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铸造车间炉前的操作与控制

铸造车间炉前的操作与控制

2023-11-07 来源:乌哈旅游
铸造车间炉前的操作与控制

一. 灰铸铁的孕育处理:

1. 目的:①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 ②改善断面均匀性

③控制石墨形态,减少过冷石墨,获得A型石墨 ④适当增加共晶团,促进细生状珠光体形成 ⑤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加工性能

2. 实际操作

灰铸铁的孕育加入量一般0.3%-0.4%,过高易出晶间缩松、渗漏 灰铸铁孕育要求:

①合理的化学成分,较低的碳硅成分(高牌号)如:C=2.8-3.2%,Si=1.0-1.4% ②适当的过热温度(如高于1450-1470℃) 灰铸铁在出铁槽随流孕育,出完铁适当搅拌 二. 球墨铸铁的炉前处理: 原材料不在此讨论

球化处理包:深度与直径比1.5:1(细长包)。浇注线的方包

1. 实际操作:打堤坝,球化剂放在出铁方向背侧,覆盖好(一次孕育剂及覆盖剂),捣实;出铁尽快,球化反应尽量晚,可二次出铁。出铁后扒渣。撒二次孕育剂,搅拌,覆盖好,防止“回硫”。起吊。出铁量要准,球化剂要干净,块度适当大小,冲天炉铁水加入1.5%,电炉铁水加入1.3%。浇注时最好三次孕育。

球墨铸铁的孕育加入量一般0.9-1.0%(0.6+0.3+0.1)防止“球化衰退”和“孕育衰退”

试样及本体取包尾铁水

球墨铸铁生产难在控制球化率(球化级别)和伸长率

三角试片的控制与观察:

1. 三角试片用于快速检查铁水的碳当量(C、Si含量)

CE=C%+1/3(Si+P)%

厚薄不一样,尖端白口宽度代表碳当量高低,还检查孕育效果(以及忘了孕育) 注意尽量操作一致:①砂型干湿②取样深度(100-300mm,搅一搅)③铁水温度(温度低,白口大)④试样入水温度,暗红色(约600℃),嘶嘶声⑤薄壁件试样尺寸:25X12.5X120mm,白口宽﹤6mm 2. 白口、麻口形态不似图示一样 白口宽度与铸铁牌号的关系表

牌号 白口宽度(mm) HT100 0-1 HT150 1-2 2-3.5 HT200 铸铁壁厚(mm) 孕育前白口宽(mm) 孕育后白口宽(mm) 8-15 3-4 HT250 15-35 6-12 5-7 35-60 6-8 8-15 4-6 HT300 15-35 8-15 7-9 ﹥50 9-11 8-15 4-6 HT350 15-35 9-20 7-11 35-60 11-13 3. 球墨铸铁三角试样特值表

内容 外形 球化良好 上表面及侧面明显缩瘪、边缘呈圆角 银白色,组织细密 断口 断口中心有缩松 尖角可见白口 清脆似钢声,音频较高 遇水有H2S气味 球化不良 无缩陷,边缘棱角清晰 暗灰色粗晶粒或银白色断面分布有细小黑点 无缩松 尖角无白口 低哑 遇水无臭味 敲击声 气味 三. 熔炼过程注意事项:

1.炉料要干净 2.快速融化 3.不要“棚料” 4.不用铁水烫包

五.E型石墨的控制:

制动盘出现E型石墨的原因和控制

1. 铸件薄,冷却速度快(同样铁水,用树脂砂型则无E型石墨;同样铁水,浇厚大件则无E型石墨)

2. 碳当量低,在保证机械性能条件下,碳当量尽量高(尤其是碳当量) 3. 孕育处理很重要

4. 炉料要求:干净、锈少、无油及冷却液、熔化快、早浇注 5. 气体的影响:氧的影响

在氧化性气氛中熔化w(C)=3.39%-3.46%、w(Si)=1.38%-1.58%的灰铸铁,氧含量可由11x10-4%提高到100x10-4%,奥氏体析出温度提高约10℃,共晶转变温度也下降,奥氏体充分发育,导致D型和E型石墨生成。一些试验也提出,氧有促进D型和E型石墨生成的作用。

氧含量对铸铁组织的影响比较显著。亚共晶铸铁含氧量由(3-5)x10-4%增加到200x10-4%,铸铁组织按以下顺序逐渐变化:含(3-5)x10-4%溶解氧时为白口组织,无石墨→反白口组织→点状石墨→E型共晶石墨→B型石墨→A型石墨((20-40)x10-4%,溶解氧)→B型石墨→E型共晶石墨 →(反白口组织)→白口组织((100-200)x10-4%%,溶解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