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

2022-06-21 来源:乌哈旅游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1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非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三、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四、读中感悟

第 2 页

第 3 页

七、积累运用

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说说通过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抄写你认为写的好的词语或句子。 三年级上册《灰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正音:散,惹,渣,坚。 2.容易写错的字:惹,或,郊。

第 4 页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可惜:值得惋惜。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4.朗读课文,正音。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自然段。

1.在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请打开课本第118页,请大家小声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笔画一画。 2.全班讨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爱它们。) 板:惹人喜爱

3.课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喜爱的? 出示句子: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

第 5 页

灰雀惹人喜爱。)

4.指导朗读句子(1)。

5.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至最后。

1.师:灰雀这么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课文还写了哪些人喜爱灰雀? 板:男孩

2.仔细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最后,特别是小孩说的话。

思考: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3. 全班讨论:

(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③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④“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板:“没看见”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第 6 页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指导朗读句子① 4.指导朗读对话。 (1)同位分角色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5.小声自由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灰雀回来的?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板:果然。

第 7 页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6.质疑。 7.总结全文。

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第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