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SWOT理论的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WOT理论的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02-02 来源:乌哈旅游
基于SWOT理论的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摘要:应用SWOT理论分析工具,可以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维度管窥到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有助于相关政策和制度措施的制定落实。

关键词:SWOT理论 旅游产业 发展现状 秦皇岛

秦皇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特别是改革开以来,秦皇岛被确立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相关政策的推动和促进之下,秦皇岛旅游业逐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年来,秦皇岛将旅游业提升到强市立市的战略高度。尤其是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秦皇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得到了进一步保证。然而,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于继续提高。应用SWOT分析工具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全面把握秦皇岛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优势是秦皇岛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识别能够为秦皇岛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地域优势。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旅游甲级城市和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是多项改革、创新和服务的国家级试点城市,也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纽带,能够在河北沿海地区的未来加速崛起中必将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

2、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指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政策措施。《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等重要规划,都有关于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目标、愿景和方式的描述,为秦皇岛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高校资源优势。秦皇岛拥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3所高等院校。较为庞大的高校群体为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科研支持和技术支持。

4、科技创新优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稳步深入推进,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一些科技及其创新资源会逐渐向秦皇岛转移,有助于增强秦皇岛的科技创新能力,如果这些资源被合理流入到旅游产业,必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如此,秦皇岛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

二、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劣势主要是制约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专业人才资源缺乏。从人才供给上来看,尽管很多驻秦高校都开设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但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很多不在秦皇岛就业,难以满足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别是解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短缺问题。从现有人才结构上来看,秦皇岛市的劳动力较为充裕,但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继续提升,且人才专业技术结构亟待优化。

2、发展理念缺失。专业人才资源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旅游业发展理念的提升。目前,多数秦皇岛旅游企业的发展意识较强,但是发展理念较为保守,旅游产业链尚未真正建构起来,旅游业产业附加值亟待提升,且对于秦皇岛在日渐激烈的旅游业竞争态势中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缺少系统思考,各旅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水平也需要快速提升。从与外部关系来看,秦皇岛与京津、东北三省、华北省区以及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需要拓展。

3、管理模式滞后。发展理念缺失必然会影响到管理模式的采用。从整体上看,秦皇岛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粗放色彩较浓,高效集约模式利用不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秦皇岛没有全国知名的旅行社,因而在相关产业的整合上力不从心,很难有大的作为,尽管一些地方知名的旅行社与国内省份、城市广泛开展了合作联系,但合作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

4、管理创新氛围不浓。表现为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

者理念缺失和社会各方参与管理创新热情不够;体现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不多。近年来,秦皇岛市委专门成立博士专家联谊会,发挥地方各类专业人才的聪明才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一些知名专家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为旅游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但反映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学术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三、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识别机遇有助于明确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秦皇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主要包括:

1、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秦皇岛第三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有数据显示,2011年,秦皇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6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3.38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0.7%。秦皇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国民文化需求扩大。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满足了物质需求,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丰富化。作为一种直接指向人的精神需求领域的高层次需求,旅游需求\"充满了对人性的眷顾、依恋、赞扬与关照\",其\"所力图创建的是符合人性、凸现人性关照人性化了\"的精神需求世界。据官方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6.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32.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国民文化需求的提升,有助于秦皇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产学研深度结合。2013年5月17日,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田向利同志在燕山大学主持召开了驻秦高校协同发展协调会。田向利书记等领导与驻秦高校的院校负责人,围绕秦皇岛市人才培养、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向驻秦各高校征询意见和建议。协调会旨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2013年6月27日,秦皇岛市召开驻秦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项目及人才对接会。10家驻秦高校、4家科研院所和50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120余人参加了对接会。这些举措必然会加强高校与秦皇岛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威胁分析是对秦皇岛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破坏性因素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

1、秦皇岛旅游业整体实力不强。尽管秦皇岛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规模、发展实力、发展品牌和发展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与同批沿海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为明显。此外,旅游资源的挖掘力度、旅游环境的优化程度和旅游发展的研究水平也亟待加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果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对秦皇岛旅游业持续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威胁。

2、旅游业竞争日渐激烈。2013年3月7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旅游业竞争力报告》,在140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瑞士、德国和奥地利的旅游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三,中国的排名为45位。各国在旅游资源利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从国内来看,各省市之间的旅游业竞争态势也日渐激烈,秦皇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必须冷静面对,主动适应竞争态势,否则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发展优势。

3、秦皇岛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有学者认为:目前多数秦皇岛旅游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经营机制,整个旅游行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经营过于分散,风险意识偏低,营销手段比较单一,管理比较落后,因此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1}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游客越来越从对消费价格的关注转向对服务质量的关注,而旅游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反映旅游企业的实力。由于实力不强造成消费者旅游满意度下降的格局得到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到秦皇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注释:

