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媒体时代高等学校应急机制的构建

自媒体时代高等学校应急机制的构建

2023-09-28 来源:乌哈旅游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33卷第2期总第264期

自媒体时代高等学校应急机制的构建

蒲蓬勃,高

琳,裴国栋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271000)

“+时代”,[互联网也已经进入了高校各种问题矛盾突现,摘要]当前中国的各项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各类自媒体APP乘势而上。在移动互联迅猛发展的环境中,高等学校突发情况易被自媒体推送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从而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如何科学应对突发情况不向进一步恶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移动互联;自媒体;高等学校[[[2096-711X(2020)02-0054-02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0.02.024[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高校网络群体事件到底如何定义,目前尚没有给出专业的

或者学术方面的定论,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由一些学生自身意外事件引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群体以特定主题为中心,聚集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意见,比如高校最容易出现的餐厅伙食问题、住宿条件问题、校园各类骚扰问题;二是由一些确实是高校自身存在事情处置不恰当,学生反映或诉求得不到反馈,促使学生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在网上发酵,比如前段时间山东某著名高校留学生问题及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教师骚扰学生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等等;三是社会、国际反动因素利用个别社会热点或社会矛盾,在互联网上利用各类自媒体平台唆使大学生群体闹事,促使学生采取行动反对法制秩序和事件。比如前一段时间北方某著名高校毕业生“声援”南方高校学生事件等等。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网络群体事件逐年增多。因此,对科学把控高校突发情况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应急体制,提升应对突发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高校网络群体事件的原因

我国某舆论研究所近几年针对二百余个网络舆论热点监测显示,教育领域正在成为网络舆论常常发生的事件,数据统计占到了15.1%。参与腐败、学术不端、伤亡、招生(含留学生)及其他紧急情况的大学是网络上关注的焦点,一些突发状况很容易演变成网络群体事件。高校突发情况演变成网络热点事件的原因构成是复杂的,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等学校受社会关注度高。高校承担着千万计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当前一段时间里我国有着数量非常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这类家庭中几乎每个学生都被赋予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千家万户的眼中,大学是一个关乎自身家庭利益的关注点。高等学校引发着社会关注,所以高等学校突发情况易成为各类媒体的焦点。因此,从客观情况来看,高等学校突发情易引起网民的兴趣,网络媒体也就成了流行的关注媒介。

其次,互联网通信能力不对称。现阶段互联网往往成了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主要推手。伴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提供了庞大的互动网络平台。面对强大的网络声音,一些高校的网络关注能力往往不那么敏感,思想上、行动上仍处于原始处置手段,不习惯于跟踪网络,网络舆情判别能

力不强,往往处于失语状态。还有缓慢、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易导致情况失控,从而变相地加剧了事件的演变,使事件的负面影响急速扩大乃终失控,进而对本单位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博眼球”第三,互联网时代社会责任的缺失。各式各样的

炒作使得当前的网络信息失真,个别的网络推手缺乏基本社会良知与责任,随意传播低俗的、虚假的信息。更有甚者恶意夸大事实,只为了片面地去追求轰动效应。情况突发后,网络推手肆意推测这一事件,很快成为网上舆论网络的焦点。网络的虚拟化给部分网民造成虚假的隐蔽用户身份认知,认为网络上追查不到真实身份,可以不负责任,造成互联网用户的评论数量比较感性,甚至通过网络作为发泄愤怒的地方。情感言论经常交叉污染,容易造成有害的舆论网络,扭曲自由的网络,扭曲社会责任。

二、高等学校网络应急事件的机理分析

根据的美国社会学家MeadowMerced理论分析,高等学校突发事件演变网络事件是有其一定规律性的,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阶段,其招生、就业、学术不端等都有可能激发社会矛

“自由”、盾。网络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多元化的空间,

量及其广泛。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事情如同就在眼前,并且已经紧密相连。涉及数千万个家庭的高等教育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广泛关注。当大学紧急事件发生时,事件本身和事件背后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加剧人们对社会的不满。

二是不切实际的诉求想得到满足。群体事件的制造者和大多数参与者都有种默契,以产生共同诉求。个别的私人欲望诉求很可能是出于无知臆想,但对于网络群体行为的发生,网络参与者重要的不是客观分析而是主观臆断。事件发生在大学时,通过网络传播,公众可能更关注会与自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各种异见逐渐达成一致,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三是幕后推手的触发因素。单一、偶发事件最后的触发,推手是关键因素。传统媒体报道有较强目的性,传统媒体是能主导公众舆论的,有较强的指挥棒作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社

