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匮要略》试题(B卷)

《金匮要略》试题(B卷)

2021-12-31 来源:乌哈旅游
《金匮要略》试题(B卷)

题号

1、 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金匮要略》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其杂病辨证的核心是( )A、六经辨证 B、八纲辨证 C、脏腑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2、“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是以脉象来( )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3、“先表后里”的治法适用于( )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4、外湿最易侵犯人体的部位是( )

A、皮肤、经脉 B、皮肤、肌肉 C、皮肤、关节 D、肌肉、关节5、风湿在表,兼有化热之征象时,可选用( )

A、麻黄加术汤 B、麻杏石甘汤 C、麻杏苡甘汤 D、防己黄芪汤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 )

A、祛风除湿 B、散寒除湿 C、益气祛风除湿 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7、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治法是( )

A、润养心肺,凉血清热 B、养阴清热,润燥补虚 C、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D、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9、以下哪些是对中风的病机论述( )

A、 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B、阳微阴弦 C、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D、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

1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 )

A、 调和脾胃 B、气血双补 C、活血化瘀 D、补益肝肾11、血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阳微阴弦 B、百脉一宗 C、肝肾不足,水湿浸渍 D、气血不

足,加被微风

12、黄某,男,恣情纵欲,致精神不固,夜寐不安,寐则梦遗,头晕身

倦,六脉皆虚,宜选方( )

A、 黄芪桂枝五物汤 B、天雄散方 C、桂枝加龙牡汤 D、小建中汤13、何某某,女,因久患失眠,诸药无效,形体消瘦,神气衰减,心烦不寐,多梦纷纭,神魂不安,脉弦细,治宜选下列何方治疗( )A、 甘麦大枣汤 B、柏子养心丸 C、酸枣仁汤 D、百合知母汤14、肺痈的病机是( )

A、 重感风热之邪,肺生痈脓 B、上焦热盛,肺热叶焦 C、热在上

焦,津液枯燥

D、肺气痿弱不用

15、越婢加半夏汤的功效是( )

A、 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C、宣肺泻热,

降逆平喘

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16、饮逆奔豚,方选( )

A、 奔豚汤 B、桂枝加桂汤 C、苓桂甘枣汤 D、桂支加龙牡汤17、、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18、栝蒌薤白半夏汤的功效是( )

A、 宣痹通阳,豁痰利气 B、宣痹通阳,化痰降逆 C、宣肺利气化

D、通阳化饮,下气降逆

19、潘某某,男,43岁。因劳动后汗出受凉,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腹满而痛,大便三日未解,舌苔黄腻,脉浮滑,治宜( )

A、 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厚朴三物汤 D、厚朴七物汤20、下列除哪个症状之外,均为附子粳米汤的适应症( )A、 腹痛雷鸣 B、呕吐 C、四肢不温 D、下利

2、 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

得分)

1、《金匮要略》中认为疾病虽有千变万化,然其原因不外乎( )A、经络受邪,传入脏腑 B、七情内伤 C、皮肤受邪,血脉传注 D、外感六淫

E、房室、金刃、虫兽

2、表里同病的治法包括( )

A、 先表后里 B、表里同治 C、治表为急 D、治里为急 E、先里后

3、百合病的主要症状有( )

A、 心烦 B、口苦 C、小便赤 D、脉微数 E、精神恍惚不定4、下列那项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组成( )

A、麻黄、白术 B、生姜、甘草 C、防风、附子 D、乌头、细辛 E、川芎、当归

5、虚劳的治疗,往往要注重对下列哪个脏腑的调理(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 填空题(1分*20=20分)

1、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主之。2、 脉双弦者,-----------,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3、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有----------------,有----------------,有---------------。

4、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5、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腰以上肿,----------------------------。

6、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

7、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主之。8、 病人胸满,--------------------,口燥,----------------------------,

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

9、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名曰胃反。

4、 判断题(1分*10=10分)

1、 脾胃阴虚内热明显,见舌红,脉数者,不宜使用小建中汤。

( )

2、 厚朴麻黄汤的组成是:麻黄、厚朴、石膏、杏仁、半夏、生

姜、细辛、小麦、五味子。( )

3、 人参汤用于治疗胸痹病人心中痞气,闷而不通之虚证。(

4、 寒疝即属于疝气中的一种。( )

5、 五苓散与小半夏加茯苓汤均可治“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不

同点是五苓散可治疗表证。( )

6、 十枣汤中所有的药物均可入煎剂。( )

7、 猪苓汤的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滑石、阿胶。

( )

8、 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 )

9、 越婢汤的组成是:麻黄、滑石、生姜、甘草、大枣。( )10、 防己茯苓汤的组成是:防己、茯苓、白术、黄芪、桂枝。(

5、 简答题(5分*4=20分)

1、 《黄疸病》中阳黄的三种类型如何区别?2、 试述瘀血的脉象和症状,并分析病机。3、 如何理解溢饮病的同病异治?

4、 桃花汤、白头翁汤同为治下利之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6、 病案分析题(10分*2=20分。中医诊断1分,证型1分,辨证分

析2分,治法1分,方名1分,药物及剂量4分。)

1、 周某,女,23岁。素有痰饮,每遇季节变换或感冒即发,作

则哮喘气逆,喉间水鸡声,痰多而咳少,形寒。喘剧则不能平卧,苔白脉浮滑。

2、 蔡某某,女,30岁。患胃脘痛反复发作六年,时伴间断性黑

便。经X线钡餐透视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后部有一黄豆大小的龛影,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来诊时上腹部疼痛,常于半夜后痛醒。饥饿时痛甚,食后则舒,按之痛减,喜温,喜屈身蜷卧,疲乏无力,面黄肌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