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02-10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l2期 2006年12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1.27 No.12 Dec.20o6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李晓霖 张敏 (1.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3;2.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425100) 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以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出发点,进行适合我校化学专业实际情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根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现状来解 决我校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0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6)12-0143-03 “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在 一观,改革单向系统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 和创新性教育观,建立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新教学 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 适应性强”的要求,制订培养目标,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和教学计划,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于教学要素的 定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 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 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其基本内涵包括l 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该目标、规格的教育过程,实施该过 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四个要 素,这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类特殊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 养模式方面完全有必要借鉴和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和地方 经济需要的新路,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可以指导地方新建本 科院校朝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也是加快地方新建本科院 校教育改革进程、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 地方和社会急需的高等教育人才、以及寻求自身长远发展的 有利保证。 优化配置,着重于已有改革成果的继承创新,努力突出专业 特色,加强整合、注重实践、鼓励创新、力求突破。 二理论研究 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模式,制定“一体化、 多层次本科化学教育创新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 是:以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以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 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全面 带动本科教学整体改革。 在加强“三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一指导思想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化学本科教育要为创 新型人才打好三个基础,即扎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基础知 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加强基础,提高素 质,突出创新,持续发展”为化学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开 展本科化学教育教学大研讨,对国内外化学教育的历史、现 新能力也应得到训练与培养。教师教学思想观念须实现三个 转变:l、由教学向教育转变;2、由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和 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并重转变;3、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全 方位服务学生转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转变思 想观念是前提,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基础,实施 个性化教育是必由之路,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是根本保 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提出建设“一体化、多 层次本科化学教育创新体系”的改革思路。对化学专业的理 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管 理体制等进行整体的综合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化 学教育思想必须创新,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和知识性教育 证,减少教学总学时是关键,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核心。 收稿日期:2006—10--16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化学专业人 三整体思路 才培养模式特色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资助;教育部“地 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 资助;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李晓霖(1981一),女,湖南长沙人,助教, (一)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制定新的培养 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培养方案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类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的 综合改革,主要是在各类课程结构重组、课程体系、实践教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 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整体优化、综合改革实践。 调整知识结构。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的比例,培育学生个 l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修养、抽象思维与社会观点。增加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比例, 包括生物基础(生物学),并加强微观与亚微观内容,以适应 科技进步。扩大基础课比例;加强通用的专业基础;专业内 不设专门化。精简专业基础课的传统内容,增加多层次的方 法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如结构与性能,泡、滴、粒作用与 过程的模拟,系统的优化,产品及产品链工程等),以适应 未来本学科的发展。自由选课部分做到由学生自由选学,以 充分发展个性。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优化通识教学体系,提升教材建设水平,构建宽El径学科基 础课程平台,建设名牌特色课程。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学 时间,增加自学时间,用于多看资料、多思考问题。为此, 要精简课程内容并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效率以减少授 课时间。 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 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 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教师 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 研和创业活动。加强实践训练,建立化工实验、化工设计和 化工仿真实践基地,全面训练实践能力;建立创新基地,提 供创新实践场所;改进教育实习、工业见习;鼓励调查(生 产、市场、社会等)。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建立学生的知识基 础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抽象思维和总结能力,以及通过实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构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与高新科技对 接,扩宽自然科学基础,如生物学或生物基础、食品质量与 安全检测技术等,在自然科学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中加入微 观、亚微观、宏观、大宏观的多层次内容和方法。 (二)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教学,引导思维,培 育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 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科学手段。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在化 学实验教学中,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改革创新,根据教学需 要和具体情况,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为训练 学生的创新技能服务。改进实验教学,i『叮练创新技能,关键 是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要求 适当的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要挖掘实验的创新功能, 优化实验教学,从而达到既训练创新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科学 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目的。如:改教师讲解实验为抽选学生讲 解实验;改教师演示实验为抽选学生演示实验;改教师指导 实验为抽选同台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协助教师指导实验;改教 师实验课后小结为抽选学生实验课后小结;改封闭式实验为 开放式实验;改固定方法实验为多种方法对比实验等。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 学过程,突出趣味性、探究性、过程性、实践性,让学生直 接感受和体验、探究和发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技 能,为培育创新人才坚实基础。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 结合,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参 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兴 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始终把 l44 与科技有关的问题置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处理,使学生能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理解社会。 (三)改革教学技术,推行多媒体、网络、仿真等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 与“学 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知识与情感的 交流,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保持高度的兴奋,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可以操作、讲解,组织教学,及时分 析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调整教学的 节奏和进程,尤其是利用网上资源的丰富性进行相关知识的 搜索,补充课本中没有的资料、可以进行网上演示实验,使 实验过程更具实观性,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资料的展示,更 促进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时常遇到抽象的理论原理难以领 会,微观知识点难以说清,许多实验内容难以形象化。如果 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使采用阶梯式层层递进方式启发 学生探索思考,也很难找到突破口。但如果能借助于多媒体 手段,可以使许多问题形象直观。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课 件,不是简单的动西设计,不是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 堂板书设计和实验操作,也不仅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动酉描 述,更不能为了动西而动酉,而是利用电教媒体优势,变静 为动,把理论变为生活应用的优势,用各种形式或动酉、或 音响视频效果,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使化学学科的课堂教 学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前提下,更具无穷魅力。 多媒体教学实践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 序,精心设计,不能使课堂成为“电影院”,只有观赏,没 有互动,更谈不上知识的运用。要思考这些多媒体软件的编 制对于课堂教学与学生知识点的接受会产生哪些作用。我们 要将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为教学所用,调动师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达到教学 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四)改革教学管理,推行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 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遵循教学规 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 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推行与创新人才培养 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一要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改革“刚 性”较强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是 当前教学管理创新的关键。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学分制为 主要特征的,其本质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允许学生分阶 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提前或延长修业年限,学生在选择专 业、选择课程和选择学习方式上有较多的自主性。 二要积极推进考试改革。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 要环节,是教学的“指挥棒”,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地 位和作用。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存在诸多弊 端,主要表现在:考试方法单一,存在“四多四少”现象, 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El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考 试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造成学生 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此外,对考试功能 的认识存在误区,考试内容不合理,记分方式也不够科学。 必须对考试方法、考试内容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考试改革 的方向是形式要灵活、次数要增多、管理要严格,通过全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丰富的考试内容,全过程、多形式的考核方式,达到对学生 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三要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 4.以“管理育人”为宗旨,学风建设取得突出成绩。 2005年5月,我系2003级化学本科一班被授予湖南省普通 高等学校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积 极参加各种学术科技活动,获多项研究实践成果和竞赛奖 励。2005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篇,获省 级以上奖励7人次,获校级奖励360余人次。2005年和2006 年,化学专业学生共有l5项课题获得院级科研立项。在学 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我们连续四年蝉联该 证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服务,在严格的检查和监督等方面 进行有益的改革与尝试,以形成适应化学教学各个主要环节 的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建立有健全的机构,明确人员、 职责和工作标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教育教学规 律,适应个别化自主学习方式的具有现代化和网络化特征, 项比赛团体冠军。 5.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紧贴地方经济,积极推进科技 开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我系李治章、张敏等教授参与科技 攻关获得可喜成绩。如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 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课题 茶籽油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 的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已通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答辩, 中试产品已通过省科技厅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 通过了美国FDA检验,获得1500万美金订单。 基于多级的系统管理运行,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资源建设 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多功能学习支持服务,实施教学过程质 量监控的教学管理模式。 另外,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化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师资、经费、实验室、 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高度共享,从 而提高办学效益。如针对一些实验室 、而全”、低水平重 复、条件差、效益低的实际状况,要本着“调整体制、整合 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开放运行、提高效益”的原则 来逐步改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l】张岩峨王孙禺.迎接2l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体 制改革研究现状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兖1996,(2):24. 【2】李霁良.全国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I.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60—262 【3】张海涛,苏苓.化学启发式教学浅议【J】.煤炭高等教 育。2001(4):101—102. 四主要成果 1.突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特色,袁先友、管天 球、张敏、赵雨云、李常健等参与完成的“地方院校化学教 育(辅修生物)重点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获得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教学管 【4】吴启迪.进一步提高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战略地位 的认识,全面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J】.中国大 学教学,2003(8):13—16. 【5】管天球.论地方院校发展的“特色名校”之路【J】.零陵学院 学报,2003(6):177—178. 理体制,张敏主持的课题“化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 全三专业‘相通相融’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被确 定为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 3.系部建成了 有 ̄ll,4g学 仪器分析》精品课程网 站,并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加强课程现代化建设,鼓励 【6】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J】. 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4(4):4-5.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鼓励有条件的课程将课程教学大纲、 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我系张敏老 师的 有 ̄ll,4g学》课程、蒋海明老师的 有机化学实验》课 程在2005年l2月学校网络课程比赛中分别获得学院一等奖 和二等奖。 (责任编校:郑向东) Research on New-typed Talented Person Training mode of Chemistry in the Local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 LI Xiao.1in ,ZHANG Min2 (1.Higher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3,China; 2.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 Hunan 425 1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relying on the reform of talented person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school,servicing local economy as the target,promoting teaching quantity in lcalo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 as the start,researching on New—typed talented person training mode of chemistry being carded on actual professional circumstance in our university,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running—a—school and actuality in our local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 will re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witin the h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our university. Key words:Local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Chemistry;New—typed talentd peerson;Talented person trainingmode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