收稿日期:2019-10-25

(项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凝聚青年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究”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

编号:2018LX132)。

作者简介:蒲蓬勃(1978—),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应用。男,讲师,

54

第33卷第2期总第264期

2020年1月(下)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OpenVocationalCollege

Vol.33.No.2(Gen.No.264)Jan.(lasthalf)2020

交APP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放大声音一切物质条件,但还欠缺关键一环。虽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或观点,但幕后

“自由网络舆论”推手才是掌控所谓的主体。正因,结合前两点

机理,当突发情况出现时,幕后推手一助燃,各种不良的触发随即爆发。

四是网络上盲从人员易煽动。MeadowMerced认为,信息的快速传递是动员社会群体的关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创建了一套理论,称之为六度分离理论,即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不超过六人。根据这一理论,创建的社交网络,网络社交圈使每个人都被放大成一个庞大的联系人和信息网络,以增强人们沟通渠道的方式。

三、自媒体时代高等学校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在互联网发展到自媒体时代,大学校园的突发情况变得更加易发。高校一方面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应对网上舆情,另一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投入来提升网络应急响应中的应变能力。

“两支队伍”首先,要利用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处理的突发

情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预防。我国大多数高校当前已有了自己的应急预案,但存在部分高校计划可操作性不强,没有针对性。为此,各高校应建立符合学校情况的可行的应急预

“两支队伍”,案。必须建设好、利用好即线上队伍和线下队伍。

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管,对于网络中对本校师生

“线上队伍”的各种表达要高度重视。因此成为实时关注网络

“线下队伍”舆论值守者。与此同时决不能忽视了的建设,很多

突发事件往往就是线下得不到充分解决才被网络发酵。

“扑下身子”其次,以的姿态完善沟通机制。如果我们缺乏

沟通,或沟通的信息量不足,谣言随即四起并发突发情况,投机者乘虚而入从而酿成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最佳时机的错失,

“扑下身子”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所以真正的沟通必须要以

的姿态,去和矛盾的另一方去沟通。这种沟通不仅仅是“大门

,敞开,欢迎来访”而是要细致的深入到矛盾另一方,做好换位

思考。建立沟通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及时,因

此必须注意到比信息流更重要的是信息源。与此同时与媒体的沟通,尤其是与自媒体平台的沟通尤为重要,并进一步提升对外宣传部门的水平。并及时和学生家长保证信息畅通,向家长及时发布信息,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拖泥带水”第三,要杜绝的控制机制。突发情况的控制是高等学校中一项难题,也是体现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方面。准备充分的应急预案,规范实用的应急流程,可以从系统级上就具有有效的控制力。判断好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基础。另外分析事件的原因,明确主要责任部门更是关键。对于事件中的主要当事者及责任者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开展工作,协商沟通是必须的,解决办法也要干净利落。主动权把控好了,就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厚者仁心”。在特殊情况得第四,以的思想做好“康复”到有效控制之后,并不代表着事件的结束。最终后果有时会被被忽视,对于这同样重要的最后一环,我们需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突发事件结果评估机制,拿出科学的,可行的措施,并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二是建立突发事件事后恢复后机制,尽快恢复大学校园正常秩序,消除因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塑学校形象和声誉。三是加强心理干预,优先消除教师和学生顾虑,在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四、总结*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谈到要促进有序发展”

。*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讲道:培养什系,促进公平正义”

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WangD,FengSQ.TheConstructionofUniversityEmergencyResponseMechanismundertheNetworkEnvironment[J].Advanced

MaterialsResearch,2014(926-930):2237-2240.

[2]J].求索,2011(10):86-87.刘社瑞,唐双.自媒体时代微博舆情演化与应对策略[[3]“实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蒲蓬勃,陈福刚,裴国栋.“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的与高效性[211-212.

TheConstructionofEmergencyMechanisminCollegesand

UniversitiesintheEraof“Self-media”

PUPeng-bo,GAOLin,PEIGuo-dong

(Shand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anShandong271000,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developmentofChinahasenteredanewera.AndtheInternethasenteredthe“+era”.Thecontra-dictionsofvariousproblem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emerged,andvarioustypesofself-mediaAPPshavetakenadvantageofthetrend.Intheenvironmentofrapid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thesuddensitu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easilytransformedfrommediapushtonetworkgroupevents,whichmakesthesituationmorecomplicated.Howtosci-entificallyrespondtounexpectedsituationswithoutfurtherdeterioration,andtoimprove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ieshas

becomeparticularlyimportant.

Keywords:mobileInternet;self-media;collegesanduniversities(责任编辑:章樊)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