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和..

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和..

2024-06-19 来源:乌哈旅游


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和中成药

一、龙胆泻肝丸中毒事件的启示

《 中国青年报 》2012年06月13日 11 版正式报道,台湾一起因长期服用中药龙胆泻肝丸(中毒者本人是一名中医师)而致尿毒症的患者,历经10年诉讼拉锯战终于打赢了官司,台湾士林地方法院判定科达公司所生产的龙胆泄肝丸其中含有马兜铃酸)须赔偿王韵凯1200万元新台币,其中包括医疗费用,劳动能力减损,精神抚慰金以及惩罚性赔偿金,台湾科达制药不仅名誉受损,其须赔付的金额还要按照自请求之日起每年5%的利息计算。而对王韵凯而言,这场诉讼已经让他“身心俱疲”。

事实上,早在1982年,比利时就发现这种来自马兜铃科植物的木通会导致肾病变。许多比利时妇女为了减肥服用中草药配方(含木通)的减肥药剂,后来纷纷得了肾衰竭。2000年,美国禁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一切中草药。

在中国大陆,新闻也开始披露同样的现象。让这名台湾律师印象最深的是,北京一位出身中医世家的老中医长期服用同仁堂生产的龙胆泻肝丸后也得了尿毒症。这位老中医说,与他同样行医的爷爷和父亲都有服用龙胆泻肝丸的习惯,最后均死于尿毒症。

“就连中医师都这样,到底有多少人受害而不自知?”这位律师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龙胆泻肝汤是历史悠久的中药老方子,本来没有毒性,埋下隐患的是其中一味药材“木通”。在药材市场上,木通主要分为川木通和关木通,虽然两者都叫“木通”,但前者不含任何毒性,后者却属马兜铃科植物,富含马兜铃酸 。法庭最后倾向荣总医院研究项

目的实验结果,认定台湾科达制药公司所生产的龙胆泻肝丸中确含马兜铃酸。

有关人士还专门介绍了台湾的《药害救济法》,这部法律旨在为那些被药品的不良反应所伤害,但不能确定事故责任人的受害人提供及时救济,救济金来自台湾卫生署设立的药害救济基金。“你不必通过诉讼,也就是说不管谁是谁非,只要证明受害者的问题是药物引起的,就有赔偿。”但从长远来说,更重要的是政府和药厂“从源头上对药品安全进行把关”,因为一旦发生了药物伤害事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药商和受害人陷入双输局面。

据新华社报道,在中国大陆,共有200多家药厂曾经生产过龙胆泻肝丸,致病人数约10万人。

二、哪些中药有副作用

一般人都认为,西药具有毒副作用,中药和中成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因此可以放心服用。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有些中药和中成药也有毒副作用,服用时必须谨慎。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草药在五千种以上,较为常用的也有五百种左右。其中大多数无毒或毒性不大,但也有一些毒性明显,甚至有剧毒。尤其是下列中成药,因其中有些含有一定的有毒成分或易致过敏物质,患者切勿盲目服用。

1、牛黄解毒丸:通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病。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服此类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含高含量雄黄,能导致慢性砷中毒;含大黄,有肾毒性、肝毒性。含有雄黄(硫化砷)、朱砂(硫化汞)的中药绝对不要吃,吃了当时不觉得异常,但砷、汞等重金属会在体内积蓄,排不出去,到一定程度就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

砷在化学上是类金属,但对人体的毒性与重金属相似,毒物学把它归为重金属。砷进入体内后主要在毛发、指甲、骨、肝和肾等器官沉积,难以排出体外,积蓄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等症状,可导致肝硬化、周围神经病、皮肤癌等。

2、黑锡丹、铅丹:对这些含铅的中成药,如果应用有误,不仅有可能危及身体健康,甚至会中毒。例如癫痫患者服用铅丹剂量过大时,会出现肌肉抖动、头晕目眩、步态不稳以及吐泻、血尿或便秘等症状。

3、三仙丸、安宫丸、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这类药物都含有朱砂(硫化汞),久服可导致汞中毒。如脑外伤患者长期服用安宫丸,会出现腰痛、少尿、血尿、蛋白尿,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又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患者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容易引起口腔炎、恶心呕吐、蛋白尿、赤痢等慢性汞中毒。

4、六神丸: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症。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例如一位患者因患疖肿与咽喉干痛而服六神丸后,竟产生皮肤奇痒、烦躁不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胸闷不适、喘气困难、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症状,经过及时治疗才转危为安。这主要是因为该药含有蟾酥等有毒成分,因此患者切勿乱用。

