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新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_1

北师大新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_1

2020-07-08 来源:乌哈旅游
整理与复习

课时目标导航

第1~3单元的内容整理与复习。(教材第42~46页内容)

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一、知识回顾

提问:从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与同桌相互交流。 1.认识了更大的数,会读、写、改写和比较大数,还会求大数的近似数。

2.认识了线与角,会用相交与垂直的原理,能运用平移与平行的方法,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且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应度数的角。

3.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相关的乘法问题。 二、知识整理 (一)认识更大的数。 1.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大数的读法、写法。

(1)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2)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或万级以上的数时,每一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读,然后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每一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前面或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4.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再加上“万”字;把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再加上“亿”字。

5.近似数。

(1)有些数接近于准确数,但又不是准确数,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十分准确的数据,在能说明事情本质的情况下,可用近似数表示。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要看它的下一位,小于5时,就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大于或等于5时,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

(二)线与角。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用字母正确表示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用字母表示:线段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读作射线AB,直线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2)两点间线段最短。 2.平移与平行。

一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经过一定的平移,平移前与平移后的直线形成一组平行线,即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下图中将箭头向右平移三格后,得到一组平行的图形。

3.相交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用三角尺画垂线的具体步骤:

先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4.旋转与角。

通过一条射线围绕顶点旋转,体会各种角的形成过程。

一条射线绕顶点旋转90度形成的角,叫直角。一条射线绕顶点旋转180度形成的角,叫平角。一条射线绕顶点旋转360度形成的角,叫周角。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1周角=2平角=4直角,1平角=2直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5.角的度量与画角。

量角的方法: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要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②读度数时,如果用内圈刻度的零刻度线,就读内圈刻度的度数;如果用外圈刻度的零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的度数。

画角的方法: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所画角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最后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三)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①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把位数多的放在上面,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出乘积;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出乘积;然后把两个积相加,就得到了最终结果。

②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出的积的末位要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出的积的末位要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2.认识计算器上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1)开关及清除键。(2)运算符号键“+、-、×、÷”。(3)数字键“0~9”。(4)等号键“=”。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用计算器计算时,按算式从左到右的顺序,在计算器上按出对应的功能键,注意不能遗漏算式中的数字与运算符号,也不能重复按出算式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算式的规律,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4~45页“巩固应用”。 第1题:读一读略。 (1)1226 76

(2)2010年:640000<650000<10020000<12260000<25490000;2012年:

2850000<3190000<24060000<30930000<39430000 (3)略

第2题:10564 10332 10071 9941 9926 9696 第3题:3735200 读作:三百七十三万五千二百 1334000 读作:一百三十三万四千 1000000000 读作:十亿 十万 写作:100000 一百二十万 写作:1200000 十七万 写作:170000

第4题:120° 钝角 69° 锐角 64° 锐角 26° 锐角 90° 直角

第5题:

第6题:互相平行的道路有:西安路与北京路、中山路与南京路、黄河路与长江路;互相垂直的道路有:中山路与北京路、中山路与西安路、南京路与北京路、南京路与西安路。

第7题:15860 48672 27094 18320 17780 8880 4824 8505

第8题:1900×12+40×4800=214800(元)因为214800<250000,所以准备的钱够了。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有哪些?

整理与复习

1.认识更大的数(大数的认识、读写、比较和改写以及近似数)。 2.线与角(线的认识、相交与垂直、平移与平行、旋转与角、角的度量)。 3.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过半之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回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注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含义是否都清楚,有效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