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上册数学五课时精品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五课时精品教案

2022-08-26 来源:乌哈旅游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 时 第四课时 执教者 杨玲芳 1、 理解掌握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2、运有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算理。 主题图。 一、复习 。 1、竖式计计算。57-38= 56+28= 60-27= 62-27= 2、(1)比10多7的数是多少?(2)比20少5的数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4: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获得多少面红旗,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小组交流后进行集体回报。 2、师板书:二(2)班比二(1)班获得的16面少3面红旗,用“16-3”教 求出二(2)玉获得了13面红旗,列式为:16-3=12(面)。 3、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回报。三学 (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16-2=14(面)就求 出了三(1)班获得了14面红旗;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 (2)班得13面,13+1=14(面)就求出了三(1)获得了14面红旗,过 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14+2=16(面), 就求出了四(1)获得了16面红旗。 4、你还有其它的方法求出这些班级分别获得几面红旗吗?引导学生展开程 讨论。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做一做”。(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两个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练习四的1、2、3题。 1、在( )内填数。 作 28=20+( ) 42=25+( ) 34=( )-7 ( )+77=85 70=( )+34 45=81-( ) 2、列式计算。 (1)比84少25的数是多少? (2)73比54多多少? (3)47比93少多少? (4)比37多25的数是多少? 3、解决问题。 (1)果园里有桃树27棵,梨树比桃树多15棵,果园里梨树有多少棵? (2)小明有50元钱,花32元买了一双运动鞋,小明还剩下多少钱?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例4:16-3=()(面)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 (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 (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 (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 (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 教 学 反 思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练习课) 课 时 第五课时 执教者 杨玲芳 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加深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实物图、卡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教 学 过 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卡片) 12+8= 17+11= 34+6= 18+6= 27-9= 15-8= 52-4= 15-15= 2、竖式计算。 38+55= 72-15= 70-35=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46,另一个数比它多27,求另一个数。 (2)比82少33的数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操场上有34人在跳绳,踢毽子的人比跳绳的人多18人,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2)操场上小明和小青在踢毽子,小明踢了76个,小青踢得比小明少18个,小青踢了多少个?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四、作业布置:练习四6、7、8题。 作 业 1、计算两个数的和再求两个数的差。 35+12= 66+19= 25+7= 36+18= 35-12= 66-19= 25-7= 36-18= 2、列式计算。 (1)比17多35的数是多少? (2)一个数是77,另一个数比它少28,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3、解决问题。 (1)小白兔昨天拔了35个萝卜,今天比昨天多拔了17个萝卜,今天小白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2)饲养员有白兔46只,黑兔比白兔多25只,黑兔有多少只? 设 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练习课) 板 书 设 计 基本练习题 作业设计题 教 学 反 思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连加、连减 课 时 第一课时 执教者 杨玲芳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军的方法和简便写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3、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和简便写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主题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37+9-20= 2、列竖式计算。 68+24= 85-37= 43-39= 72+19=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教 学 过 程 (1)出示主题图和表格,学生观察图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2)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后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汇报展示算法。比较两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3)师说明:连加计算有两种书写格式,一种是分两个竖式计算,另一种是连写竖式,把两个竖式上下连着写比较简便 。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有几种书写格式?有几种做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作业布置:练习五的1、2、3题。 作 1、口算。 12+8+30= 80-50-30= 30-10-5= 62-2-10= 20+8+5= 32+40+9= 2、竖式计算。 62-24-17= 26+18+35= 74-27-43= 3、解决问题。 (1)在今年的植树节上,二(1)班的小明同学种下了25棵小树苗,小丽同学种了17棵,小华同学种了32棵,他们三人一共种了几棵小树苗? (2)一套衣服,上衣58元,裤子39元,妈妈带了100元钱,想买这套衣服,钱够吗?还剩多少钱?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连加、连减 例1: 例2: 28+34+23=85(个) 85-40-26= 2 8 6 2 2 8 8 5 4 5 8 5 +3 4 +2 3 + 3 4 -4 0 -2 6 - 4 0 6 2 8 5 6 2 4 5 1 9 4 5 +2 3 -2 6 8 5 1 9 教 学 反 思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加减混合 课 时 第二课时 执教者 杨玲芳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以及方法。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主题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口算。32+40+7= 20+50+30= 15+40+3= 60-40-15= 16+5+10= 10+8-13= 2、竖式计算。36+28+17= 65-25-21= 39+23+33= 85-27-19=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庆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双上来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学生列出算式67-25+28后师说明:有加法有减法的运算就是加减混合运算。 (3)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列竖式计算。叫两名学生分别板演两种竖式。对照学生的板书,比较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交流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加减混合运算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7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4、完成练习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帮助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什么是横行、竖行和斜行。 5、引导学生做思考题,在里圈找出与处圈相应的数,是它们的差莉62。 四、课堂总结: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作业布置:练习五的4、7题。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1、填一填。 1 9 7 3 3 5 ( ) +6 2 -5 8 +4 6 -4 5 ( ) ( ) ( ) ( ) ( ) 3 5 7 8 ( ) -2 6 -1 9 -3 9 +6 9 ( ) ( ) ( ) ( ) 2、计算。 52+29-38= 65-28+17= 36-24+58= 35-26+38= 91-15+48= 38+25-36= 3、应用题。 1、妈妈买8个苹果, ,买了多少个梨? 2、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今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3、小白兔拔了37个萝卜,小黑兔拔的比小白兔少18个,他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加减混合 例3: 车上原来有67人,下去25人,上来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67-25+28=(70)(人) 6 7 6 7 (4 2) -2 5 -2 5 +2 8 4 2 (4 2) (7 0) +2 8 7 0 教 学 反 思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加、减法估算 课 时 第三课时 执教者 杨玲芳 1、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建立数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控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69+30-45 65+18-39 26+40-8 71-65+45 2、小明要练75个字,他还剩下37个字,他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三、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辞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逄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归纳:第一种方案: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90<100;第二种方案: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剩30元,买茶杯够了。100-30-40=30(元),30>24;第三种方案: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元) 30>24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28+45+24=97(元) (4)小结:估算时有时把接近整十数的看成整十数去估算,有的只把这几个接近整十数的去连加、连减,就能时行判断了。所以估算的方法很多。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解题,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四、课堂总结: 能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作业布置:练习六的1、2、3题。 作 一、估算一下,那些算式的得数比70大,把它圈起来。 52+19 93-48 22+19+39 98-42 38+47 100-28-11 二、先估算一下得数大约是几十,再用竖式计算。 58+23= 81-29= 28+33+41= 62-48= 54+17= 93-28-51= 三、解决问题。 1、二年级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48人,二班39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100个座位够吗? 2、购物。 上衣:42元 裤子:29元 鞋:18元 (1)估算一下买这三件商品大约需要多少钱?妈妈带了100元钱买这几件物品够吗? (2)计算妈妈买这几件物品一共要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加、减法估算 例 4: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 暖水瓶:28元 水壶:43元 杯子:24元 妈妈带的钱够吗? (1)30+40+20=90(元) 90小于100(100元够了) (2)100-30-40=30(元) 30大于24(买水杯够了) (3)100-30-20=50(元 ) 50大于43(买烧水壶够了) „„„ 28+43+24=97(元)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