5、容易引起中毒的中药:砒霜(砷)、水银(汞)、斑蟊、红娘、生滕黄等属剧毒药品。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天南星、生甘遂、生硫黄、生半夏以及马钱子、狼毒、朱砂、蟾酥、巴豆、罂粟壳、白降丹等也有大毒。有些不常用的草药,毒性也强烈,如雪上一支蒿、天仙子、闹羊花、毛莨、断肠草等。对这些药物不能随便服用,确需使用,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否则会引起中毒反应,如唇舌发麻,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皮肤冰

冷,胸闷烦躁,呼吸缓慢,严重者昏迷不醒。苍耳子全株有毒,但果实比全草毒性大,嫩叶比老叶毒性大。北五加皮(又名香加皮)属萝藦科,含强心甙而有毒。史料记载有毒蜂蜜多产于农历七月。其原因是此时多数植物花期已过,而有毒植物却竞相开花,蜜蜂饥不择食,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酿造所致。对此,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告诫云:“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发霍乱。”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可引起白血球降低,月经紊乱等。有中等毒性的驱蛔虫中药苦椅子。

6、过量服用会引起中毒的中药:有些中药虽然毒性不大,但使用剂量过大,也会产生严重副作用,如少量木通有通乳作用,但剂量超过30g,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白果是常用的止咳平喘药物,但如果一次服用20粒以上,就会发生氢氰酸中毒。甘草药性平和,善调百药,但若无故过量服用,可致腹胀食欲减退,水肿,甚至引起高血压。临床有报道服用31 g生石膏而致死者,查其原因为石膏中含砷量过高所致。如生半夏有毒,能戟人咽喉导致失音。但通过115~121℃加热或白矾水浸泡,可消除毒性。蜈蚣有毒,但经开水烫和干燥后,毒性蛋白几乎全部灭活,毒性大大降低。当然。有些中药也会因炮制不当而毒性增加。如雄黄有毒,用火煅后则生成砒霜,使毒性剧增,所以我们应当严。曾经有位“专家”用附子治疗风湿病,因用药量(增加一倍),结果病人呜呼矣哉。黄药子用量过大,可导致肝脏损害和黄疽。杏仁用量过大会引起氢氰酸中毒,引起呼吸抑制。

7、孕妇用药需注意有些中药有致畸和堕胎作用:据历代医家经验已发现的有100多种药物对胎儿有损害作用,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大类。禁用的药物大多数是毒性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三棱、莪术、麝香、水蛭、巴豆、牵牛、大戟、斑蟊、商陆、雄黄、虻虫、水银、轻粉、芜花等。慎用的药物有破血、活血通络、行气、祛瘀及辛热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附子、大黄、天南星、肉桂。所以孕妇用药需慎之又慎,绝不能盲目乱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保证母子安全。

用“斑蝥泡酒”堕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肾功能的衰竭,有几例病例就是因此死亡。

8、欧美禁止进口的中成药:

附子 (“即著名有毒中草药乌头的子根,含毒性强烈的乌头碱,能对心脏造成损伤,能被用来杀人,死亡症状和心脏病发作类似。美国、英国等国都禁售含附子的中药,例如附子理中丸”)

美国禁含汞、铅、朱砂、马兜铃酸、龙脑、黄连、蜈蚣、麻仁等成分中药,禁售以下常用中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复方丹参片、猴枣散、保婴丹、黄连素 片、人参再造丸、六神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丹、利肝片、龙胆泄肝汤、安神补脑丸、附子理中丸、牛黄清心丸、定心丸、龟龄集、救心丹等等

黄连被禁用的原因是发现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小柴胡冲剂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和黄岑,二者都有肝毒性。日本在90年代有很多人因为吃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肝炎,有的因此死亡。此后日本仍有因为服用小柴胡汤而导致肺水肿的报道。

逍遥丸含柴胡,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柴胡皂苷d对人的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柴胡还具有肾毒性,能对肾脏造成损害。也有实验表明,柴胡煎剂、柴胡皂苷对动物胸腺有抑制作用,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罗布麻降压片中的夏枯草、钩藤、泽泻都有肾毒性。降血压建议还是用西药,有多种便宜(便宜到一天几分钱)、有效、副作用小的西药可选择,没有必要去尝试中药。夏枯草是肝毒性,能损害肝脏,还可能是免疫抑制剂,长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王老吉也含该成分。”

