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四辩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方观点。
其一,是危机意识。《周易》有言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正是因为思患,所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心态可以保证我们在之前对事情有足够的敏感度。就算是天灾,也能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的叶志平校长,他也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地震,但是正因事前做了万全的准备,作好了逃生预案,所以全校22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这说明,足够的危机意识,能够帮助我们留心应对的各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防患于未然,就是对突发危机的预先准备,是对未来各种情况的预测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未雨绸缪,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尚未下雨,就先补好屋顶,这样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就能躲避风雨的袭击。即使是发生了小错误,我们也能及时地在亡羊之前抑制住并修复之,防止错误变大从而铸成失败。抱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稻草,只能使错误越变越大。没有人喜欢事后诸葛亮,因为那只是无义的饶舌,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更是无力。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像马谡大意失街亭之后,即使是诸葛亮也无力回天。一旦真正亡羊,那么一损即损。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
其次,”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态度所带来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敏感性与警惕度,这可以减少我们的惰性,从而补上我们思想上的牢,而如果任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观念影响。亡一次羊补一次牢,最后势必将因为侥幸心理,而日久生惰性,失去的严谨和认真,也将导致我们最后抱憾而终。正因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心态鼓励我们直面损失,以大小教训激励自己,所以我们才能更好面对现实。正如我方一辩所言,我方的心态所显示出的,是一种高标准与严要求,既看到了过去的既定损失,又放眼了未来的长远发展。结合当今时代。我方认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