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小学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面对习作题目常常无法下笔,不知道该写什么。
国内外一些学者曾从学生习作内容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学生习作难的问题,从而致力于找到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的途径。当然,更有一些学者从小学生习作心理现状探究出发,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习作水平。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其根本点是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我在前人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范围,明确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方向,就似乎显得极其重要。 2、选题的理论意义: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工具性能力培养在于语文实践,人文性在于熏陶,二者相辅相成。在习作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际,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2)、语感训练的理论 叶圣陶提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并解释语感的训练“要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达到“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灵相契合”。 叶老还指出:“写东西就得运用语言。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语言知识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语言知识化为习惯,经常实践”。 3、实际应用价值:
1、落实课程标准,重视作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内心蕴含的童真童趣,开拓学生视野,尊重学生习作的价值取向,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作文教学回归本体,真正做到放文,放情,放形。
2、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研能力,形成教研氛围。
3、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促使他们保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不断推进中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对话中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写作的优点与不足,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单纯讲解,随意例说,而是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归纳有关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为下一步的写作指明方向,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他们的习作思路,会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增加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的理解的深度、力度和广度,并内化为习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校园良好的习作风气。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充分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
a、利用文本语言积累写作语言、写作素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研究。
b、灵活运用文本语言进行习作训练,实现真诚习作,创新习作的研究。 c、探索、总结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2.贴近生活,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研究
3.读中求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研究 4.在积累和习作指导中,正确发挥教师作用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不断改革写作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自主写作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主动参与,构建自主式的写作课堂教学,同时作文教学与说话训练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还要多激励学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主要有:文献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法。
文献法:学习习作教学的理论,特别是关于习作教学资源、习作指导方法的论述和观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它教学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理论研究法: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经验,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理论假说,开展实践验证。
行动研究法:结合自身及班级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创新。
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法: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并加以理论分析、归纳。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题方案的实施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6月1日) 这一阶段分析学生写作现状,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调研。 2、实施阶段(2011年6月1日——2011年12月1日) 这一阶段一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二要教给学生语文学习可以多处思维的方法;三要慢慢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总结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2年3月31日)
总结一年来本课题研究情况,整合研究资料,编写教师教育案例分析、体会集、论文集。撰写结题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