复方甘草片能镇咳,是因为含有阿片粉,阿片也就是著名的毒品鸦片,能够成瘾。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有和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甘草还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蜜炼川贝枇杷膏含款冬花,含有具有肝脏毒性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动物实验表明款冬花能致肝癌,被欧洲禁用。

藿香正气水如果用的是较便宜的藿香,主要成分为爱草脑,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癌。另外,藿香正气水中的厚朴有肾毒性,被欧洲禁用;生半夏也有肾毒性,而且有非常明显的生殖毒性。

这些中药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肾衰竭,含有这些成分的中药绝不要吃: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 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

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千万别用。猴枣散中的全蝎毒性也很强。其主要成分猴子枣就是猴子体内的结石。实验表明马兜铃酸小剂量间断吃几周就能引起肾脏不可逆损伤,所以是一点都不能吃。

王氏保赤丸含朱砂,还含有大黄和巴豆,都是毒性很强的成分,千万不要给小孩吃。

保济丸含天花粉,也是已知有肾毒性的中药。另外,香港出的保济丸被新加坡查出添加了西药成分酚酞和已被禁用的西布曲明。

六味地黄丸含有泽泻,实验表明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能对肝、肾造成损伤。

含有中药材黄药子的中成药,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含有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的中成药因含马兜铃酸,具有明显的肾毒性,使用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

三、正确合理使用中药

中药的使用以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合理配伍,辩证用药乃是中医的根本。众多医家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的中药合理配伍的传统、经典名方以及数不清的经验秘方,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我们的前辈也总结出了许多中药配伍不当而使毒性增加的例子。如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有些无毒的中药因合用而产生毒性。另外,给药的途径、用药次数、用药时间、施药的面积等,都与药物毒性的产生有关,应予重视。而人体和环境因素对中药的毒性产生也有重要影响。体质强的人对药物的耐受力强,体质弱的人,使用中药容易造成药物的毒性伤害。当然,个体差异的因素也有很大影响。有报道,某单位因误食天仙子造成八人中毒,中毒的最大剂量为30 g,最小量15 g,相差1倍。可见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有机体,这不断变化的机体生理或病理环境,直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过程,当然也影响药物毒性的大小与有无。此外,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都会影响中药的使用。还须指出的是:近

年来,随着农药的使用增加和工业化的日益发展,有机磷与铅、铬、砷等有害金属的污染,可能会导致原本无毒的中药具有一定毒性。现代科学检验表明,目前中药砷污染十分突出,若长期服用被污染的中药,必然会导致积蓄性中毒,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

(一)化有毒为无毒 用毒药攻病毒,是中医临床的常用方法,但用量则是问题的关键。对有大毒之中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用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且要中病即止。不能盲目久服。而有些中药本身并无毒性,如大黄、肉桂、麻黄等,但若超大剂量使用或配伍失当,也可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所以使用上一定要按照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合理使用。

(二)严把质量关 为保证高效安全用药,最大限度的减轻中药对人体的毒害,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把中药材饮片及成药的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甚至从中药的栽培、采集、加工、炮制等各个环节,都应该遵守质量规范及操作标准。各种制剂的中成药均应按照药典严格检测,合格的药品必须按医嘱正确使用。

(三)辩证用药 辩证、合理用药,是减毒的必要保证。中医之精髓在于辩证论治。中药是否对人体有毒害,在于其合理使用。每一位医者必须对药物的性效、有毒无毒或毒性的大小以及对用药方法等诸多方面有所了解,同时还必须准确地辨析用药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种族以及皮肤等各方面的情况作为用药的依据,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中药对人体的毒害。如:素体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之剂,以防伤脾胃;素患脾热胃火盛者,慎用辛热之品,以免生热助火:正虚滑脱不禁而邪未尽或又感新邪者,不宜单用收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气虚阴亏者,不宜单用或大量用辛热之品,以防再伤气阴,等等。

大毒莫过砒霜,随着近代对于砒霜用药的改革,用砒霜注射液来治疗原发性的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引起砷中毒,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药物如果

运用得当,照样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另外比如人参是延年益寿的药品,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服用人参每天如果超过30克,连续服用2个月,将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失眠,人们把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称为滥用人参综合征。这就告诉我们,人参是一种大补的良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当然不当食用人参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四)防止过敏 过敏也是中药毒性的一种反应。传统观念中,有认为中药安全而无过敏的错误倾向,故而中药的过敏也常常被忽视。这里有必要提出,中药的过敏时有发生,如果临床上病人出现与疾病无关联的症状时,应予重视,详加甄别,及时防治。应特别强调指出:近几年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的情况屡屡出现,导致过敏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