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会计核算方法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论会计核算方法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2021-03-20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摘要】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税 筹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必然,文章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的选择入手,就如何成功地进行企业纳税筹划做一些探讨。 平 3、纳税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 资金、成本、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 纳税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 既要熟知会计准贝 、会计制度,更要熟知现行税法,要按照税法 【关键词l会计核算纳税筹划运用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无论什么样的企业,从其 本身利益出发,总是希望能少缴税,而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必定 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所以,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 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纳税节约的纳税筹划活动势在 必行。 一要求设账、记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计税和填报纳税申报表及 附表,从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 4、纳税筹划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 惠政策,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尽管在 、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必然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自身的 经营或投资活动的适当的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的经营的前提下, 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标。税收筹划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 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成功的纳税筹划的前提是纳税人应熟悉和通晓税收政策法 主观上是为了减轻税负,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的经济杠 杆作用下,逐步走向了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 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 配置。 5、从长远来看,纳税筹划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从近期来看,可能减少了国家的税收 件的完整,把运用税法进行纳税筹划作为~种自身发展的内在 收入。但从长期来看,则有利于国家对税源的培植,减轻了企业 需要。由于纳税人主动地对税收政策法规和国家税收政策的学 的税负,企业有了活力,竞争力提高,从长远和整体上看,企业发 习和运用,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必然得到提高,税收法制观念必然 展了,收入和利润增加了,税源丰盈,国家收入自然也会增加。 得到加强。 6、纳税筹划有利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2、纳税筹划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纳税人的纳税筹划可以促使税务当局及早发现现行税制中 律、法规,并准确掌握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保持各种账目资料文 纳税筹划可以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费用,还可以防止纳税人 的缺陷和疏漏,依法定程序进行更正、补充或修改,从而使税收 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1、存货计价方式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陷入税法陷阱。税法陷阱是税法漏洞的对称。税法漏洞的存在, 给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而税法陷阱的存在,又让纳税人不 得不小心,否贝 会落人税务当局设置的看似漏洞或优惠、实为陷 阱的圈套(这也是政府反避税措施之一;有时也不是政府有意为 在存货计价方式的筹划中,要选择能使成本最大的计价方 之,是因为税法的复杂性)。纳税人一旦落进税法陷阱,就要缴纳 式,将成本调到最高位,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而言,将更有利 更多税款,影响纳税人财务利益。纳税筹划可防止纳税人陷入税 于企业减少税基,减轻税负。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应选择 法陷阱,不缴不该缴付的税款,有利于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 后进先出法对企业存货进行计价。 728《当代经济}2008年第3期(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般而言,原材料价格总是在不断上涨,宜采用后进先出 方法对企业的税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采用不规则摊 法。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应选择先进后出法对企业存货进 行计价。例如,家电、汽车经销行业。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 宜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以避免 销方法的企业,由于会导致成本忽大忽小,利润时高时低,如果 撞上累进税率临界突变点,就有可能加重企业税负,不足取。通 常『主7兄下,平均摊销法由于可以“削山头”平均利润忽高忽低,往 往可以最大限度抵减利润,减轻税负,是跨期摊销费用的理想方 法。如果不考虑费用摊销时利润本身忽高忽低,也可反其道而用 之,采用不规则摊销方法,以“削山头,填山谷”,实现长时间整体 税负最轻。 三、搞好会计核算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纳税筹划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各期禾岍闰忽高忽低,造成企业各期应纳税额上下波动,避免因刚 性的税收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由于某种核算方法一经选定就不 准轻易变更,所以企业在存货计1介方法选择的筹划中,应进行充 分的市场调查,多方搜集准确的信息资料,并在科学预测分析的 基础上,对今后物价走势做出一个客观、理眭、准确的判断,用多 种存货计价方法计算出多组数据,然后选择一种最有利于自身 “成本扩张”的存货计价方案。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纳税筹划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合法性,即纳税筹划方案不 能违反现行的税收制度,不能违背立法意图。因此纳税筹划人员 (1)折旧期限选择中的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对于创办初期 在设计纳税筹划方案时,要充分了解本国的税收制度以及其他 且享有减免税优惠待遇的企业,一般应延长折旧年限,以使更多 国家的税收制度,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纳税筹划在合法 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的成本中,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对 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要付出一定甚至很大的代价,这就与企业 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一般应缩 财务管理的目标相违背。 短折旧年限,加速成本回收,使利润后移,在延期纳税中获取资 金的时间价值。 2、纳税筹划应加强与税务部门联系 纳税筹划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地税 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纳税筹划,由于许多活动是在法 律的边界运作,纳税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 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比如纳税筹划与避税的区 别等,况且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 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从事纳税筹划应在正确理解税收政 策的规定性的同时,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 具体方法。事实上,如果不能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 者纳税筹划方案不能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就难以体 现它应有的收益。 3、纳税筹划应加快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 (2)折旧方法选择中的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在比例税制 下,如果预期所得税税率不变,则选择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获 得延期纳税的好处。我国目前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33%。 可视为应纳税所得额一般大于10万元的企业的固定比例税率, 这些企业应选择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在累进税制下,则宜采用 直线法,可以防止后几年出现利润“山头”撞上累进突变的高税 率,从而减少企业纳税。在我国,如果是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 元或者10万元右左摆动的企业,则应小心撞上两档照顾h生税率 (18%和27%)的临界点,这些企业应选择直线法计提折旧。 3、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税法和财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期限赋予企业一定选择 空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摊销期限将无形 资产摊人成本、费用中。在企业创办初期且享有减免税优惠时, 企业可将资产摊销额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计入企业成本、费用 中,从而获取税收收益。而对于正常生产经营期的一般企业,则 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 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 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具备对经济前景的预测能力、 对项目统筹谋划的能力、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协作能力等素质, 还必须具有遵纪守法、诚信自律的职业道德,否则就难以胜任该 以选用较短的摊销期限,加速无形资产的成本回收,抑制企业未 项工作。因此,企业要想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提高纳税筹划的 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成功率,重视企业内部纳税筹划人才的培养,提升企业会计人员 , 延期纳税。 4、坏账损失账务处理方法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的素质势在必行。 我国现行税法和财务制度均规定,企业在进行坏账损失的 账务处理时,可以选用直接冲销法,也可以选用备抵法。但这两 种方法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不同。采用备抵法可以当 期扣除项目,降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负 担。即使两种方法计算的应纳所得税数额一致其影响也不同。 由于备抵法将应纳税款延期缴纳,等于享受了国家一笔无息贷 ,总之,随着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企业被推向了在全面税 收约束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通过合 法的途径,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在诸多可选的纳税 方案中择其最优,以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这已成为企业 经营理财的行为规范和出发点。因此研究如何搞好会计核算的 纳税筹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款,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这就实现了通过税务筹划获取资金 时间价值的筹划目标。 5、费用处理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费用列支中的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从成本费用核算的角 度看,利用成本费用的充分列支是减轻企业税负的一个重要手 段。因此,在遵循有关税收规定的前提下,企业应将发生的准予 扣除的成本费用应支尽支,应列尽列。费用摊销方法选择中的企 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对于跨期摊销的费用采用不同的费用摊销 【参考文献】 [1]郑贵华:如何提升企业税务筹划能力UJ.财务与会计,2004(5) ]宋洪祥:宋洪祥纳税筹划讲座[z】.http://www.cpcfo.com,2006. [3]苏春林:纳税筹划[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张中秀:纳税筹划宝典[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计金标:税收筹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a52oo8年第3期(下)7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