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为什么早稻田大学有反骨精神?
从早稻田大学创立的过程里我们可以找出这座私立大学的精神是如何形成的。我常想,我们的大学在其创立之初,精神扎根在哪里呢?
Tags:早稻田大学 | 反骨精神 | 在野精神 | 大隈重信 | 小野梓 | 高田早苗
说起早稻田大学,人们就会联想起“反骨精神”,“在野精神”。这种精神源于大学的创始期。而且它最初建校的目的就旨在“脱离官场的独立”。
——编者语
众所周知,早稻田大学的创立者是大隈重信。然而却很少有人知晓,“出钱而不建言”是贯穿大隈一生的立场。在早大(对早稻田大学的简称)建校25周年以前他不曾在此任职,至死也从未掌握任何实权。历史学家佐藤能丸说,作为政治家的大隈重信始终和早稻田保持距离,亲自证明了“学术的独立”这一建校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和如今一脉相承的早大校风密切相关。
最初,大隈为什么要创建学校呢?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东京专科学校创立于1882年。而前一年身为参议的大隈被政府革职。这一年,发生了“明治14年政变”。
“大隈是有先见之明的,他主张以政党内阁制为基础制定即时宪法,实行总选举并开设议会。”(以下括号内的内容均为佐藤所言) 然而,萨长藩阀对这些进步的主张表示反感,并以北海道开拓使出售公有物品事件为契机将大隈免职。
“大隈是有理想的,那就是要让日本成为一个立宪国家。在政治斗争中失利并下台的大隈向目标迈进。首先,他和一同下台的同伴们联合成立了立宪改进党并出任党首。随后他考虑到必要要培养立宪国民,因而创立学校。这就是他左手政党,右手学校的构想。”
1882年东京专科学校建校。然而,大隈重信的身影没有出现在开学仪式上。“大隈想要让学术从政府和政党等的权利斗争中独立出来。为了昭示他的这种理念他敢缺席开学仪式。”
然而在世人看来,被政府驱逐的大隈是为了培养能够为自己的政党服务的党员而建立了这所私立学校。“五年前(即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西乡盛隆创办的学校的学生们成为了战斗的主力军。政府很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因此,从建校的准备工作开始政府就派出密探四处查探,对其进行了各种阻挠。
大隈重信在早大公开演讲是在建校15年后。当时早大终于不再被认定为“谋反者的培养基地”。即使如此,大隈也没在此任职,直到他从政坛隐退以后,早大建校25周年的时候才出任大学校长。佐藤说,“大学校长,只是个名誉职位,并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实权。”
那么是谁在经营着早大呢?是那些认同“创建新大学”这一理想的年轻人们。其中的中心人物是小野梓,在大隈组建立宪改进党之时他曾担任参谋一职。建校之时,他年仅30岁。他完成了建校的各种具体工作,打下学校的基础,并在开学仪式上代替大隈提出了“学术的独立”这一宣言。之后他教授财政论,宪法论等课程。“在政治和学校两方面上,小野都是大隈最重要的参谋。可惜的是,他在33岁之时死于肺结核病。”
小野死后,高田早苗成为新的领导人,并在之后成为第一任校长。建校之时,高田年仅22岁。当时他刚刚从致力于培养官员的东京大学毕业,可是他却放弃了有高薪保证的
仕途,投身东京专科学校的设立。
在某一点上,东京专科学校是一所划时代的学校。那就是,它用日语授课。
“当时日本的高校只有公立东京大学,司法省发学校,札幌农学校和工部大学校这四所。每一所都由外国教授和日本教授用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 现在看来可能难以置信,可是在当时如果在大学入学以前没有在英语学校好好补习语言的话,是很难听懂大学课程的。
“在东大接受外语教育的高田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向大隈和小野说明了日语教育的必要性。”用于学习外语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足以用来培养实现国家近代化领导层了。以“反东大”为起点的东京专科学校,在脱离外语教育这个意义上来讲实现了“学术独立”,它与公立的东京大学划清界限,作为一个致力于培养人才的实际型学校而引人注目。
东京专科学校在1902年更名为早稻田大学。在法律上仍旧是一个专科学校。高田为了使它获得和公立大学同等的地位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20年,在建校37年以后,作为“大学”的早稻田大学终于诞生。
另一方面,重返政坛的大隈重信在1898年和板垣退助组建了宪政党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达成,实现了日本最早的政党内阁政治。随后虽然曾一度退居政界担任早大校长,但他在76岁之时被的请出山再次担任内阁总理达成一职。“大隈虽然曾两度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但坦白来讲,他作为首相并未带来好的结果。但是国会议事堂的中央大厅里矗立着大隈的雕像。他是推动日本立宪政治的最大功臣。”
作为政治家他打造了国家之“器”,于此同时,他又创办学校培养用以填充“器”的人
才。大隈认为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政治和教育都是必要的,而且他们要彼此独立。这一主张无疑是领先的。
创立之时它讴歌的“学术的独立”就是不屈从于权力的反骨精神。而且从建校之初一直到被认可为“大学”的漫漫长路,也是一段从“在野”向中央挑战的历史。为什么早稻田大学有反骨精神?答案就在其创立之时。
注:
1.北海道开拓使:日本实施北海道开发及行政事务的政府机构。1869年设立,从事西洋农业的引进,煤矿开采,屯田兵的设置等。1882年废除。
2.西南战争:明治十年(1877)日本政府讨伐鹿儿岛士族叛乱的战争。保守派士族首领西乡盛隆失败后自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