硕士研究生要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端正自己的科研态度,培养正确的科技观,以科研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机械、科学技术、科技观、创新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需求,逐步形成了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很大发展。如今,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加速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支撑,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迅速发展的关键技术。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领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技术,使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最优化;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机电产品的一体化,出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器人、微型机电系统等;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机器的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紧密结合,可以对机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安装与运行过程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控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技术及行业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各种大型成套设备的开发成功使得各种重点工程的建设成为可能;机械设备的精密化带动了微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实现了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制造并使存储器的容量成倍提高;航空航天及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均需依赖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

二、在机械工程研究中培养正确的科技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各个民族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工科中的机械类研究生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就必须端正态度,培养正确

的科技观。

近代科学发展的后期,作为一般生产力的实验科学,已开始向以直接生产力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化,从法国物理学家巴本的蒸汽泵到英国纽可门蒸汽机的发展便是这一转化的缩影。以实验科学知识与工匠技术传统的结合为基础的技术科学也开始起步。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和现实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就。18世纪,技术革命是主流。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蒸汽机的运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以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从80年代开始,随着蒸汽机的应用和机器制造业的出现,产业革命扩展到各个部门,迅速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继英国之后,法I虱也于19世纪初开始了产业革命,特别是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产业革命发展迅速,机器生产大量增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德国,也在1820年开始产业革命,在1834年订立关税同盟之后,大工业生产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古典科学全面发展。自然科学由15—18世纪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事实的科学,上升到“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事物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及其过程的辩证性质,而且人们有可能根据自然科学本身提供的事实去说明自然界的主要过程,以往那种用臆想的联系去填补那未认识的真实联系的企图失去了意义。19世纪中叶以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被日益广泛而自觉地应用于生产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加速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结合过程。19世纪70年代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它创造了远比蒸汽时代更高的生产力,使工业向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即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培养正确的科技观也是我们在机械学科中的首要任务。在科研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精神,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事求是。机械学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领域,我们必须积极围绕实际,决不能臆造数据,眼高手低。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体现了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是科学的根本、真诠和灵魂。通过科学传播、科学学习、科学训练、科学研究,它能够内化为人的科学心态即科学的心智框架(scientific frame of mind)、科学的心智习惯(scientific habit of mind)、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良心(scientific of conscience),外化为人的科学态度(scientific attitude)、科学道德和社会的科学心理风气

(scientific mental climate)。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行为观念层次)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它主要生发于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并在科学活动和科学建制中力行和发扬光大。我们在搞机械研究过程中要时刻不忘以科学精神武装自己。

三、以科研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目前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地支撑产品升级。多年来,相当多的企业过分看重当期发展速度,追求短平快,重当前、轻长远;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质、轻人才。从而导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条件普遍落后,研发经验缺乏积累。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撑,技术创新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不仅导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而且影响行业的发展后劲,影响我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为严重的是累及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因此是行业发展中的心腹之患,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国民的自主创新意识,突破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对于机械行业的研究生,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水平,尤为重要。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搞科学研究,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存在逻辑性的通道,也包括非逻辑性的通道。从逻辑方面看,通过深入钻研,深入思考,就有可能发现理论本身、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实际中直接存在的等等方面的问题。从非逻辑方面看,保持合理的怀疑性和好奇性等,就可能发现问题。另外,人的直觉、灵感和机遇等也可能产生科学问题。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我们要留心身边的一切,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保持合理的怀疑与好奇,在我们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更加便捷合理的改进和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不可以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提出的改进解决方案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在融合各个学科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想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329—331.

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及其当代启示[ 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2). ③范崇洛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④张全新.学习江泽民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 J] .济南:发展论坛, 199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