{1}王娜.河北秦皇岛市旅游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1:20-21

2、缺乏专业的茉莉花旅游人才

过去很长时间,广西省内仅仅是依托茉莉花的生产基地和基本的产品开发吸引观光者,增加收入,不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没有积极引进专业的茉莉花生态旅游开发人才,因此,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茉莉花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熟悉茉莉花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旅游过程中熟练掌握茉莉花文化和当地茉莉花发展状况的讲解员,更需要专业的茉莉花种植和开发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失阻碍了茉莉花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3、市场竞争激烈

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首先,在茉莉花的种植上,在我国南部的一些省份比如云南,也在大力推广,并且云南省作为种植花卉的大省份,有多种花卉品种,很多游客去云南省可以欣赏到多个花卉品种。云南省茉莉花的种植发展正在蓬勃发展。其次,我国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在不断开发和增加,给了旅游者更多的选择[7]。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求广西省茉莉花生态旅游项目必须注重其特色的开发。

4、没有形成茉莉花旅游品牌

广西省的茉莉花生产和加工非常出名,也能为当地区域带来很多的经济收入,但是在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特的茉莉花旅游品牌,缺乏系列的规划,现有的旅游项目开发和进展比较单一和零散,很多旅游项目都是茉莉花农自己开发的。观光者来到广西,是为了欣赏茉莉花,参加特色生态旅游的人较少。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依旧有待提升,对茉莉花文化内涵及产品开发的宣传不够,缺乏知名度的茉莉花生态旅游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塑造。

四、改善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的对策

1、积极开发茉莉特色旅游项目

广西省茉莉花生态旅游通过对旅游市场的研究和调查,注重各种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广西省内,依托茉莉花的发展可以进行生态观光游、养生保健游、休闲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多种旅游项目,生态观光游可以在游客进行生态观光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茉莉花知识,养生保健游让游客体验茉莉花养生理念,休闲体验游让游客感受插花艺术、栽培等多种技艺,民俗文化游让游客体验深厚的茉莉花文化,观光者通过自己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旅游项目。多种旅游项目的开发,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一个地方多种旅游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让旅游项目丰富,并且独具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弘扬茉莉花文化,也能增加本地区的经济收入[8]。

2、加强茉莉花旅游人才培养

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因此对茉莉花旅游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茉莉花生态旅游人才包括旅游项目经营管理人才、花卉管理人

员、花卉种植专业人员、旅游导游人员、文艺表演人员等多方面的人才,对广西省内种植茉莉花的花农要加强技术培养,提升文化素养,让其不仅仅注重花卉的基础种植工作,也要精心思索开发途径。对部分人员加强培训,让其增强多方面的技能。对于文化较高的人员,加强茉莉花文化知识的渗透,这能够有效地提升游客的情感体验。对于文化素质较弱的人员,加强服务水平和技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大力引进高端旅游项目的开发人才,辅助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3、注重茉莉花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广西省内茉莉花的大量种植,很多花农一直致力于茉莉花特色产品的开发,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技术,才能吸引到源源不断地游客,让发展之路更加宽阔。茉莉花茶是典型的加工产品,而且已经普及到很多人的生活中,但也缺乏一定的创新力度。在茉莉花茶的推广过程中,可以增加茉莉花茶的茶艺表演艺术,注重茉莉花茶工艺品的开发,让游客享受表演、品味花茶,也能购买可以带走的茉莉花茶产品。同时,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香料来源,可以做成香水、香枕、化妆品、艺术品,茉莉花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可以做成健康的保健品、药品,供游客的选用[9]。

4、形成产业链条

当地对茉莉花的加工和开发都是零散的,不能和其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花农仅仅是种植茉莉花,很多加工和开发过程都是由一些企业完成的,甚至是外地的企业,花农作为最基础的资源提供者,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得不到较大的经济收入。很多企业却在茉莉花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获取了较大的价值利润。因此,应该注重当地茉莉花产业链条的开发,增加当地人民收入的同时,这样也能够让很多游客在一个区域内欣赏、体验到更多的内容。当地的茉莉花生产产业形成链条,也能够形成更加集中的产业发展区域,有利于扩大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

五、结论

广西省茉莉花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因此,应该积极抓住机遇,注重其产业链条的延伸建设,推动茉莉花产业的多功能发展。目前,在很多区域中,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给本地区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最终促进综合经济的发展。广西省在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建设中,应该以当地的实际条件为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形成茉莉花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域。

>参考文献:

[1]区路基.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3(15):411-414.

[2]张中波.广西横县茉莉花旅游开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6(12):19-22.

[3]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4]周莹婷.南宁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5]郑伙銮.仓山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