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树林——又称种子林、采种母树林,是在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划定,加以去劣间伐等培育措施,以采种为目的的林分。
种子园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的穗条和种子培育的苗木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生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种子的场所。
采穗圃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的,是为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种条和种根而建立的良种繁殖场所。
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
生理成熟—种子成熟过程中,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胚具有发芽能力时,即达到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 体内营养物质积累结束,外观具备成熟的特征。 生理后熟 有些树木的种子形态达到成熟,但胚还未成熟,需经过一段时间胚才达到成熟的现象。
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安全含水量——贮藏时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含水量
种子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催芽:通过人为措施,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打破休眠状态,促进种子发芽。
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
林种 是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通常按照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来划分。 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来表示。 种植点配置 是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
人工林树种组成 是指构成林分的树种组成及其所占的比例。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叫单纯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叫混交林。 主要树种
栽培目的树种(或经济价值高,或防护效能好),一般为优势树种,林分生长中后期占据第一林冠层,数量上一般占较大优势 伴生树种
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的乔木树种(辅佐、护土和改良土壤等),多为中小乔木,林分生长中后期占据第二林冠层,数量上一般不占优势 混交比例: 指造林时各混交树种所占的百分比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各个树种比例大于10% 立地条件类型*
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抚育采伐: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分的森林培育措施.
皆伐 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期内一次全部伐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有的保留部分母树),并于伐后采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恢复森林的一种作业方式 渐伐 不是将伐区上所有林木一次伐光,而是在较长期限内分2次或多次采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
植生组混交:在一小块地内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距较远的密集种植另一树种的小块状地混交
种子批: 同一树种或品种,其产地的立地条件,母树年龄或龄级,采种时间和方法大致相同,种实在调制和贮藏方法相同,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种子.
大小年现象: 林木进入成年期后开始结实,但很多树种结实量并非每年保持一致而是各年间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年份结实量多,有的年份结实量中等,有的年份甚至不结实,并且种子质量也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把结实多的年份叫做大年,结实中等的叫做平年,结实少甚至没有产量的叫做小年,林木结实量的这种波动称为大小年现象.
人工整枝: 人为地除去树木下部的枯枝及部分活枝,使其形成良好的干形和无节或少节的良材.
自然整枝: 幼林郁闭后,处于树冠基部的枝条因光照不足逐渐枯落的现象.
1. 条播,点播,散播等三种播种方式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1. 条 播 适用于一切中、小粒种子。
播种方向:为了使苗木受光均匀,一般用南北向。 播幅宽度:一般为2—5厘米。
优点:苗木受光均匀,通风良好,在苗木生长过程中便于在行间进行土壤管理和苗木抚育和保护等作业,苗木生长健壮。 2.点 播 一般只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橡子、板栗、油桐、油茶、山杏、银杏等。 少数珍贵树种,种子即使很小,也常采用点播。 3.撒 播
一般只用于极小粒种子如杨树、桉树、悬铃木、岂木、柳树等。
撒播单位面积产苗量较高,但往往存在着用种量大,间苗费工,通风透光条件差,苗木易产生分化,抚育管理不便等缺点。
2. 何谓择伐,择伐的选用条件?
择伐: 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地在林分中单株或群状地采伐达到一定径级或一定特征的成熟木的主伐方式。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的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是异龄复层林。 择伐作业的选用条件
①最适用于由耐荫树种所形成的异龄林 ②由耐荫性不同的树种构成的复层林,针阔混交的复层林以及有一定数量的珍贵树种的阔叶混交林,都只能采用择伐
③雪害与风倒严重的地区,采用采伐强度小、间隔期短的单株择伐,可以减轻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采伐后引起沼泽化或草原化的林分,采用择伐则可防止林地环境恶化。 ④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与森林旅游区的大面积森林,为了维持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效能,以及其风景价值,只适宜采用小强度的择伐
3. 简述混交造林中如何进行混交树种的选择?
选择树种的原则: 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应与主要造林树种协调一致。
1. 混交树种应具有与主要树种不同的生态要求,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根系类型,以便使各树种
关系协调.
