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

来源:乌哈旅游
落后就要挨打

---------观电影《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这座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气势恢宏的博物馆、艺术馆,承载着一个王朝的梦。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观看了《圆明园》后,我颇有感触。

“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那就是这座名园。”影片的开头引出了雨果的这段话,我穿越了时空,仿佛回到了大清帝国的那个神秘花园,也回到了盛世天朝的那片土地上。

整个影片都是从一个外国传教士的眼光来看圆明园的历史,这就是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师郎世宁,他服侍大清皇室整整五十一年,并且参与了圆明园最初到最终的设计与建设。电影从始至终都折射出清朝历史。片尾也很是煽情,将圆明园付之一炬的那把大火拍的动情之极,它的毁灭也是如此悲壮,《圆明园》也由此落幕。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

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因而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但是一切都在改变,美好的事物总不常在。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它悲惨的命运随之开始了。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张牙舞爪的侵略者马上开始疯狂的掠夺。经过多天的抢劫后,英法联军开始会议,英国专员大胆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才能让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更可恨的是,他们的首相巴麦尊不仅同意,还想让北京皇宫也遭受到同样的待遇。对于巴麦尊的说法,所有人都非常同意。过了12天,3000多名侵略者在园中放火,中国人民一百五十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了。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他们烧了圆明园后,又威胁清政府,如果不屈服就把皇宫也焚毁。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只好签了约。而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悲剧再次上演。

当大火吞噬这一切的时候,悲伤不言而喻,但那份对英法愤恨,一丝屈辱是不会没有的。是的,屈辱,自1840年以后就是屈辱,圆明园的焚毁正是那份屈辱的一点。当那火烧三天三夜后,我们民族更多的是思考吧,应该在那昏暗的天空下惊醒吧。一个泱泱大国,

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跨过了康乾盛世,傲然于东方,却被弹丸小国,区区两万人攻破京都。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是盲目的自大,稍具一些科学思想的康熙只把科学看成一种玩乐,乾隆更是认为天朝大国无所不有,夷狄之物纯属取乐之工具,还自以为是的把大水法中的机械取水换成人力,可笑可悲。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时代。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先进的工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性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今天的只能在满目苍遗、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谚说的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

鸦片战争之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双方大战,清军用的 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大清帝国三万大军。当时的英军统帅就说这样一个民族,若能配上好的装备可以征服世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圆明园,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啊,但是从古至今都没有几个人可以一窥它的容颜。古时她藏在深深的宫墙里面,那堵墙似一层密实的帆布,如今它只剩下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历史上名震一时的皇家园林,几乎再无人能知道一个真实的它,似乎任谁都无法想象这里曾经的神秘与奢华,这里埋葬了一个盛世天朝的梦。 它是大清的骄傲,也是大清的遗恨。

圆明园已随那段历史而只剩断壁残垣,如今,所有的繁华都烟消云散,只是那些残垣静静的躺在草丛中,这个见证大清帝国奢华的园林随着大国屈辱而离去,有人说重修圆明

园,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没必要,我说也是,就让它在那里吧,一个民族的屈辱总要留下些什么,它留下的不仅仅是断壁残垣,它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是那段屈辱,那屈辱后的思考应该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知耻而后勇,我们应该在历史中明白今天。为了不让历史再次重演,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谨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一份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