2. 混交树种不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3. 混交树种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最好耐火和抗病虫害
4. 混交树种最好与主要树种大体在预定的轮伐期内同时成熟,以便合理组织立伐更新,降低
木材成本
5. 混交树种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以利采种育苗,造林更新,以及调节种间关系
后迅速更新
4. 简述人工造林过程中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 栽什么树容易成活,生长快,利用率最高,效益最好,不仅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而且也影响到新造幼林的速生丰产和防护效益的发挥。因此,因地制宜地选好造林树种,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原则:
1.造林树种必须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 2.造林树种又能最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 3. 定向培育原则 4. 适地适树原则 5. 可行性原则 6. 稳定性原则 7. 经济学原则 8. 林学原则 9. 生态学原则
5. 简述高低床的规格,优点和应用条件? 高床
① 优点: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床面不易出现板结;步道既能用于灌溉又可排水。
② 缺点:作床和苗期管理比较费工。 ③ 适应地区
对易积水的圃地,降水量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④ 适应树种: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感的树种
如落叶松、杉木、柳杉、马尾松、红松、云杉、冷杉、油松等多种针叶树和部分阔叶树种
⑤ 规格:
床面比步道高10—30厘米。床面宽度90厘米左右为宜,步道宽度50—60厘米。苗床的长度10—20米。
低床 , 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 ●规格:苗床一般低于步道15~25cm;床面宽度为1~1.5m左右,步道宽度为40~50cm 左右,苗床的长度与高床基本一致。
●优点:做床比高床省工,蓄水保墒性能好,灌溉省水。
●缺点:灌溉后床面易板结,防碍土壤的通透性,要及时松土,起苗比高床费工。
●适用条件:保水性能较高床好,广泛应用于降水量较少,无积水的地区;适用于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不严的树种。
6. 简述苗木密度的作用规律,以及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 作用规律: 1.冠幅生长:随密度增加,平均冠幅减少 2. 树高生长:取决于密度范围,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
3.胸径生长: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密度越小,直径越大 4.单株材积生长:不同时期,树种影响不一样 5.林分干材产量 6.林分生物量 7.干材质量
8.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
原则: 经营目的,造林树种,立地条件,经营条件,培育技术措施,经济因素
7. 简述无性繁殖的优缺点及种类?
优点:繁殖量大,根系完整,生长健壮,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提早开花结实
缺点: 容易变异,不利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征,方法不简便,根系没有实生苗发达,寿命叶相对短些
种类; 分株,压条,埋条,扦插,嫁接繁殖,快繁,植物的无融合生殖
8. 育苗的方法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各有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苗床育苗 优点: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土温较高,床面不易出现板结,步道既用于灌水又可排水 适用条件:
高床:对易积水的圃地,降水量较多或气候较寒冷的地区。要求排水良好,对土壤水分较敏
感的树种
低床:应用于降水量较少,无积水的地区;适用于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不严的树种。
2. 大田育苗 应用条件:
适合于大量播种,容易发芽、出苗快的种子 优点:
便于使用机械,节省劳动力,效率高,苗木质量高。但产苗量较低。 3. 高垄作业
优点:垄上的肥土层厚,土疏松,通气条件较好,垄的温热情况好,垄距大通风透光较好,
苗木根系发达;便于灌溉和排水实行机械化生产,产量低。 适用树种:不耐水淹的速生树种
9.简述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1.选地适树 2.选树适地 3. 改地适树 4. 改树适地 方法:1.单因子对比法 2. 立地类型对比法 3. 多变量分析法
10. 简述苗圃轮作的方法?
1. 不同树种间苗木的轮作 将没有共同病虫害的和对土壤要求有所不同的树种苗木进行
轮作,可以防止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2. 苗木与农作物的轮作 将苗木与农作物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
并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
3. 苗木与绿肥,牧草轮作 此法多用于土地面积较大,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的地区
论述题:
1. 典型的和实践中的渐伐更新各有几个步骤?渐伐更新的优缺点是什么,渐伐更新的应用条件?
渐伐的过程分为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和后伐 渐伐的评价 ⑴优点
①有丰富的种源和上层林冠对幼苗的保护,比皆伐法的更新更有保证,且幼苗分布均匀 ②形成的新林,是发生在采完老林之前,缩短了轮伐期,同时在山地条件下,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和水土保持作用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③有效地利用优良林木增加生长、提高木材利用价值的能力 ④具备有条不紊的优点
⑤采伐后的剩余物较少,遮荫条件下容易分解,减低了火灾发生的危险性。 ⑥具有美学价值 ,可持续经营 缺点
①采伐和集材时对保留木和幼树的损伤率较大,同时也不利于采伐和林地清理 ②渐伐中的采伐、集材费用均高于皆伐
③渐伐是分2~4次将成熟木砍完,每次采伐木与保留木的确定以及采伐量的计算,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④林分稀疏强度较大时,保留木由于骤然暴露,容易发生风倒、风折和枯梢等现象,尤以一些耐荫树种较为严重 .选用条件
①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应当实行渐伐
②在山区条件下,坡度陡,土层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或具有其他特殊价值的森林,以渐伐为宜
③渐伐的采伐次数和采伐强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强喜光树种外,可以适用于任一能成材树种
④当林冠下更新的幼树较多、上层木限制幼树生长时,采用渐伐可取得较好的成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